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丁帆:关注乡土就是关注中国(2)

2017-10-12 08:32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作者:丁帆 阅读

舒晋瑜:当代作家中,不同年代的作家对于乡土小说的看法和写作均有变化。孟繁华有一个论断,认为随着乡村文明的崩溃,“乡土文学的理念已经终结”。您以为呢?

丁帆:不同代际的作家对乡土题材的处理当然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生活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里,所接受的主导性的文化密码是不同的,也就是文化基因是不相同的,当然写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同,同样,生长在不同的空间中,也会造成他们的差异性。但是,乡村文明的崩溃,尤其是乡绅文化解体,并不能够充分证明“乡土文学的理念已经终结”。毫无疑问,乡土经济的溃败已经是中国社会不争的事实,农村宗法社会秩序的解体,也是显见的现象。然而,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和它的隐形统治方式还在延续,只要乡与土还在,只要那个顽固的意识还在,乡土文学就未终结,我们盼望着它的终结,到了那一天,鲁迅的思想也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了。

舒晋瑜: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是一种进步,您认为这种进步体现在哪里?当下我们倡导的还是回归传统文化。

丁帆:我认为古典文学的受众面小,诗词歌赋这些小众的文学,是不利于大众传播的,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发蒙是有碍的。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换,标志是白话代替了文言,其受众面扩大了,其实,明清白话小说早就白话了,就是因为白话,明清文学的高峰才能形成,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受众面越来越大。清末民初为什么通俗小说流行,它推动了文学的现代性转型,这些都是在形式层面的变革。真正在内容上的变革是启蒙思想的导入,先进的文化和文学观念改变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所以五四才把立人的思想放在文学的首位,所以五四文学首先是人的文学。包括许许多多的世界名著的翻译进入了文学界,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就我的直觉判断而言,读现代文学作品的人是远远大于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人的,你别以为当下什么古诗词朗读大奖赛之类的电视节目搞得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但那都是伪显学。我敢肯定人们在现代小说里汲取的营养,包括审美的需求,是远远大于古典文学的。因为现代文学中富含的大量现代性的营养是文学教育最好的资源,且古典文学已经是凝固的样态,而现代文学却是一个源源不断的资源库,他给人们提供的文学营养是永不枯竭的。

学界早有“当代不如现代,现代不如古代”的说法。丁帆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学科不分高低贵贱的,唯有学者的视界、学养和气度才是治学水平高下的最终衡器。无论你从事什么学科的文学研究,倘若没有文学史的意识,就不可能成竹在胸,从更高层面去解读作家作品和一切文学现象

舒晋瑜:因为对知识分子问题上有那么深刻的认识和坚守,那么您作为批评家的时候,是否更为严苛和尖锐?

丁帆:当然,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哲学就是所有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秉持的价值立场,这是一个十分高的标准和要求,正因为我们太缺失了,所以,有坚守者就十分不容易了。对,作为一个批评家就应该面对一切文学现象做出最公正的独立判断,包括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别林斯基对果戈里的严厉抨击就是知识分子良知的显现,他以公正的价值观彰显了一个文学批评家应有的立场。

还有一点,就是一个批评家最难做到却又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我想清理自己几十年来的学术,究竟哪些错误是值得批判的,这样才能完善自我,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去担当批评的职责。所以,这20年来我提倡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否则第三次启蒙就是一个虚妄的词语。

舒晋瑜:在文学批评方面,您自己比较认可的成就有哪些?

丁帆:当我回过头来再看自己文学批评的文章,总会感觉到遗憾,总会想,倘若我现在写就会那样写,就会有更多的论据,就会有更新的论点,就会有更精彩的论证过程。可惜昔日不能重来,但是这说明我也在进步。

舒晋瑜:您认为做评论最难的是什么?觉得对自己评论形成干扰的因素有哪些?

