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杂志、《非非评论》联合评出——
2012年中国诗界十大新闻
(附董辑就“中国诗界十大新闻评选”采访《非非》主编周伦佑)
■董辑、梁雪波 执笔
一)诗人臧棣批北岛话题继续发酵
2011年岁末,诗人臧棣刊出一篇9万多字的访谈《北岛,不是我批评你》,对北岛所代表的“文学知识分子化”及其背后的“文学意识形态的偏见”展开全方位的批判,认为“北岛是二流诗人”。在该篇访谈中,臧棣情绪之激越,用词之暴烈,在国内近些年的文学批评中,实属罕见。此话题在本年度继续发酵,先后有《臧棣批北岛背后的黑社会话语分析》(作者苦茶)、《臧棣:浪漫主义衰变为神棍》(作者梦亦非)、《我看臧棣访谈》(作者张无为)、《从里尔克“古老的敌意”谈起》(作者韦白)等,从学术、人格、心理动因、臧棣的诗歌写作层级等多种角度对臧棣的批评发表看法。一般认为,臧棣对北岛的“文学知识分子化”的批评,一方面显示出臧棣对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积极参与其中合纵鼓吹的所谓“知识分子写作”与“知识分子身份”的背叛,另一方面也明确无误地表明,臧棣反对文学介入当下现实和当下政治。关于促使臧棣写作此文的原因,排除坊间的各种传言,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看法:以这样长的篇幅批一个人,并且,通篇充斥着如此激烈的个人情绪以及怨毒之气,不能排除有诗歌之外的私人原因在里面。
二)贵州80后女诗人代雨映大肆抄袭被揭露
2012年3月27日晚,网名“衰老经”的网友在其新浪博客发布博文:《一个诗歌嫩模的横空出世》,作者以两万余字的篇幅,大量引证有关文本,指证贵州80后女诗人代雨映海量抄袭作家安妮宝贝以及其他诗人的事实,指出其“两年不过三十首诗,首首都有抄袭”。该文被转载后,被代雨映抄袭的诗人老船、沈鱼等纷纷撰文,指责代的抄袭行为。代雨映,女,1988年生,贵州遵义人,近年来曾在《山花》、《绿风》、《星星》、《诗林》、《青年文摘》等刊物大量发表诗歌,入选《2010年中国诗歌精选》等多种诗歌选本,是近期热炒的所谓“新红颜”诗歌代表诗人;她同时还是贵州文学期刊《山花》的编辑。在大量例证和指证下,代雨映在网络发表“致歉书”,以模糊的言辞在认错的同时玩弄概念、推卸责任。对此,著名诗歌网站“诗生活”在其“诗通社”消息中认为“由于近年来诗歌在大众文化中被迅速边缘化,通过诗歌获利的渠道狭窄,在狭小的诗歌圈,抄袭通常被认为是高风险且没有必要的。撇开抄袭事件具体人的是非得失,此次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诗歌出版物审稿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香港诗人黄灿然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诗人奖
2012年4月13日,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台山举行,香港诗人、翻译家黄灿然获年度诗人奖。评委会的“授奖辞”如下:黄灿然的诗,温柔敦厚,雅俗同体,既得语言之趣,亦明生活之难,词意简朴、高古,引而不发。他本着对常世、常情的热爱,留意小事,不避俗语,从日常叙事中发掘义理、经营智趣,曲中有直,密处能疏,平实之中蕴含灿烂,低处独语也常让人豁然开朗。他出版于二○一一年度的诗集《我的灵魂》,精粹、朴直,魂游象外,以通达体悟人生无常,以谦卑分享凡人苦楚,以雅语淡言旁证世事沧桑,诗心机智,境界从容。他的诗,有着一种与颓废、刻薄之风相区别的厚道性格,尤其是他的潇洒、专注、诚心,更是对数量庞大的俗世哲学的践行者及其受难者的真切抚慰。
黄灿然,1963年生,原居大陆泉州,1978年移居香港,他是上世纪80年代先锋诗歌写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在场者,近些年创作不缀,尤以精粹的翻译作品著称。
四)大型诗丛《诗》总18卷“新死亡诗派20年纪念专号”出版
当代先锋诗歌流派“新死亡诗派”20年之际,大型诗丛《诗》总18卷出版“新死亡诗派20年纪念专号”。《诗》丛刊是福建新死亡诗派的机关刊物,也是中国先锋诗歌集结和呈现的重要平台。自1992年起,虽历经波折而初衷不改,以多元、广角、前卫的品格,穿越和见证了20年汉语先锋诗歌的风雨历程。2012年6月,由新死亡诗诗派策划、天读民居书院主办、道辉主编、阳子、林忠成副主编的大型诗丛《诗》总18卷暨“新死亡诗派20年纪念专号”出版,该期为大16开开本,厚达512页,内容主要有:【话语·新死亡诗派20年】、【组诗年会】、【长诗两人行】、【后记】等。同时,作为“新死亡诗派”20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还为6位获第六届“新死亡诗派年度奖暨2012年免费出版中国诗人诗集奖”的诗人出版诗集。本年度免费出版的诗集为:周伦佑:《后中国六部诗》(长诗集)、杨克:《编年史》(诗集)、霍俊明《一个人的和声》(诗集)、李轻松:《无力重述的事物》(诗集)、孙谦:《新柔巴依集》(长诗集)、董辑:《夜晚的超现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