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序

2013-11-11 09:52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洪子诚 阅读

  一

  2001年9月到12月,我在学校为现当代文学专业部分研究生组织了“近年诗歌选读”的课程。本书收集的,就是这次课的内容。中国现代诗的细读(或“导读”)这种性质的课,自80年代以来,北大中文系己有多位先生开设过。记得80年代中期,谢冕先生就开过“朦胧诗导读”,我还参加了其中的一部分。在此前后,孙玉石先生也有“中国现代诗导读”的课。孙先生的这一课程持续多年,选读的诗作,涵盖自20年代的“初期象征派”,到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派”、“中国新诗派”的“现代主义”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的讲授和课堂讨论的成果,部分己结集出版。

  80年代在大学课堂上出现的这种解诗(或“细读”)的工作,其性质和通常的诗歌赏析并不完全相同。它的出现的背景,是“现代诗”诗潮的兴起,和“现代诗”与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直接面对有关诗歌“晦涩”、“难懂”的问题。以中国20世纪诗歌状况说,伴随30年代现代派诗潮所提出的诗学问题,“晦涩”,“懂”与“不懂”是其中最被关注的。这个问题,在八、九十年代重又出现。解诗和“细读”活动,其基本点是借助具体文本的解析,试图探索现代诗有异于传统诗歌的艺术构成,也试图重建诗歌文本和读者联系的新的途径。如果以朱自清先生的说法,那就是,这种解析自然也要“识得意思”,但重点关注的可能是“晓得文义” 。80年代以来解诗、“细读”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显然得到英美“新批评”的启发,而直接承继的,则是我国30年代《现代》杂志,和朱自清、废名、卞之琳、朱光潜、李健吾等在三、四十年代在诗歌解析上的理论倡导和实践。当然,也会从台湾一些诗人、批评家那里接受影响。

  不过,“近年诗歌选读”这门课的目的其实要简单得多。开这门课的原因是,大概己有近十年,中文系没有开过当代诗歌的专题课。从我自己方面说,90年代初,在和刘登翰合作完成了《中国当代新诗史》之后,我的研究和教学便转到当代文学史,和现当代诗歌的关系不再那么直接。也读诗,但不很经常,也不很系统。零散的阅读所形成的印象是,90年代确有不少好作品,也有不少好诗人。不过,在90年代中期以来,诗歌写作现状受到越来越多的严厉批评,使我对自己的感觉也发生怀疑。于是想通过这门课,来增强对这些年诗歌的了解。我觉得,在对近年诗歌的看法上,我自己(还有一些批评家)做出的判断,有时只是凭粗糙的印象,不愿做比较深入的了解;而这是相当不可靠的。组织这门课的另外原因是,我认为,在诗与读者的关系上,固然需要重点检讨诗的写作状况和问题,但“读者”并非就永远占有天然的优越地位。他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阅读态度,了解诗歌变化的依据及其合理性。因此,我同意“重新做一个读者”的说法。选读“近年诗歌”,目的也是要从“读者”的角度,看在态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检讨。

  二

  这个设想,得到许多爱好诗的朋友、学生的响应。为这门课所做的准备,事实上在2001年五、六月间就己开始。在看了我的有关课程目的、方法,和选读的诗人名单的初步设想之后,臧棣和一些学生提出了补充、修改的建议,他们并确定了具体的篇目(后来上课时,篇目有所改动),并将选出的作品汇集编印成册,发给参加这一课程的学生,让他们在暑假期间有所准备。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制,和我们设定的目的等方面的考虑,我们选读的,主要是“活跃”于近十年的,与“新诗潮”关系密切的诗人。因此,我们没有将在90年代仍取得出色成绩的老诗人(牛汉、郑敏、昌耀、蔡其矫等)包括在内。北岛、杨炼等“朦胧诗”代表人物的近作,也没有列入。也没有选读海子的诗。不过,由于多多的诗在过去评论不多,觉得有必要予以关注。另外,90年代出现的一些有活力的更年轻诗人,这次也没有能涉及。

  在9月初开始的第一次课上,由我对课程内容、方法,和参加者要做的工作做了说明。第一,每次课读一位诗人的一、两首作品,由一、两位参加者担任主讲,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主讲人的报告一般限制在50分钟以内,以便其他的人有时间交换意见。第二,主讲和讨论以所选作品的具体解析为主,也可以联系该诗人的创作特征,创作道路,以及近年诗歌的一些重要现象、问题。另外,上课时,参加者要提交对选读作品的简短的评论文字。在每次课结束前,由担任下次课主讲的同学布置需事先阅读的材料。第三,鉴于大家肯定有各不相同的诗歌观念,对当代诗歌的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提倡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态度,也提倡不同意见、方法的互补和对话。归根结底,重要的可能不是要给出某种答案,或达到某种“共识”,而是呈现富于启发意味的多种可能性。第四,上课时进行录音。课后,由主讲人对课的录音加以整理。在整理时,主讲人可以依据讨论的意见,对自己的解析做修改、补充,并提供进一步了解这位诗人的参考资料。第五,参加这次活动的,除部分现当代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外,还请了臧棣老师给我们以指导。吴晓东老师根据他的工作安排情况,也会抽出时间来帮助我们。因为讨论课有许多环节需要协调、组织,请钱文亮和冷霜两位同学协助我主持这门课。。

  后来的几个月里,课进行得还算顺利。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有的课的进行得不是很理想;如发生过相当情绪化的激烈争吵(在讨论翟永明诗的课上),而矫正后气氛又偏于沉闷;由于有的同学对诗很有研究,在实际上“压抑”了另外一些同学讨论的积极性;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在主持这次活动上,准备还欠充分,也缺乏经验。但总的说,还是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最让我感动的是参与者的认真、积极。特别是各次课的主讲人,准备时用了许多时间,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对诗的解读务求细致而有新意。实事求是地说,其中不少解读与讨论,有较高水准,我从中学到许多东西。相信不少参加者和我一样,既增强了对近年诗歌的了解,也在诗歌分析、批评上得到一些有益的训练。这些成果,对于近年诗歌研究的深化,对于进一步了解当代若干重要诗人的创作风格,对于深入探索现代诗歌阅读的问题,相信会提供有益的借鉴。这是为什么要把这次课的内容整理成书的原因。

  自然,事后检讨,也存在一些缺憾。我们处理的是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缺乏必要的距离,眼界、趣味、鉴赏力上的局限,极有可能使另一些重要诗人没有被涉及。出于课程的性质的考虑,在作品的选择上,会更多注意那些能经受解读“挑战”的,复杂和有更多“技术”含量的诗,而相对冷落那些“单纯”的好作品。在阅读方法上,对于“解”的强调,相信也会多少忽略了对“感”的能力的调动。另外,阐释与批评之间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思考。近些年来,渲染诗歌“神秘性”的观点受到质疑,诗歌写作的技艺性质得到强调:这对我们来说确是一种“进步”。不过,在我看来,有成效的诗歌写作和诗歌文本,“神秘性”似不宜清理得过于干净。一方面是人的生活,他的精神、经验,存在着难以确定把握的东西,另方面,写作过程也不会都是工匠式的设计。因而,在“进入”诗歌文本的方式上,“感悟”的能力相信是相当重要的。在这里,解析的细致和确定,与感悟所呈现的多种可能的空间,应该构成解读中的张力。在很大程度上,阅读的“快感”其实并非主要来源于对语词、意象确指的认定,而在于探索诗歌由语词所创造的“诗意空间”。在处理这两种关系上,课上的有些解读可能存在一些偏向。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