丁帆:最难的是写自己不想写的文章。最大的干扰就是想说的话不能说。

舒晋瑜:是否也有把握不住作品的时候?不同时期对同一部作品的认识是否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丁帆:把握不住作品的时候,就是你没有仔细阅读作品,或者就是你瞻前顾后,不敢直言。当然,不同时期对一部作品的认识是在变化的,因为你和作者都受着那个“时代统治思想的统治”(马克思语),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

舒晋瑜:您的评论所关注的领域,发生过怎样的变化?回顾多年的评论生涯,您愿意作何总结?

丁帆:我所关注的作家作品领域,因着作家创作和思想的变迁,许多作家落伍了,许多作家变异了,许多作家先锋了,许多作家突飞猛进了;我所关注的批评领域和文学史领域,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分化。现在还不是总结的时候,只有待到暴风骤雨过后,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人和事的本相。

舒晋瑜:您从事评论工作40年,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丁帆:作为一个批评家,最好的状态就是与作家保持距离,最好是不要交朋友,批评家最自由的状态就是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去批评,不受外界任何干预,但这在中国很难做到。

舒晋瑜:您认为自己的评论对作家的创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丁帆:我不认为我的评论是指导作家的,至于我的批评能否给作家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有参考价值的意见,那是作家自己的事情,对他的创作起不起作用,那取决于这个作家自己的认知。

舒晋瑜:您如何看待当下的批评?为何有的作家对评论并不认可?您认为中国批评界出现了什么问题?

丁帆:当下的批评环境并不乐观,尤其是消费文化的魔指伸进了批评界,许多评论文章就显得十分暧昧与可疑了。作家对评论认可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批评家失去了批判的锋芒,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舒晋瑜:如何判断一部作品的优劣?做评论,您一般从哪里切入?是否也有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丁帆:判断一篇作品的优劣主要是看一个批评家的学养积累和价值观的正确,而非主要依傍方法的新奇。我始终认为,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只要不离开人性的母题,你的价值判断就不会出大问题。

舒晋瑜:您曾为从事批评的年轻人开具了如下书单:以赛亚·伯林的《苏联的心灵》《西方文论关键词》《剑桥文学史》《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及《20世纪外国文学史》。为什么?您认为现在青年批评家存在什么问题?

丁帆:第一本书是因为我们同样经过了那样的文化时期,苏联的文化文学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而我们的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那一段历史,所以提醒知识分子不要丢失自己的良知。第二本书是让从事这个行当的学者对西方的各种文艺理论流派有个整体的轮廓性的把握,基本上是作为工具书来用的,以防出现那种天马行空、不知就里的批评错误。第三本书也是工具性的,作为一种参照系,我认为这种历史的客观陈述,留下了论述的空间,有助于启发我们的思考。第四本书是为了对读托氏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因为整个一百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史和文学史都没有偏离这个中轴线,如果曲解了革命滥觞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英美革命与法国大革命这一对“姊妹革命”的区别,我们就不能清楚我们做过什么和我们正在做什么!第五本书原来是想开《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的,但是因为难以购买,就拿这个三卷本的文学史作替代,以扩大参照系。

文学史从现代和古代的划分,分水岭是在民国的1912年。1912年到1919年,这7年到哪里去了呢?丁帆的《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遮蔽的这七年》,在中国现代文学界成为热点。

舒晋瑜:在您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对那些被认可的或者重新“发现”的作家作品做出新的解释和评价。能否具体谈谈对哪些作家作品有颠覆性的重新发现和评价?学术界对此有何反馈?关于现代文学史的起点有很多种说法。您追回到现代文学史最初七年(1912-1919),这样的判断对研究文学史有何意义和价值?

丁帆:这种说法最早不是我提出来的,本世纪初张福贵他们就提过,但是时机不成熟,我虽然早就想发表文章,但是卡在辛亥革命前夕发表是我的“狡猾”之处。其实这只是一个常识的问题,而最可悲哀的是,我们往往把常识当作创新。

舒晋瑜:您的《新旧文学的分水岭》被《新华文摘》转载。这种大文学史观在学术界有何具体影响吗?

