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郑小琼诗集《女工记100》

2016-03-25 09:00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朱巧玲 阅读

  诗歌之痛,现实之艰
  ——读郑小琼诗集《女工记100》

  朱巧玲

  郑小琼用六年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了一部涵盖100首宏大叙事的史实诗歌写作《女工记100》(我收到的诗集封面这部诗集的标题为《时代的阵痛》——100个中国女工的个人生存史),她用100首诗歌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描绘了100个打工女工生存状态和悲惨的人生遭遇。在这部作品中对底层女工社会现实和对生存制度作了深刻的描述和揭示。《女工记100》更深刻地展示着这个“吃人”的社会中无所不在和无以伦比的黑暗,尽管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歌舞昇平的表象世界。

  我对诗歌的现实功能一直是持深度怀疑的,对“打工文学”“中产写作”这类以写作者身份和阶层命名的写作分类也是持怀疑态度。在我眼睛里诗歌和文学是普遍存在于人性和人类精神领域不以写作者的高低贵贱来为文学命名。所以郑小琼被推举为“打工诗人”的代表并因此获得一些殊荣和得到国家的认可我相信作为郑小琼本人是无奈的,她的诗歌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并被成为“这个时代社会学家或准社会学家争相抢夺的话语资源”。而她真正的文本价值却少有人提及,作为一个诗人或者诗歌被过度开发和评论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但是郑小琼依然故我,并未因外界铺天盖地评判的浪潮止住自己在打工诗歌上的继续探索和深度写作,她试图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以她的笔和她的诗作为一柄匕首插在这个时代的心脏上。她摒弃了诗歌的其它功能只建立一个诗歌的记载功能的“史实写作”的乌托邦大厦。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钦佩的艰难之举。

  我要向郑小琼表示深深的敬意。“史实描绘”是她诗歌的策略,也是她唯一的策略,她如此捍卫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正义并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一意孤行,甚至将这条路走成了“绝路”——这是一条绝无仅有的路,没有任何女诗人有胆识和信心去走的路。郑小琼是偏执的,诗歌写作中的执拗精神造就了她区别于其他女诗人的独特品质。有谁看到一个女诗人一意独行持续地写打工体裁的诗歌呢?“拥挤而喧哗的工业区的楼群下身影/迷茫而绝望  但很快被橘黄色的路灯/涂上暖色的孤独掩盖……生活(你插着弹弓的生活被训斥的生活)脸(加班的/脸,疲乏的脸,痛苦的脸)我无法/说出的悲伤  这些伤心的诗句/也不会给你带来欢乐)——《女职工之彭珍》,郑小琼对诗歌语言和艺术形式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那些轰鸣的车间、粉尘、低下的学历和穷苦的命运被郑小琼用诗歌的语言反复描绘述说;那些千百年都不可改变的贫穷命运耗尽她的心力,她的文字能称为匕首吗?她的诗句能够改变这些“彭珍”的命运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个时代可以漠视一切卑微生命和弱小群体,所以投一把诗歌的“匕首”出去无疑是投向了虚无的太空。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现实和不公平,没有真正的乌托邦没有世外桃源。但是每个时代总有一些有良知的人士会用文字记载并发出呐喊以在纵横的历史时空中留下原始的记录,以供后人参考作为鞭策社会进步的鞭子。

  郑小琼诗歌里涵盖的深度和力度是大多数女诗人望尘莫及的。她的悲天悯人是一种显性的情怀,她关注的是底层人类生活的现实:“人生在无意义中被虚妄出无数的意义/面对死亡它灰暗的失败  尽管这样/我依然对生命充满辉煌的敬意/是它   让我目睹尘世最奇妙的风景/我读这些女人的命运  或者是我的自己/被工业生活蛀空的肉体与灵魂  我们/过早失去自身  被消解在时代中/剩下疾病断指  伤口残存时代的记忆/就在我写下这些句子时  你苍白的面容/呈现时代的孱弱”——《女职工之旭容》。在郑小琼的诗歌中有更多的思考和智慧,将这些苍白和凄凉的面孔用诗歌烘托出来,成为史实的记载。无论王朝权贵、历史衰败都是过眼云烟,如果没有文字或者符号记录,那么每个时代都是空的,都不会被后人知晓。所以文字符号的意义是每个时代存在的的基础。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和体制下,有哪一个作家或者诗人能这样一再而再地关注这些低层人民的生存现状并反复书写下来呢?有谁能这样坚持并坚守自己的正义呢?100个女工的命运是如此触目惊心,在郑小琼无时不感受到一种“被无形之刀切割的分裂之痛”。鲁迅曾用其锋利的笔锋描绘了一个“吃人”的社会,郑小琼用诗歌描绘了被体制“吞噬”的低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不是偏执的,在她的诗歌中用了平实和试图还原真相的方式来进行写作,这些女工都是有名有姓的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人物。“她的声音是轻的  她的微笑也是轻的……轻/她整个人都是轻的……瘦小而孱弱  好像风/能把她刮走”——《女职工之亚芳》如果没有郑小琼诗歌的记录,这一百个打工女工恐怕轻到连羽毛都不如会被这个时代湮没,她们的命运是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的一个,这个世界多的是这样命运的女人和女工。谁会在意?谁会关注并用文字的方式永恒记载?“她站在码头上/却没有船只  或者考试尚未完成/时间已到  更多时候是次品  空旷而荒凉/半夜山中剩下孤独的她  无所依靠/她跟我说尖叫梦中的场景  灯光/照亮她尖叫过后的脸”——《女职工之尖叫者周阳春》,在郑小琼的诗歌中大量采用的是“叙事”写法。她对诗歌技艺的把握恰到好处,没有出现控诉或者走极端偏执的姿态。以平缓的语言和详实的记载还原了事情的本质,让事实自己呈现,最终达到引起阅读者的深刻愤怒和反思的目的。这种写作手段是高明的而且是最有效的,是一种写作的捷径,让阅读者获得一种最直接的认知并由此产生一种长效阵痛的阅读效应。

  郑小琼的诗歌在文学范畴内将打工女工的命运展示得如此淋漓至尽,100个女工不同的侧面不同的人生和同样卑微的命运无疑是一个浓缩的时代史实。这种命运被郑小琼以诗歌的方式记录下来,当阅读这些诗歌时内心会有一种窒闷窘息的压抑感。但是如此长久地沉浸在如此窒息的写作背景和直面如此悲苦的命运里,内心的忧愤和良知跃然纸上。郑小琼这样说:“我无处不感受到压抑之后在他们心底积聚的暴力情绪,这种暴睙的情绪一直折磨着我,而底层与底层的倾轧是那种暴力、血腥、野蛮、赤裸……他们让我担忧”。张纯如写《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因长久置身于那种暗无天日的残暴和毫无人性的凌辱屠杀的历史背景中无法置身事外,最终用手枪在车内自杀。所以真正置身于残酷的真相写作的作家是伟大的也是令人担忧的。所以我在敬佩郑小琼的同时也感觉她值得我们担忧,甚至希望她能写一些轻松的题材。因为诗歌是人的内心最真实的反馈,是心灵的反照。郑小琼直面了时代的大苦难,也洞察着人性之微,我也相信郑小琼有着更坚毅的力量来承担诗歌中的痛苦和现实中的苦难,她有超越常人的悲悯之心来洞悉世界的黑暗,因为她还有更为广阔的诗歌之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她充满着期待和厚望。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