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李敬泽:重提非虚构写作

2012-09-28 14:5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敬泽 阅读

  2010年真正值得关注的现象有两方面。一方面,我们醒目地看到一些新人,一些非专业写作的写作者,他们的出现,给中国小说带来了新的因素。另一方面,他们在写作姿态呈现新的面貌,不是职业写作者,是非职业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写作能力的扩散,作家的文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很大变化。在这变化中,非职业作家以各种身份出发开始其写作生涯,从某种程度上在2010年有重要趋势,会给文学带来长久的持续的影响。

  从阿乙的《鸟看见我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的出版可以看到,纯文学范围里的写作,在大众市场引起广泛关注。我相信以后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人。明年《人民文学》会做一期非职业作家专号,全面呈现他们的创作风格。

  现代社会里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囿于或局限在分工里,作家的身份也变成了细腻的分工的结果,这种情况对文学的发展不利。当然同时有好的趋向,越来越多的人会超越这个分工,开始创作。比如,周云鹏是摇滚歌手,讴歌工作在医药界,他们一定会给文学带来新的元素,把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特殊感受和看法及特殊表达方式与经验带进文学,会使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变得更丰富更灵活。

  衡量一年的创作成绩已成惯例,我认为今年是长篇小说创作的平年。今年令人注意的长篇,重要的有杨争光的《少年张冲六章》、迟子建的《白雪乌鸦》、麦家的《风语》。

  一个时代,文学如果不能对当下生活做出有力的回应,一年下来没有有力的作品,不得不承认一定是有问题的。从2010年的作品看,只有杨争光的《少年张冲六章》是反映当下的。作家们也在有意识地克服这个困难,对当代生活提出挑战,这就是非虚构的写作。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量谈不上大,还是引起了公众和读书界的关注,非虚构也不是现在才提。今年非虚构变成了主题,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对于关注当下生活的迫切性。

  纯文学的问题在于陷入思想和艺术的空转,作家们会写,写了也中规中矩,既有文学经验和文学话语,不如真正做实实在在的东西,回应周围的人。一个时代的作家、文学不能回应现在的生活现在的人,不管多少道理都说不过去。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