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李浩《你和我》:“今晚我是所有的人”(2)

2018-12-27 08:40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许仁浩 阅读

3

  “今晚我是所有的人”,除了上述“力”之飞扬外,我们还可以做一点扩充——“今晚我是(你们)所有的人”。引入一个“你们”,加上诗文集的名字“你和我”,不难看出:这句诗和这个句法结构显示出某种对话(Dialogue)的诉求。

  不过这种对话诉求在李浩的诗中,既没有表现为强烈的日常症候(如多多《蜜周·第六天》),也不是严格意义的独白(Monologue)或者复调(Polyphony)。简单来说,李浩的对话诉求是朝着多个面向的,这也是其写作驳杂的一个呈现。所以,“你和我”中的“你”,以及“今晚我是(你们)所有的人”的“你们”,是需要查探的。但可以肯定,“你”不是单一而是多个或者复数的。

  再回到李浩身上,除却他不无奇崛的实地经验外,最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他的精神背景:2008年左右,他受洗为天主教徒。2007年7月,李浩写下《相信上帝》,这首诗被荣光启老师预感为一个“转折点”,而李浩自己也曾如是说:

  从2007年7月开始……我的诗中也随之出现了一个非常核心、持久、稳定,并使我激情剧增的言说对象,那个对象可以精确到“圣三一体”,即上帝。这也成为我诗歌的语言、节奏、音域、气息、对话、形式中的,最为“隐晦”的质地与声响。……在这长达七年的阅读、写作、训练、生活、思考中,我感觉我在诗歌内部行遍了千山万水、经历了人世百态与灵界的各种奇象。我与之言说的那个对象,也在不断地探视我的性格、呼吸和血气。⑤

  面对上帝,诗人与他的沟通是建立在“信、望、爱”三德的基础上的,李浩说:“人在面对上帝祈祷时,他对上帝所说的话,上帝自有他的美意和安排。”而在《你与我》这本集子中,很大一部分的“你”都是“圣三一体”(上帝)。不过,李浩并未将这些诗写成单一的布道诗,这些诗中除了虔诚,还有悲悯和自明。

  我们渴望你走进我们。
  我们渴望穿过蓝色的树荫
  躺在紫色的树林下
  仰望你,爱你,歌颂你。
  ——《晨祷》

  以及每一个我,如同海水,
  聚集在礁石上,盼望你在繁盛的园中复活。
  ——《练时日》

  这么多树叶,在银光里闪耀。
  这么多光芒,你看如此盛大。
  ——《在基督里》

  我知道你是我的生命。
  ——《主啊,求你俯听》

  你让死水中的枯木,露出新芽。你的怜悯,使土地生育。
  是你的光明,喂养着所有的生灵。
  ——《赞美诗》

  随上帝而来的,还有“天使”——“我过早地将你们邀请到我的/城市里来,因为我想和你们/生活在一起,因为我想//从你们的歌声里,获得来自/上主的能力和爱情。因为我想/知道你们如何爱神”,这些“从光明中飞来”的“天使”(你们)的身体里,有天父恩赐给诗人的“语言”。在这种和天使的对话中,李浩也证实了信仰能带领他进入到一种“自明”。

  在与“你”(上帝)相关的写作中,李浩的诗还出现了一些独特意象和叙述方式,例如“这是地上的平安”(《我沉浸在金子的目光里》),“等待着那张/银色的大网,从天而降”(《十字路口》),“你让他肉中,那个扩大的零安息”(《日光之下》)。这些意象和叙述方式是李浩所接收到的上帝恩赐的“语言”,也是在获得信仰后的一种表征,通过和上帝的对话、沟通,诗人更新自己的思考、写作、生活以及辨认出的事物、“新鲜、带刺的词”。

  《你和我》中还有一类“你”的出现次数比较多,他们是爱人、友人或者清晰又模糊的人群,这些“你”有时是特指,有时是泛指,当然,是否探清这些“你”的身份是无关紧要的。比如《你和我》下面有标注“给星星”的字样,《舌根》则有“给建春”,而《悼马雁》就更加明了了;但还有一些诗中的“你”就比较含混,不过我们也能通过文本内部的情绪召唤出他们。

  你我之间,公路
  背向云中升起。
  
  你仰望,就会出现
  更多的公路。
  
  它们通往的,
  任何一个地方。
  
  都有大片的密林
  和空旷的草地,
  
  都有向你我涌动着
  深渊的窗口。
  ——《你和我》

  《你和我》的名字就取自这首诗。和这本诗文集一样,在众多的诗中拈出一朵花作为一本集子的总标题是许多诗人的惯常做法,李浩自己也是,他的另外两本诗集《风暴》和《还乡》就是如此。此前,我将“你和我”作为诗人的“术语”加以拆解,在逻辑起点上可能会被质疑,然而,副文本(比如标题、插画、注释、封面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透视窗口。正所谓,一部作品的任何细节都能成为进入它的切口,某个单篇、某种重复、甚至分行和标点都暗含了巨大的漩涡与潜流。

