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汪建伟作品《征兆》赴“十年艺术之约”

2012-09-29 00:4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徐佳和 阅读

 

\

汪建伟

\

大型公共性综合艺术作品《征兆》展出现场

  就像把语言文字中的主谓宾打乱,随意组合,探究线形阅读被破坏之后的感受,32分钟长的数字影像作品《征兆》则是艺术家跨学科跨领域的思考与表达。

  前天,由著名多媒体艺术家汪建伟创作的最新大型公共性综合艺术作品《征兆》作为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艺术之约”的第二场,在瑟瑟秋雨中与观众见面。策展人黄专透露,接下来也许会邀请更多的多媒体艺术家来参与该项公共艺术空间。

  《征兆》的非线性观看

  “征兆”,也可称为“症候”。是从医学领域而来的概念,在这里这个概念实际上被汪建伟转换成一种表达“不确定性”的艺术概念,在不确定的情境里面,有可能由于各种组合和穿插而产生的整体的关系,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的“‘征兆’实际上就是‘关系’”,整个剧场作品也是艺术家汪建伟对各种跨领域媒介之间以及各种综合知识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表达。就像汪建伟最喜爱的博尔赫斯的小说,将自己脑海中的时间空间和真正的时间空间并置,他的影像艺术无法被还原为“日常事物”,但也不是空洞的形而上意念的“现实”,而是充满着“异质混成”感的视像现实。

  剧场的概念在《征兆》的解读里受到挑战,“我觉得‘剧场’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转换与制造意义的现场。”“剧场”中的人物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几个板块:首先是古代历史,它也包含了西方许多学者和艺术家对传统中国的想象;其次是从推翻帝制到1949年这一阶段;接着是改革开放后。汪建伟试图将多个空间节点的场景反映在同一个时间坐标轴上,“这是我的创作的一个很关键的转折点。戏、剧、空间、电影和历史,以前完全以线形结构来排列,在这个作品里面,我想完全让它们失去彼此之间的界线。”

  《征兆》完全不是一个戏剧的形态,电影传统意义上宣布镜头失误的“穿帮”在此具有合理性,拍摄者原先固定在经验中的灯光机位理论完全失效。拍摄者和导演都无法掌控四组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行动,他们互相干扰,又若即若离,他们没有预设的剧本,只有一个行动手册。

  质疑所有制度规则

  知天命的汪建伟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封闭的痛恨让他突然放弃了架上绘画转向了多媒体,“不确定性”和“质疑”始终是他作品的母题。

  在北京当过六年的工程兵和作战参谋,绘制1比1000的地图造就了汪建伟最初的时空感觉。每天几十个人同一时间起床、入睡、吃饭、穿衣,甚至读封家信都是躲在厕所里读的,统一的发型,服装、让汪建伟对统一和规则,对于一致性的厌恶到了恐惧的地步,“艺术在一致的集体中完全没有可能的空间”。他之后的作品都在挑战和质疑所有制度、规则,质疑正确性的本身。这也使他对任何的集体、潮流、一贯,产生了极强的免疫力。

  横亘着的那颗原子弹是汪建伟《征兆》中的装置作品组成部分,那是小时候他在报纸上看到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现在,他把原子弹留在脑中的二维图像还原成了三维,“人的身体衰老是一个物质化的衰退过程,而精神因素也有这样的衰退过程。因而某种潜在的东西事实上也烙下了时间观念。”物质化了的原子弹,记忆中的工业元素,这有一点真实也有一点虚构,这个场景发生在同一时代中却又相互关联,需要观众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得出结论,这样的“不确定性”让汪建伟的作品上升到了哲学意味上的讨论。 

  当代艺术的公共性让作品与观众之间的鸿沟逐渐模糊,汪建伟说:“当代艺术的公共性不是将艺术品放在公共场所而是用公共经验进行阅读。”从这一点来说,当代艺术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质疑,又将是另外一个追求。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