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精读与对话: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走之路》

2015-01-16 10:48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小海 阅读

精读与对话: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走之路》

小海

罗伯特·弗罗斯特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之下,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他曾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只是在他的下半生才赢得大众对其诗歌作品的承认。在此后的年代中,他树立起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形象。

  金色的树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不能沿着两条路行走;
  我久久地站在那分岔的地方,
  极目眺望其中一条路的尽头,
  直到它转弯,消失在树林深处。

  然后我毅然踏上了另一条路,
  这条路也许更值得我向往,
  因为它荒草丛生,人迹罕至;
  不过说到其冷清与荒凉,
  两条路几乎一模一样。

  那天早晨两条路都铺满落叶,
  落叶上都没有被踩踏的痕迹。
  唉,我把第一条路留给将来!
  但我知道人世间阡陌纵横,
  我不知将来能否再回到那里。

  我将会一边叹息一边叙说,
  在某个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后:
  曾有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手,
  我选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行走,
  结果后来的一切都截然不同。[1]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未走之路》是一首经典之作。经典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常读常新,因为经典总是向未来的读者们始终敞开着的。对经典作品的现代化、当下化阐释、解读,事实上也是一种向经典致敬的方式。就是说经典作品能够组织起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对话。

  这首诗的作者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诗人,甚至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曾受到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叶芝等人的影响。仅仅是从这首诗的起始两句,读者就不难发现,他还是一位传统型的诗人。

  金色的树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不能沿着两条路行走;

  作者用质朴浅显的口语和人们熟识的语调及韵律来展开他吟唱般的叙述,采用舒缓、矜持与略显客观、冷静来阐发“看法”与“意见”,表情达意的方式并没有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他“极目眺望其中一条路的尽头,/直到它转弯,消失在树林深处” 。这也为他选择“毅然踏上了另一条路”打下了伏笔,“因为它荒草丛生,人迹罕至”,同时内心又有些不安,也有一丝自我忖度,其实不过是自我安慰式的自问自答:“不过说到其冷清与荒凉,/两条路几乎一模一样”。诗歌中的“我”,在经历了太多生命历练与人生之累后,在漫漫旅途中总是不断惦念那条未走之路,而诗中没有说出的内心潜台词是:假如我选择的是那条未走之路的话,可能就不会有这般的艰难、折磨与痛楚存在?或者这些经历与经验相对另外一条路来说是否继续有效?这是类似音乐中复调式的两段诗节,呈现的是两个自我,分别用两种声音在纠缠与拷问。如果单纯从形式感上看,这首诗仅仅至此之止,所使的仍然是诗人们惯常运用的一种隐性的问答形式,一首诗也能成立,不过呢,仅仅就是一首多愁善感的行旅之诗,一首带有浪漫主义余绪的平庸之作。但正是有了前面貌似平淡无奇的叙述作铺垫,接下来的二节才峰回路转,别开生面,并且有了最后两句的神来之笔。

  我选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行走,
  结果后来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

  仔细考究,发现诗人并未交待最后的选择是如何的截然不同?省略与含蓄,留下一个未解的答案显然更加意味深长。这首诗也符合诗人曾夫子自道式的诗话: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诗人给读者设下的是一个高妙的隐喻和类似中国水墨画中计白以当黑式的留白,言虽尽而意无穷。结尾处平实、直白的两个句子,再读之下却令人呯然心惊,可谓平地起风雷。一如他的诗作《雪夜林畔小驻》中那句重叠式的“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余光中译)。重复、啰嗦是诗歌的大忌,而诗人此处的这一重复,不仅是从诗歌的音韵效果上作了强化处理,更是提醒与暗示,使得语义立即就变得微妙和深切,转向了人生终结意义上的永久“安眠”。诗人独创的具有魔咒般的语言效力让人叹服。在不经意间,诗人也完成了或者说化解了诗歌中曾经争执不休的有关继承传统与形式革命的大命题。他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实践和内在的形式革新来告诉我们,“死”的传统作为基础和根系必须唤醒、激活,成为“活”的精神,才能真正维系和传承。而艺术要成为扎根在一代代人身上的“活”传统,必须依靠艺术家强大的个体能力来完成历史性变革和创造性转换。

  这首诗的题目曹明伦译本用的是“未走之路”,还有一种译法是“未经选择的路”。也不妨这样理解,林中的两条路是两个向性的。一条是由所谓常态思维中的大脑所选择的路,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人们的人生经验和价值判断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正如诗中所说的“这条路也许更值得我向往”。而另一条路是心所指引的,而且初始的选择阶段,人们就知道,不可能同时走两条路。一般人总是认为,有的是时间,可以把“一条路留给将来”,而事实上决定就是方向,就像诗里喟叹的那样:“我选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行走,结果后来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弗罗斯特的这首诗曾经让笔者心潮激荡,因为选择人生之路的一念之差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生命风景。也因为在面临人生的重大决择时,人们常常是听从于那个所谓理智发挥作用的大脑,而不是听命于心灵的呼唤与引导。“我知道人世间阡陌纵横,我不知将来能否再回到那里” 。事实上人们知道,他们永远也回不到那里。对他们的现世人生来说,生命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里笔者避开高深的相对论理论、最新的时空学说和宗教中关于轮回的概念,我们知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就活在一个线型的时间里,无论你活多少岁,时间都无法倒流,回到初始的阶段重新选择。有时候,人生的重大选择其实只有一次,可就这一次,却鬼使神差般,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类似诗人描述这种选择法,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旦选择不同的路,是跟着心走还是跟着脑走,“结果后来的一切都截然不同”。只有跟着心走,才能选择积极的人生。生命由时间构成,跟着心走,才能由心来支配时间。心的甄别是如此重要。由心来统领人生,从而把为生存的时间放到最低限度,才有更多的时间活在主动选择的人生之路上。在这里并不关乎理性的消亡和非理性的兴起,或者哲学上的选择命题的能动意义。有的时候,选择就是这样的奇怪和奇妙,而恰恰又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由“脑”就轻易决定了。对具体的这首诗来说,初看,好像是路在捉弄人,因为“两条路几乎是一模一样”。而那条未走的路,让人扼腕叹息。可能,那才是自主、觉悟的人生应当选择的一条正确的心灵之路。在解读这首诗快结束的时候,笔者想问:聪明的读者,面临同样的情形时,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心灵之路的选择让笔者不由得想起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汤永宽 译)中的一节:

  过去可能存在和已经存在的
  都指向一个始终存在的终点。
  足音在记忆中回响
  沿着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甬道
  飘向那重我们从未打开的门
  进入玫瑰园。[2]

  注解:

  [1] 曹明伦译,《弗罗斯特全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2] 《世界文学》,1983年第5期

  (原载载《世界文学》2014年第3期)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