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网 以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在中国文学艺术界享有崇高地位!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请登录] QQ登录

南方艺术

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专辑 南方论坛

2012年中国诗界十大新闻(2)

2012-12-25 11:02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五) 长江文艺出版社成立“长江诗歌出版中心”
  
  新时期后,长江文艺出版社作为中国腹地一个重要文艺出版社的地位即已确立。新世纪以来,更是一首抓经济,一手抓创意,出版了很多影响广泛的畅销读物和纯文学书籍;诗歌方面,先后推出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系列诗集、《朦胧诗新编》《第三代诗新编》《在北大课堂读诗》、“二十一世纪诗歌精选”等选本,呈现当下时代的中国诗歌风采,好评不断。2012年6月底,长江诗歌出版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隶属于长江文艺出版社,是国内第一家专门出版诗歌类书籍的特色出版机构。中心秉承“服务诗人,传播诗歌”的理念,竭诚为中国诗歌和诗人服务,力争在当下这个诗歌出版老大难的时代,为中国诗歌和诗人营造一个心灵的家园。
  
  六)《艾略特文集》五卷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2012年7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得到了英国“费伯与费伯父子出版社”的授权后,出版了五卷本的《艾略特文集》。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诗人、文学批评家和剧作家,曾荣获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其划时代诗歌巨作《荒原》堪称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歌。多年来,中国先后出版有艾略特的诗集、文集等多部,赵萝蕤、穆旦、裘小龙、张清华等多位译者翻译过他的诗歌,但是其大量作品仍无缘与中国读者见面,此次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整合之前艾略特译作的基础上,组织新译者翻译艾略特的有关作品,陆建德主编的该套文集共分五卷,分别是:《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和《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收集了艾略特的几乎全部作品,其中《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卷,为首次在中国翻译出版。此套文集的出版,方便了中国读者对艾略特的阅读,对广大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来说,更能有助一睹艾略特的全貌,以便更深入地认识艾略特式的现代诗写作。
  
  七)《江南时报》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专栏
  
  大众媒体该如何呈现现代诗歌?该如何发表诗歌作品,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发表诗歌作品?南京《江南时报》给出了一个有力的答案。2012年8月,江苏“新华报业集团”旗下的《江南时报》正式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专栏,专栏共五块版,每期以一个省份(诗歌大省拟推出两期)为主,以访谈(两篇)、随笔(一篇)、诗歌作品(20人以上)、照片的方式扫描该省的诗歌现状和诗歌深度,第一期以报纸所在的南京诗歌和诗界为内容,推出后反响良好。从发刊后至年底,已经先后推出了“福建篇”“深圳篇”“黑龙江篇”“吉林篇”等省份和地区的诗歌和诗人。“中国诗歌地理”由新禅诗代表诗人之一、南京诗人雷默策划组织和执行。
  
  八)国内多位重量级诗人、批评家聚首笔架山,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圣杜甫的影响无与伦比。新诗纪元以来,如何继承杜甫的忧民情怀,如何理解杜甫诗歌的人民性?一直是新诗写作界思考的严肃话题。今年适逢杜甫诞辰1300年,在网络上恶搞杜甫的氛围中,2012年8月31日至9月3日,由诗歌报月刊、诗歌报网站主办的“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暨中国诗歌先锋论坛”在杜甫故里——河南省郑州巩义市举行。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区的40多位诗人、学者、诗学理论家、批评家等聚首笔架山下,在河洛之滨共同纪念和缅怀伟大诗人杜甫,同时研讨当下诗歌写作的有关问题。严力、周伦佑、陈仲义、雨田、伊沙、李天靖、郎毛等先锋诗人和诗评家应邀到会并在会上发言。其中,严力高度评价了杜甫不受权威影响的独立声音;周伦佑重点解读了杜甫诗中的悲悯情怀、题材开拓及诗艺探索方面的先锋性;陈仲义则在发言中探讨了杜甫的人民性与当代诗歌写作的介入性。
  
  九)“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研讨会”在福建漳浦旧镇举行
  
  2012年9月29日至10月2日, “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研讨会”在福建省漳浦县旧镇“天读民居书院”举行。诗歌评论家、诗人陈仲义、周伦佑、沈奇、杨克、梁晓明、霍俊明、道辉、阳子、林忠成、董辑、梁雪波、海上、张嘉谚、徐慢、发星、子梵梅、卢辉、丁临川、青禾、杨西北、洪振垣、何友麟、连占斗、孙文、晏榕、杨于军、孟原、高盖、岸子、阿角、孙子兵、孙守红、南北、张守刚、唐以洪、麦吉作体、王建新、典裘沽酒、蓝蝴蝶紫丁香、叶逢平、税剑、王晟、洪俊哲、林跃奇、蔡伟明、唐淑婷、洪文生、林小妮、林燕祯、张灿隆、陈旺泉、柳小黑等近百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前后历时三天,分别由霍俊明、周伦佑、陈仲义、沈奇主持有关主题讨论。重点讨论了新世纪以来仍然活跃于中国诗歌界的十大先锋诗歌流派——非非主义、地域写作、存在群体、新死亡诗派、北回归线、活塞、神性写作、现代禅诗派、打工诗群、垃圾派——的写作及活动。本次讨论会是五四新文学以来,第一次以诗歌流派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
  
  十)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成立
  
  2012年11月10日,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诗探索》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汉语诗歌的当下处境高峰论坛暨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来自北京、成都、郑州、南京等地的学者、诗人、评论家以及上海本地诗人近60人与会。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教授和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发表讲话并为诗学研究中心揭牌。林莽、刘福春代表《诗探索》编辑部,对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汉语诗歌的当下处境”高峰论坛由同济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刘强主持。胡晓明、朱大可、严力、周伦佑、王鸿生、小海等十余位国内著名学者、诗人分别做了发言。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试图打破学科壁垒,联合海内外的诗人、诗评家、学者,打造一个立足学院、辐射社会,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诗歌共同体,为汉语诗歌研究和创作提供学术支持和发展动力。
  
  ★本年度“中国诗歌界十大新闻”由《非非》杂志副主编、《非非评论》副主编董辑、《非非》杂志执行编委梁雪波共同执笔撰写。
说点什么吧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

    南方论坛

    © CopyRight 2012-2025,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