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汪曾祺:诺贝尔文学奖不该错过的中国人

2012-09-29 21:13 来源:新浪网 作者:许石林 阅读
 我主张中国作家应该积极争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即使诺贝尔文学奖不能说明文学的全部问题,但它无疑还是人类文学高度的一个衡量器,尽管我也说过:费劲琢磨得诺贝尔文学奖不如学着把中国的诗词写好。这不矛盾——中国作家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没有很好的中文修养是不行的,而好的中文修养少不了诗词修养。一个中文修养不好的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很吓人的。

    以前说诺贝尔文学奖曾经有意考虑中国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好像还有老舍?无奈时间或是别的什么变故错过了。就算这是一个原因,但我觉得,在中国已经开放了近20年的时候,即1997年之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还认识不到中国作家中有一个汪曾祺,实在是很遗憾的,说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汉语文学的整体了解与掌握是很狭窄的,至少是不够全面的。为什么说1997年?因为这一年,汪曾祺去世了。昨天我对人说;汪曾祺的文学价值至今还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到。他至少比莫泊桑要好得多——拿这两个人比,一个是中国人熟悉的西方著名作家;一是和汪先生一样都是主要写短(中)篇。

    李敖曾经批评鲁迅的中文有许多问题,甚至说鲁迅先生的现代汉语是有错误的。除去李敖式表达的修辞因素(李敖的许多惊人之语确如他自己所说,那是一种修辞方法,并无恶意),他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鲁迅先生使用的是初级阶段的现代汉语,是为今天我们使用现代汉语做实验和开拓工作的。我自己也一直因为读鲁迅先生的文字,碰到许多不够顺畅很费劲的地方,就影响我对他老人家的学习。沈从文先生的要好一些,但也是那个时代的汉语氛围所致,他早年的文字也有同样的问题,好在是写故事和散文,不像鲁迅先生那样明显。老舍的文字就很通畅。这可能和鲁迅先生是江南人以及在日本生活过有关。当然,这都不妨碍他们至今是我心目中的文学大师。

    沈从文先生的得意弟子汪曾祺,是我最喜爱的已故作家。他的作品许多专家比如李陀、王干等都评论过了。我就别瞎掺和了。我就是喜欢他的文字,顺畅而有韵味,书卷气、街巷气融合、艺术味与生活味(叶灵凤语)融合,变化出另一种新的现代汉语。汪先生的语言,是文学的语言,但让人表面上看不出来,他的文字甚至没有明显的个人风格,但你把他的文字换掉一部分,会明显看出那一块是替换的即不是他的,像挖补老国画,做假不容易。就是说,他不留痕迹,但你动不得,也学不像。可以说,你可以受他影响,但学不了他。汪先生是将许多东西“化”成了他的文学语言。

    通俗的比如:“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多顺多传神!可以说,他在这里给现代中国人增加了一个成语、一个传神的语言程式。汪先生的许多小说,稍微一改就是艺术电影,只是在这个商业片时代,没有人注意这个。

    我曾经请教张中行先生:当今写作好的人有哪几个?张老想都没想说:“汪曾祺!汪曾祺好。南边……南边施老施蛰存好。”

    汪曾祺的文学兼具南北神韵,打通了古今脉络,才气学识与高超的文字功夫将现代中国文学提高了境界、丰富了现代汉语和文学的表达方法。他的作品,读起来很松弛,再沉痛凝重的意思,也用浅近的话表达,一种超迈古今的旷达与淡泊。

    汪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把他和王念孙、秦少游并列为家乡文化先贤。我觉得,汪先生可能是超越了古人的。

    中国现代作家,有许多人是故意不提汪曾祺的。因为提了汪,很多人的东西就没法再看了,所以他们故意绷着。文学也是信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没有掌握足够的有关汪曾祺的信息,或者说没有消化、没有能力消化汪曾祺是很可惜的。

    当然,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就是这样诡秘神性:外国人、包括外国专家,要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学是不容易的。诺贝尔文学奖错过了汪曾祺,我觉得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和损失。至少,缺少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营销平台,许多人将看不到汪曾祺的作品。像汪曾祺这样从旧时代走过来,又没有被淹死在新时代,他的作品里面保养着鲜活的人性人情,饱含着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许多密码,从他的文字走进去,到达他创造的一个文学的世界,由这个世界射出的一道亮光,可以照进现实和人心。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