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胡适曾到商务印书馆考察1个月 提建议改进编译工作

2014-07-22 09:19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俞晓群 阅读

  其实本文的题目并不准确,就职业而言,胡适没有正式做过出版。但是在一九二一年,他曾经与出版有过很亲密的接触,就是人们经常提起的商务印书馆邀请他出任编译所所长的那段旧事。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商务印书馆受到新学的冲击,老派文人如张元济、高梦旦等倍感压力,感到自己的能力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希望能请来懂得新学的人,来领导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工作。他们想到了胡适,希望他能够来编译所出任所长。当时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他觉得自己才三十几岁,有自己的事业要做,怎么能将精力花费在别人的事情上呢?但是碍于高梦旦等人的热情,胡适答应在一九二一年七月间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编译所考察一个月,帮助他们搞一个改进的计划。

  就这样,在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五日至九月七日,胡适应邀来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做了一个多月的考察,帮助他们改造编译所的工作。商务印书馆很重视胡适的到来,安排他见了许多人,重点与他谈两件事情,一是谁来做所长,时任所长的高梦旦力举胡适接任自己,胡不肯,高又问胡“刘伯明如何?”胡说绝对不行。高请胡推荐,最终有了王云五出山。这一段故事知者甚多,此处不再赘述。

  重点是第二件事情,即制定编译所的改革方案。当时胡适与编译所同人谈话,许多人都拿出了改革方案,其内容对未来中国现代出版的构成与发展很有意义。比如:

  1.七月二十日,杨端六跟胡适谈到,商务印书馆中的人员,主要由退职官僚、工人和文人组成,几乎没有人懂得商业,“馆中最大的弊是不用全力注重出版而做许多不相干的小买卖。编辑所中待遇甚劣,设备(图书、房子)甚不完备,决不能得第一流人才。”

  2.七月二十一日,华超写一篇《改革编译所刍议》,其中谈到旧书整理,“照原书印成,没加上整理、考订、校误和说明,不能算作大贡献。以后印行旧书,宜聘专家来整理。可另置旧书整理部以统其事。”

  3.七月二十二日,郑振铎作意见书,其中六条意见:一是设图书审查会,二是设中小学教科书编辑会议,三是减少工作时间,四是暑假应全日制,五是薪金按年递增,六是派遣编译员到欧美考察。

  4.八月八日,杨端六拟《商务书馆编译所改组办法大要》,列十四条建议,其中建议,编译所另设一高等学术研究会,按照现代学科分类,聘专门人才,每人担任一科。各科委员要有大学教授的资格,待遇可以比照北京大学教授而增减之。

  5.九月三十日,此时胡适已经回到北京。他撰写《对于商务编译所的意见》,并且在日记中写道:“补作商务的报告,完。拟明天交菊生,以完一事。此报告分四部分:(一)设备,(二)待遇,(三)政策,(四)组织。稿有四十多页,约万余字。”此长文中,包含许多胡适对于出版的高论,今日看起来,依然很有意义。比如他说编译所的大政方针应该有两个,一是用营业的精神与手段来提倡那些须提倡的书;二是用研究的态度来做那些营业上利益最大最厚的书。

  6.十一月十三日,王云五在胡适鼓动下,撰写长文《改进编译所意见书》,其中高论也不少。比如谈到出版主旨时,王云五指出:“编著书籍当激动潮流不宜追逐潮流也”。这样的至理名言,至今读来依然让人赞叹。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