  再回到《你和我》这首诗,雷武铃老师认为即使在这样的爱情诗中,李浩仍展示了“浑然的力量”,并指出这种力量不可能来自单一的源头。确实,《你和我》并没有显示出一般爱情诗的质素,比如誓言,比如甜蜜的意象和语词,比如温婉柔情的叙述。李浩延续了自己一惯的力道,将“你和我”置于更阔大的背景,即使有了“公路”、“云中”,他还不甘心,非得做得更绝,于是就有了“仰望”,有了“任何一个地方”。在这一层的铺垫推动下,“大片的密林”和“空旷的草地”就不仅仅是存于地面的事物,它们也获得了飞升的能力,获得了一种神秘性和崇高感。诗的最后——“都有向你我涌动着/深渊的窗口”——既给出了充满无限可能的“窗口”,却又附加了“涌动着深渊的”定语,其中的张力自不消说,显见的是,这一组合带给爱情的质感因此获得了超然和跃越。

  《舌根》这首“给建春”的诗此前已有分析,不再赘述。在李浩写给友人的诗中,《悼马雁》是一首值得深入阅读的作品。在《蛰居安宁庄西路》一文中,李浩有回忆自己在北京的生活以及那时与北京青年诗人的来往,马雁是其中一位,李浩说他和这些诗人、朋友“因为写诗而相遇在同一片天空下交往的神秘地图”⑥,他也因此和马雁结下了友谊。2010年,马雁在上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身后,她留下了不少的散文和诗歌,其中包括《北中国》《北京城》《清洁工》《樱桃》等优秀作品。

  李浩的《悼马雁》以“这不是冬天,这是一块大石。/这块倏然飞来的大石,拍住我的脑门”来将自己的感觉具象化,从“冬天”到“大石”,那种听到消息后的沉闷、郁结以及阻隔在心底的感受得到准确的阐明。“这不是冬天,这是一块大石。/这块倏然飞来的大石,拍住我的脑门”在诗中回环了三次,以它为标志可以把这首诗看成三部分(虽然我本心拒绝这样做), 第一部分还原诗人自己失去朋友的感受:“我再也无法听见任何动静,/任何耳语,/任何诗句”;第二部分渡入到“你跨出我们的路”,然后将马雁的诗句以及诗人和马雁交往的日常细节慢慢披露,其中有一句“小心地不吃出声”的诗句,原本写的是吃粥的样子,但放在这个“悼”的场景中,必定会死死地戳进读者的内心深处;第三部分诗人开始学会“忍受”和“倾听”,“强迫自己/安静,祷告无词”,但朋友离开已经成为写定的事实,唯有说出“风暴中你全部的隐痛,/已进驻冬日的星辰”,才好受些。以“这不是冬天,这是一块大石”为标志的三次回环,让这首诗得以续力并完成,但李浩并未以它为尺度进行分节。《悼马雁》是一首完整的不分节且不分行的诗,我想这还是跟“大石”有关。这样的一个形式,不正像一块“大石”,拍住了诗人的“脑门”吗?

  在李浩的其他部分诗中,也能看到他与马雁隐隐对话的身影,比如:

  纵横交织的图谱,
  与六楼的 所有窗口,
  与“北中国”的
  另一个隆起的建筑群体,
  神秘 呼应。
  ——李浩:《西山》

  北中国,是这样一个简单
  准确的命名,幸福宏大得
  如同天干地支,不可摧毁。
  ——马雁:《北中国》

  再比如:
  
  我站在警灯里,冬夜的
  北京,正在渗水,
  正在坠落砖石。
  ——李浩:《世纪》

  ……这城市
  热衷于责任而毫无办法。
  不敢再有人来这里,因为
  它已经被毁坏。
  ——马雁:《北京城》

  其他的这个类型的诗,如《天桥下的歌手》,“你”既是特指,也可以视为泛指。这首诗在“都市—乡村”的镜像关系中把一代青年人的漂泊、放逐和疏离表达出来,这个“你”既是那位歌手,也是千千万万如他如李浩的年轻人。再比如《岛》,这个文本在我看来也是指涉爱情的,“你”就是示爱的对象,但李浩引入的“火焰”、“繁星”、“野兽”、“星光”、“橄榄林”却带来一种异域的、宗教的、不无神秘的触感,所以这个“你”的身份也可能是多重的。正如李建春老师指出的那样,李浩的有些诗是“理想主义和语感,与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强行焊接。因此有这么多的时空纠结,心境与主张的纠结。没有必要去理清”。⑦

  其实,人称和指代的纠结在李浩的诗中也是非常显见的现象。除了上述“圣三一体”和爱人、友人、清晰又模糊的特殊人群,李浩诗中的“你”有时候还是某一类具体的事物,比如《喊魂》中的“魂”——“我看着一群火把,/把你带到不再属于我的世界”,《大雪》中的“大雪”——“我没有兄弟  大雪  你就是我的兄弟”。

