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听十二木卡姆和蒙古长调 感民族灵魂

2012-09-28 09:23 来源:天山网 阅读

  乱弹琴:十二木卡姆与十三种毛色骏马

  任丽瑛

  在我的书架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到喀什莎车县采风时赠送的《十二木卡姆》,一本是参加新疆新生代作家笔会到博州精河县时赠送的《精河蒙古长调:十三种毛色骏马》。

  一直忙于事务,没有好好读书。从莎车回来,阿曼妮莎汗聪慧秀美的影子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便想好好地了解一下十二木卡姆与这个传奇女子的关联,为何一直传唱几个世纪,一直存放在人们的心里。

  我不懂音律,甚至歌未唱就拐调,直接从南疆拐到北疆了,读到十二木卡姆那优美多情诗一般的歌词时,便被那多情的灵魂和向往爱情的词句迷住了。思绪正如唱歌拐调一般,我的思绪也拐到了那本蒙古长调的书中去了,厚厚的两本书,里面都写了些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呢?好奇心使我把两本书翻来阅读寻找两本书中间的文化与民族的共性。

  说到共性,余秋雨先生于2011年6月初在喀什发表的演讲中,演讲的主题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讲的内容就是民族文化的共性,他的演讲由古至今,由中到外,由个人到国家,由国家到世界,涉及面很广,却有一个主题,体现了文化的四个共同原则:“大爱、交融、发展、自尊”。这两本书里面也体现了这个原则,我想在这两本书之间有民族及文化的共性并不矛盾。

  当然,写这篇文章也不是无中生有。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十二世纪,元朝成吉思汗大将木华里率蒙古大军西征帕米尔高原,统一了南北疆。而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莎车曾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十二木卡姆的创始人阿曼尼莎汗的夫君阿不都热西提有一个蒙古族名字:“拉失德”。而精河位于北疆博尔塔拉蒙古草原上,是一块秀美充满灵气的地方,也是蒙古族的故里,博州赛里木湖还有成吉思汗的点将台。这两本书里面一定有着两种民族的情感、生活方式的共同特征。

  骑上那高大的枣骝马/踏上了漫漫的旅途/豆蔻年华的情人啊/为了与你相见而来到此地/我们正在出发/请你不要悲哀……《十三种毛色骏马 高大的枣骝马》,借马抒情,赶往与心上人相约的路途中,那种急切的心思,牵挂的情怀,写出了对情人那份深切爱惜的思念。

  美酒又使得谁酡颜似火,令我失魂落魄/风儿又拂露出谁的面庞,令我愁绪萦心/此刻我已然成了她路上的一粒尘埃/旋风啊,请把我刮起旋绕于那情人的头颅……《十二木卡姆第一小赛勒克》,时刻思念心上人的心思啊,唯有风儿知道,那种切切的思,苦苦的念,深深的爱尽现其中。

  两本书都表现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爱情甜蜜的美好,温柔的缠绵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唱的人饱含深深的情意,使听的人如痴如醉,使舞的人用肢体把对美好的爱情表达更加忧伤绵绵,想与心爱的人长厢厮守,终生相伴,便有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海盟山誓。

  爱情,永远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自古君王、诗人、名人、凡夫俗子都离不开爱的缠绵情深,离不开对美好的渴望,对未来爱人的渴盼,无论从容颜,从内涵上都有自己美妙的渴望,在诗中、词间、歌声里都有自己独到的表白。颇有李清朝那一腔忧伤思念的款款深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自唐代之后随着丝绸之路的湮灭,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这些精华的乐章已经大多失轶,成为人们遐想中的天籁之音,但是作为来自沧桑、远古、博大的见证西域的情感乐章,这属于绝世罕有的文化和艺术,却因为距离的遥远、交通的不便、空间的封闭,生命的顽强,那些富有无限魅力独特的演唱、舞蹈以及音乐形式,像是被放进了一个月光盒子,被悄悄地掩藏,被完整的保存遗留下来。

  我也不知道把这两种音乐放在一起写是不是对的,写十二木卡姆、蒙古长调的文章评论太多了,我也翻不出新的花样来,只有混为一谈吧。在向一位资深作家编辑请教时,他说:“你怎么把维族和蒙古族的东西混在一起啊?乱弹琴。”那一刻,我慌了神,说真的,我这次还真的是乱弹琴,不知是继续弹下去好,还是不弹了的好。思索良久,我想文章就是没有章法,有了章法就成了八股文了,凡事各有各的看法,千古文章自由他人论断。

  十二木卡姆是集音乐、文学、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维吾尔古典音乐的大型套曲。在发展演绎的期间先由艺术大师克迪尔罕、雅尔坎迪的糅合精炼整理,最后,由那位传说中天仙一样美丽、能歌善舞的绝代佳人、叶尔羌汗国的王后:阿曼尼莎汗历经千辛和万难把它精心地梳理了出来,形成了一部旷世经典《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热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奥一夏克、巴雅特、纳瓦、西尕、依拉克十二部套曲:每一个套曲又分为琼乃合曼、达斯坦、麦西来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每个木卡姆配上那些含义隽永、内容丰富的古典诗词以及格则勒(双行诗)、民谣而显得情趣盎然,生机勃勃。《十二木卡姆》既能各成章节又称连续演奏,而12套套曲不停歇的连续唱一遍要24-27个小时,若以每晚演出四小时计算,约需一星期的时间才能全部欣赏完毕。   《蒙古长调十三种毛色骏马》是精河县经过精心收集整理出来的,全书共收录长调539首,其中关于马的长调314首,礼仪和其它方面的长调225首。该书的民歌通过口传心授、民俗活动、家族传唱待等方式整理,大多以马为寄托,以物传递情感,表情达意。蒙古民族世世代代与马相濡以沫,迁徙、流浪、远征、归乡,马都是他们赖以远行的工具,并承载着他们的全部辎重,是他们生命里不可缺失、忠诚的伴侣。他们内心的将感激之情,托付给了那些沉默无语的马,马成了他们抒情达意的重要物证,马头琴也成了他们表达赞美生活的独有乐器,歌词里告诉人们,马、马头琴,是蒙古人民生命的一部分。那歌声、琴声能准确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展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曾在博尔塔拉那片碧绿的草原上行走过,体会过马儿扬起四蹄时的潇洒和豪放,感受过那博大沧桑的情怀;在精河那空中式的花园上听到马头琴发出悠扬婉转,狂野而深情、悲悯的声音飞扬在那碧草绿林间,感染着蓝天上的朵朵白云,琴声里带着淡淡的伤感,有种空灵奇绝之境,感受了那灵活的腰肢舞出的火热情怀。曾耳濡目染感受过维吾尔民族对歌的喜爱,他们在田间地头、在舞台上表现出了对音乐的着迷,对舞的痴狂,对爱的执着。沙哑深沉的音调,忧伤狂放的曲调,奔放热情大气优美幽默绵软的舞蹈,细腻真挚淳朴,在他们的手中、嘴里、肢体动作用千变万化的形式演奏、表达出来的。透射出一种浩瀚广博深厚绵远质朴亲切的生命力量。我听不懂它们里面的一个词、一个字,但是,那动人、摄魄绵软的音域,他们民族那悠远的历史故事,那些暗含感伤的旋律,能听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爱恨情愁。使我的心如同饮下烈酒般的热血翻涌,歌者的眼里涌出了泪水,也涌出了岁月留下的沧桑和沉淀:历经金戈铁马的繁华,遭遇繁华之后的没落,木卡姆与蒙古长调就必须拥有丰富磅礴苍劲的思想内涵。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