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李建春:找寻颜料的生命(2)

2012-09-28 03:04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李建春 阅读

  从2007年的作品中逐渐发展出一种覆盖的技巧。印象中不止一位大师说过,油画颜料是一种富于灵性的颜料,与别的颜料不同。看丽珠的原作我也产生了这种感觉,因为后一层在前一层上覆盖后,前一层的色感并不完全消失,色感层层积淀,(如果技巧得当,)就可以达到一种近于触觉的视觉感受。其实最美妙的色彩主要不是调出来的,而是在意向性的试探中发现的,是色层之间、色块之间的戏剧性效果。所以像《沉默》、《中场休息》、《绿色风景》这样的单色画,颜色其实并不单,内有丰富的细节在诉说着千言万语。《中场休息》厚厚的“边框”上色调的变化,仿佛观众席上不同区域的拉拉队,而“场中央”介于绿、蓝、灰、白之间的那个“单色”,尤其巧妙,它显示的是兴奋之后注意力的松弛、转移,并且等待着再度活跃起来。一个有经验的画家,即使在平涂时,也会不经意间造成某种体积感,比如《生命风景》和《殊途同归》,都是组画构成一个领奖台似的意象,但各单元拼在一起,竟给人斜光照射的错觉。《生命的风景》,两大色区之间都垫了灰条,好像是“踏”的示意,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到那个最高的位置。橙黄色表示饱满、喜悦、尊贵,银褐色不就是时间?但《殊途同归》显然是另一种感情,刺眼的黑色“环境”,“领奖台”的银灰色(鲜明、惨淡),好像生与死的争执;在另一组中“领奖台”倒过来,造成上升下降、生死交替的感觉。《眺望》中深沉的情感尤其动人,艺术家把“地面”的色块画成黑色,把地平线之上的色块画成橙色,仿佛站在死亡之地,眺望着复活似的。

  在一个“单色”上画10层、20层颜料的功夫,不是“念珠”(栗宪庭语)式的犬儒功夫,不是行为主义的“极多主义”(高名潞语),更不是须一次性成形的“气韵”(黄专语,都是对中国式抽象现象的高度概括),而是专注地、祈祷似地找寻,直到与道之微、心之危、言之味相遇的敬业精神。我如此辨析不是为了将论主与中国抽象的传统区隔开来,而是出于将汉语中尚年轻的抽象艺术置于一个积极的、敞开的色域的用心。有了这样的“工作”功夫,丽珠就经常涉足一些很困难的领域,比如高度理念化的题材(《道》、《彼岸》等),微妙难言的经验(《沉默》、《生命风景》、《梦乡》等),或涉足叙事,似与抽象作对(《那一刻》、《那一幕》、《那一年》、《中场休息》等),至于把表现力延伸到音乐领域(《纪念巴赫》、《拉赫玛尼诺夫的回音》都画得极好),倒是抽象绘画的一个传统。

  《风景》、《红线风景》中的红色,表明陈丽珠根本就不打算只做一个关心身体的女性、或者好像应该表演得浅一点的年轻一代。《风景》的“绿草地”向红色的“天”浸上去,这真的是一种很强的意志,天地之间薄绿的色线,让画面一下子凸起来。《红线风景》中,红线被故意立体化了,于是同一个色系在线的两侧构成了对比,对面的绿,绿得那么嫩,那么可爱,这一边的,怎么就这么老,这么暗。《那一刻》、《那一幕》、《那一天》、《那一年》里面的红,则不免让人想到20年前、国人记忆中被禁止讲出的“那一幕”,她把伤口画在山河之间,彤云泣血……丽珠用线也很巧妙的,在《格罗宁根的夜灯》和《平行生长的树》中即已出现的粗灰色带,她很喜欢用:有时在画面中央(《线空间》、《不完全风景》),有时被派作“指示”(《道》、《生命风景》),有时则被用于做“边框”,黑一点,表示专注、无言(《沉默》、《中场休息》),彩一点,表示在爱着、想着(《绿色风景》、《梦乡》)。另一张《风景》中,那果断地横在画中央的肌肉男似的深绿,不规则的边线,里侧随意地抹一笔黄,把感觉一下子挑起来了。《相对》的形式像电影胶片又不是,站在亮处看方孔外的黑色,或站在黑处看方孔外的亮色,深沉凝重。方孔外再套方孔,暗褐色,几条颤颤的竖线,似被《家灯》的灯罩映得不真实。你怎么从外面看着家?

  2009年5月,武昌昙华林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