  此外,《你和我》中的“你”还会变身,它可以是“稻草人”(《旅人》),也可以是“烧红的铁”(《在诗里》),当然这种写法并不神奇,只是在主体笼罩下的《你与我》中,这两个特例显出了自身的异质性。另外,“你”还可以在“你和我”之间自由置换,譬如《在林中》这首诗,当主体“我”在林中漫步,“遭遇”到“死者的嗓音和怨愤”,这时候李浩将“我”换成了“你”——“当你走进他们中时,你会认为我们如同大风/卷起的沙石”。虽然可以将这个“你”看成李浩的一个对话人,然而独自“在林中”的场景,不免让人觉出这个“你”就是李浩,或者他的分身。更吊诡的是,这首诗的结尾:

  好像每一颗星。一闪一闪的;他们,一闪一闪的。
  我认为,他们是一些耀眼的人。当你的亲人
  在谈论死去的时候,你说:“确实有死去的幽灵”。

  在如此密集的人称转换中,这个“你”的意味就更可供咀嚼了。对于第一个“你”(“当你的亲人在谈论死去的时候”),诗人既像是在对一个朋友,也像是对所有的读者说话;但第二个“你”(“你说:‘确实有死去的灵’”)则就抽身而出,彰显出了诗人主体的强大力量,引号中的语言是独属于李浩的语言。综合来看,我更倾向于这个“你”就是李浩自己。

  诚如王辰龙所言,如何运用人称代词,在新文学发生伊始,便成为亟待实践的语言问题。仅就现代汉诗而言,时至今日,人称使用已复杂多变,有些作品成功的奥秘也在于此。⑧确实,一个好的诗人能够通过人称的转换、迭变、穿行达到诗歌技艺的进阶,在运用人称代词行进的过程中,基于人称变化致使的一系列美学效果,诸如指涉的模糊化,施事与受事的迷藏,句法简化后重复的音乐感,内置的智力游戏等,都能为诗歌的艺术带来增值。

 

4

  就像阿甘本说的那样,柏拉图从未定义过“理念”一词,但那是他最重要的“术语”。李浩的《你和我》没有自序,文选和附录也对这本诗文集的命名只字未提,但我仍固执地认为“你和我”就是他的一个重要术语,至少对于这本集子而言是如此。

  “你和我”伙同“今晚我是所有的人”,向读者展示了李浩的力量:一种主动型力量和一种抽离型力量的完成体,它既有主动出击的笼盖四野,也有抽离出来的复归与投射;同时,“你和我”伙同“今晚我是(你们)所有的人”还向读者展示了李浩高超的诗歌手艺,即人称使用的纵横捭阖,而其中的“你”必定是进入李浩诗歌内部一个重要通风口。

  马克·斯特兰德(Mark Strand,1934-2014)曾指出:“某些知识之外的东西,会驱使我们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追随一首诗。”⑨其实对于追随一个诗人,很多时候也倚赖追随者的兴趣和能力。我不敢说自己有能力读懂李浩,但是对他的兴趣,我是持续的。从《阶梯》到《风暴》,从《还乡》到《你和我》,李浩的诗对我来说总是挑战,又是新鲜。

  “诗歌是想象性文学的桂冠”⑩,而我正在《你和我》这一美学形式下继续延展着自己的想象。成为“那个个人”的路还很长,期待李浩能提供给我们继续想象的可能;对于他目前正在伏案创作的诗剧,我也正翘首以待——真诚地希望他能“打出真铁,让风箱发出吼声”。

  * 本文所引诗歌,均出自李浩诗文集《你和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版。

  ① 转引自阿西《风暴的形成》,《上海文化》,2015年第11期,第79页。“那个个人”被李浩的朋友提炼为一种个人意识,他们认为一个有宗教背景的人容易陷入“反个性化”的诗学,而李浩却在个性和反个性的动态结构中,建构和升华了自我,他也因此变得更加宽广。
  ② 据李浩的朋友苏丰雷回忆,“燃烧的竹签”原稿是“燃烧的汗”。从“汗”变为“竹签”,李浩造出了震撼和陌生感,这可能是出于诗歌写作上的考量,但也在无形之中崭露了诗人主体的“力”。
  ③ 参见希尼:《约翰·克莱尔的Prog》,《读诗的艺术》,王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④ 李浩:《诗集<风暴>自序》,《你和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40页。
  ⑤ 陈家坪、李浩:《读书、写诗、工作,在广阔的生活内运动——诗人李浩访谈录》,《还乡》,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56-157页。
  ⑥ 李浩:《蛰居安宁庄西路》,《你和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23页。
  ⑦ 根据李浩在访谈中的回忆。
  ⑧ 引自王辰龙关于李浩“诗歌中的人称代词”的发言。参见《天通苑:会饮篇——李浩诗集<风暴>研讨会》,《你和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89-190页。
  ⑨ 马克·斯特兰德:《论成为一个诗人》,《读诗的艺术》,王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4页。
  ⑩ 哈罗德·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59页。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