丁帆:是的,这篇文章反响甚大,这种断代方法其实是十分守旧的,回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依傍政治社会史的方法,按照朝代更迭纪年划分文学史断代,虽陈旧,但是也不无道理,因为每一个朝代更迭,都会有新的文学元素的植入的,尤其是民国进入现代社会后,其现代性触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共和国文学的确立则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新的模式。当然,学术乃公器,这种说法只是一种而已,你不能强求别人也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有争论学术才能有进步。

舒晋瑜:您对新时期文学地图的描绘分为三种形态,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成为中国梯度型的文学地图,这样的分法,其合理性在哪里?

丁帆:这是20年前写的文章,现在中国社会文化地理版图格局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仍然有效。从表面上,这是一个经济发展梯度的不平衡状态,其实也是文化和文学观念发展的实际状况。提供这样的一种文化地理版图的模型,主要是让大家宏观地把握三种不同的文化语境对作家和评论家的影响,让大家的对话当中,清楚自己与对方的位置,有助于沟通和理解。

舒晋瑜: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您就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那个时期的编辑阵容应该是很豪华吧?您认为那时候的教材编写和现在有何不同?

丁帆:是的,那个时候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与编写这部集体项目很荣幸,和大师们在一起,学到了许多东西。那时候编写教材的认真是现在不能同日而语的,要经过许许多多次的讨论和修改,一篇篇过堂,一字字推敲,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人终生受益。

舒晋瑜:您后来还为外研社重编过《大学语文》,主编过《中国新文学作品选》,参与编写大学、中学语文教材。您在编选中有哪些不变的原则或标准?变化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丁帆:不变的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精神,坚守人性的价值立场,坚持独立判断的视野。变化的只是在形式与方法上吸纳新的技术。

舒晋瑜:您认为今天的大学教育存在怎样的问题?

丁帆:中国的大学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扼杀人的创造天赋,扼杀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舒晋瑜:您还主编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可否具体谈谈其价值和出版的意义?

丁帆:这部文学史是我与我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在本世纪初就完成的一个课题项目,尤其是马永强担任的工作最多也最繁重,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认真严谨的学者,因此,这次我们专门去西部进行了考察,并对原稿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增删。此书出版十几年来收到了广泛的好评,尤其是对当下西部文学的创作和评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修订再版此书,也是因为看到了它的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吧。

早在1990年代后期,他就提出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问题,认为它的意义比启蒙更重要:“目前中国知识分子应承担的最大责任是‘二次启蒙’:不仅承担启蒙群众的责任,还要不间断地自我启蒙,唤醒自己的社会良心,促成人性的敏感和自知,从而避免启蒙的再次溃败。”丁帆多年来始终将批判的重心放在知识分子身上,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长期而深入的批判性反思,显然都源于这一思考。在中国文化现实中,这一思考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也颇具前沿性。

舒晋瑜:《江南悲歌》随笔集以江南文化为中心,重点梳理了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中的文化人物和文化事件,哪些文化人物作为书写对象,您在选择上有何标准?

丁帆:那也是一部影射当下知识分子的再版书籍,虽然做了修订和增加,但是主旨不变,借旧文人的气节来嘲讽当下无行的知识分子。

舒晋瑜:《江南悲歌》可以看作是一部从明清以来江南知识分子文化心灵的解剖史。您最欣赏哪些知识分子的作为?您理想中的知识分子是怎样的?

丁帆:我的意思并不是让人简单地陷入古代文人愚忠的逻辑怪圈当中,而是要提醒每一个知识分子在任何外部压力面前都要保持自己内心良知的那个人性底线。你说是节操也好,操守也好,反正要尊重自己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价值判断,尤其是那种不受外来任何干扰的第一直觉判断。做别林斯基那样的批评家,做马克思那样的永远的批判者。

舒晋瑜:在《夕阳帆影》和《枕石观云》中,您更着力于对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审视。我很想了解,您是如何做到能够如此深入到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胡风等现代作家的心灵世界?

