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于右任学生谈“二王”笔法:书法文化精髓在多变

2013-04-08 09:50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的书法又称“二王”书法。王羲之的书法一扫汉魏的质朴、古拙,笔势飘落浮云、矫若游龙,风格俊逸优美、婉约自由,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的书法在张芝和王羲之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称为“破体”,又叫“一笔法”。在书法史上,常常是这样评价他俩的,王羲之用的是???L法、沉着含蓄,王献之用的是“外拓法”、豪放飘逸,他们的书法为什么不同?为什么王羲之书法万代所钟,而王献之的书法学的人越来越少?

  在第157期“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上,来自美国的华人学者阮大仁教授进行了一场关于《王羲之、王献之笔法的推测》的讲座,阮教授今年71岁,从18岁开始受于右任的指点,学习和钻研书法至今,个人喜欢“二王”,喜欢鲜于枢、于右任,字兼数家之长,也有自己的新发现、新体现,在讲座中他以其50多年的书法经验为这个问题作一个文化解释。

  “二王”书法最大不同在于笔法

  马克思有句名言,“一个工业的制度是由它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决定的。”如果把写字也当做一个工业,那写字是生产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跟身体有关,即书论里讲的心和手;一类是跟身体无关,即笔墨纸砚。生产方法在古代讲就是笔法,它包括拿笔的方法和运笔的方法,用传统的说法就是案头书与笔尖书。在明朝中叶以前,中国人写字多半是放到桌子上去看的,字多半很小,到了明朝中叶以后书法开始挂在墙上,直幅、中堂、对联这些书作是大字。

  唐宋年间,书法的坐姿发生了改变。晋唐人常常席地而坐,倚靠很矮的几,左手拿纸,右手拿笔,经常是三个手指拿笔,启功先生也提到这一点。宋以后,人们开始坐高桌椅,大家已经改成用五个手指头拿笔了,但也有例外,比如苏东坡,他依然是三个手指头拿笔的。所以,苏东坡有句名言讲“执笔无定法,但使松而宽”。一般而言,人坐在地上左手拿纸右手拿笔写字的时候,动作会比较轻,同一个字里笔划的粗细差不多,它不太有提按的变化,因为纸不能受力。

  随着坐姿的改变,指法也渐渐没落。当人拿着笔用大拇指把笔转动,由指尖转向掌心叫內擫,由掌心转向指尖叫外拓。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笔法不同之处在于王羲之把笔从外往里转,于右任、启功、溥心畬的笔法也是这样。王献之则是两边都转,这里可以称之为“公转”与“自转”,即拿指转笔、拿腕和臂来转。后者转动的半径比前者大,如果只是作自转,就是用內擫法,因为是单方向右转总会转到尽头。因此,“內擫法”的人1700年来,不管是王羲之还是于右任,他们的字多半是不连的。

  书法作为艺术,它也是科学的

  因为唐太宗尊王羲之为“书圣”,所以很多人仍自动地认为王羲之的地位超过王献之。其实不然,如果从书法史的角度去看,从“二王”到唐太宗大概300年中间有段时间王献之的地位超过了王羲之,那是在梁武帝时期。唐朝张怀瓘的《书断》里面就提到,《世说新语》有句话叫做“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意思是说,你想去买王献之的字得了羊欣的字还是好的。由此可以证明,那时候要买王献之的字帖,而羊欣是王献之的学生,不是王羲之的学生。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