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马悦然忆第一次见莫言:他赶着回去分房子

2012-10-23 10:11 来源:新民晚报 阅读

  昨天,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的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到访上海。身着一袭唐装,牵着夫人陈文芬的手,马悦然徜徉在“静安别墅”。阳光轻轻地洒下来,他走进2666图书馆,落座,在莫言获奖后首次与中国媒体对话。马悦然丝毫不掩饰对于这个中国作家的欣赏:“他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对文字的掌控力也非常出色。”

  诺奖不是世界冠军

  为何是莫言?他是否真的能够代表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准?对于这样的困惑,马悦然坦言:“世界上好的作家可能有几千个,但是每年只能够颁发给一个作家,今年我们选的是莫言,明年选另外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一个世界冠军,就是一个颁发给很好的作家的一个奖。”而什么是好的文学、好的作家呢?马悦然说这完全是一个主观的感受,“我不能说莫言是一个好的作家,我能说的是,我认为莫言是一个好的作家。”他进一步补充说,“莫言可能是作品译成外文最多的一个中国作者,所以莫言的那些著作帮助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文学。”

  评委意见比较一致

  莫言获奖前,连欧洲的赌博公司开出的赔率也不算高,但马悦然告诉记者,尽管每一年争论都很激烈,今年投票阶段却意见“比较一致”。马悦然披露,被推荐作家2月1日以前寄出作品和材料给瑞典文学院,之后15人的诺贝尔文学奖小组从250人中选出三四十人,介绍给院士们,完成初选。“到了三四月,名单再次缩小,到五月底就只剩下五个人。”马悦然介绍说,瑞典文学院夏天不开会,只是专心看那五个人的作品。9月中旬开始开会,讨论这五个人到底谁该得奖,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意见讲出来,“10月初大家进行最后的投票,今年意见比较一致,就是莫言。”马悦然的夫人陈文芬在一旁补充说:“诺贝尔文学奖是经过很长的时间慢慢讨论出来的,并没有那么大的随机性。”

  短篇小说更加精彩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惟一懂得并精通中文的评委,常有“文学干部”慕名给他寄送各种古籍字画和作品,但马悦然告诉记者,中国真正顶尖的作家有点避讳跟他亲密接触,“甚至连新书的签名本也很少寄给我。”“我头一次跟莫言见面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我在那里当了一个学期的客座教授。有一天莫言来了,我们聊了一个下午,第二天他就赶着回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要分房子。但当时我压根就不知道‘分房子’是怎么一回事。不过后来听说他也没有分到。”在众人善意的笑声里,马悦然絮絮叨叨地回忆起这些年他跟莫言仅有的三面之缘,“其实我们没有多少机会见面,但是我们经常通信。”

  谈到莫言作品,马悦然称其短篇小说比长篇更精彩,用“一个字都不必改”来表达自己对莫言文字的推崇。“我以前觉得他有些作品真的写得太长了。2004年《上海文学》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小说九段》。我看完后,立刻就翻译成瑞典文,还开始模仿他,自己写微型小说。”马悦然与夫人陈文芬合著的短篇小说集《我的金鱼会唱莫扎特》,由莫言作序,已于今年夏天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或许是文人间最深厚也最遥远的情谊。

  翻译作品即将出版

  莫言得奖后,在中国,他的书一夜之间供不应求。而马悦然翻译的莫言作品,在欧洲也出版在即。“我把莫言的作品翻译成瑞典语。他得奖之前,我不能发表,因为我一发表,就会有人说一定是莫言要得奖了。”马悦然说正式公布莫言得奖之后,他才把自己的稿子寄出,但出版社觉得太多,于是打算分成两部分开出版,第一部包括他自己很喜欢的《透明的红萝卜》《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翱翔》等作品,第二部描写莫言小时候经历的故事比较多,“比如,《卖白菜》就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