丁帆:我对鲁迅的研究并不深刻,因为当今的知识分子谁也不能说他读通读深了鲁迅,以我的浅见,一俟鲁迅的论调过时,这个世界就太平了。我将郭沫若定为批评知识分子的靶向,就是要告诫当今的知识分子引以为戒,不要做被后人唾弃的无行文人。因为参与了《茅盾全集》的编辑工作,接触到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在历次革命洪流中内心的苦苦挣扎,眼见着这个矛盾体的沉浮与兴衰源自于自己的立场“动摇”,他不想害人,也不想被人害,这是大多数知识分子明哲保身的心态,虽不能诟病,却也不能赞扬。老舍之死一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要探究的却是他的灵魂中尚有多少为了“配合”时政而构思的作品没有付诸实践?至于胡风,我们在赞扬他的人格操守时,切莫忘记他的文艺思想里也带有许多细菌。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有不易让人觉察到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时代病”。

舒晋瑜: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您对“走向颓败和萎靡的知识分子文化进行了尖锐批判,发出了对真正知识分子’你在哪里’的急切呼唤”(贺仲明语)。感觉您在那样的环境和语境中,发出这样的声音,类似《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这样的发声,有认同和呼应吗?您觉得孤独吗?

丁帆: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性问题,但是我们往往会自设许许多多貌似自洽的逻辑,把一个简单的道理复杂化,从而逃避知识分子自身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在一个无声的中国为自己寻觅一条精神的逃路,包括我自己在内,被许多外在的东西所羁绊和束缚,放弃了应尽的职责。当然,全国有许多像我这样的同类,即使没有,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你服膺的是你自己内心的不孤独,而非看能够陪你走夜路的同道者的多寡。

舒晋瑜:您曾在《读书》杂志连续4期发表关于对知识分子的价值认识的文章,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您认为知识分子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丁帆:2012年《读书》破例连载4期发表了那组《寻觅文学艺术的灵魂和知识分子的良知》的长文,那时,我沉湎于以赛亚·伯林的理论研究,而他对苏联知识分子的摹写和灵魂的解剖,让我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种种行状。我认为这些文章的价值就在于给当下的知识分子,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写作者浇了一盆冷水,以警惕自己的行为弊端。

舒晋瑜:与以赛亚·伯林《苏联的心灵》、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和阿伦特《论革命》等论知识分子和政治制度的理论著作相比,您认为自己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有何独特之处?

丁帆:与他们专长的政治理论相比,我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人,试图用他们的理论来对照当今中国的文化语境,试图寻觅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与文学理论的新路径,我没有独特之处,只不过就是用他人的文化惆怅浇自己胸中的文学块垒。要说独特之处,那是因为发声的知识分子太少了。

舒晋瑜:您也时常将矛头对准自己,将自己作为剖析对象,不留情面地进行自我批判和反思。比如《一个亲历者的自白书》一文,从“一个从红卫兵到知识青年全部精神裂变过程”的亲历者身份,回顾和思考红卫兵和知青运动。如何做到如此清醒而深刻的反思?

丁帆:“文革”初期,我还是一个13岁的少年,初中二年级,在起初的狂欢中到坠落红尘的反思,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沦为“狗崽子”的人不少,并不都是那种“坏人老了”的人,在“文革”中作恶多端者毕竟是极少数人,因为那时你要有作恶的资格啊,你又不是红二代。所以,反思“文革”是我在二十几年前就开始的工作,当时有人还嘲笑我是“杞人忧天”,殊不知,这样的反思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舒晋瑜:虽然文章具有批判的力量和精神,但在批判方式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来自什么?

丁帆:所谓人文情怀,无非就是人性的觉醒,当你陷入一种空洞的理论教条的时候,你不会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许多让你感动的东西的,只有你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时,才能激活你的感性认知世界,从而将你的形而上的理论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你只有接触到最底层的社会生活,你才有可能从宏观上把握社会,才能具备一种超越亚里士多德“同情与怜悯”的实践性经验。而插队的生活正是我确立以人性为本的人文情怀的坐标来源。

舒晋瑜:您如何评价当下的中国知识分子?

丁帆:在一个满是浮油的河流中觅食的浮游动物,他们失去了鱼类逆流而上的习性,顺流直下,只要有所吸附,就不再思考。我和我们就是这样一只虚无的软体动物。(文/丁帆)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