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陈谦:望断南飞雁(中篇)(13)

2012-09-28 08:57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陈谦 阅读

  沛宁的导师米勒教授和太太黛比,那夜也出现在晚会上。沛宁将南雁介绍给他们,两人都热情地直夸南雁生得漂亮,又说沛宁多么幸运。南雁英文的听力不很好,多数句子要靠沛宁翻译。沛宁译好后,她却坚持自己用英文回答。她讲得很慢,句式也是简单的,可她的发音却很不错,说出来的话,米勒他们也能听懂,频频微笑点头。黛比搂住了南雁的肩膀,说了好几遍:多么可爱的女孩!又去看她头顶的髻,说,这比法国辫子难弄呢,真好看。

  黛比个子高挑健硕,沛宁每次见到,她都是修饰得山青水绿。黛比很喜欢穿那种色彩鲜艳,图案抽象的衣服,看上去完全不像个长期居家的主妇,倒像是曼哈顿某个时装公司或广告公司里的大牌设计师。她本科修的是历史和新闻双学位,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理想是当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主妇”。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去非洲采访,认识了当时在那里当志愿者的年轻的米勒。结婚前,两人说好这辈子得有七个孩子。婚后,黛比自己生了四个;从亚洲、非洲和南美,又各接养了一个孩子,果然完成了一家九口的家庭大计。南雁来时,他们最小的孩子也都念大学了。

  黛比微笑着问南雁是否习惯这里的生活,是不是喜欢纽约。然后又问南雁有什么计划。南雁便说,她先要学习英文,至于将来嘛,她想去上学。黛比问,想学什么。南雁笑笑说,也许是艺术设计。噢,黛比夸张地睁大了眼睛:是什么方面的设计呢?南雁答不上来,就说:还要再想。黛比告诉南雁,她如今的兴趣是画油画。米勒教授加进来说:还别说,画得很像回事呢。在家里,她的画跟我们花大价钱收藏的大画家的油画并排挂着,人们都分不出来呢。沛宁和南雁同时笑出声来。米勒教授歪着头认真地说:我可不是开玩笑哦!黛比得意地搂过南雁的肩,说:欢迎来美国,喜爱艺术的人是有福的。

  回家的路上,沛宁拉着南雁的手,握到的却是彼此的手套。他将自己的手套脱下来,再去拉南雁的手,就感到了南雁的手从毛织物孔中透出的热气。你真好看,沛宁说。南雁轻笑一声,也不应。沛宁说,大家都这样说呀,你听见的,男生都说我真有福气呢。他的声音更轻了。南雁轻拍他一下,说:我才羡慕她们呢。谁?沛宁问。那些在上学的中国女生啊,南雁说。哦,沛宁漫不经心地应着。他的中学和大学的女同学们,如今大都来美国念书了,他不曾意识到这有什么特别。

  沛宁想到了王镭,又说:其实她们读书很苦的,No life。 但很值得啊,能在美国上学,我特别羡慕她们,南雁说。你也可以念的呀,如果你愿意,沛宁说。南雁很轻地说:也不是那么容易呢。

  沛宁这才想,那倒是的,以南雁一个大专生的基础,哪里好跟那些一路走来指哪儿打哪儿的女生比呢?心下涌出爱怜,摸了摸南雁的脑袋,说:乖,我不要你吃那些苦。你看米勒太太过得多好,也不耽误实现自己的梦想啊。南雁不响,将手从沛宁的手里抽出来,塞到自己大衣口袋里。
  两个人闷闷地在雪地里走着,静听着被寒夜放大的足声。笃,笃,笃,那是南雁雪靴的声音;咵,咵,咵,那是沛宁的。两相交错,有些杂乱。临到了公寓楼的大门口,听到远处街上消防车尖厉的呼啸声,和着周边混乱的南美社区里蹿出的零星烟火响声,两人才又拉了手,呼着寒气相拥着互道新年快乐。

  沛宁说,明年我带你去时代广场迎新年,看烟花!

  很多年后,直到他们搬离了纽约,沛宁坐在西海岸家中的客厅里,看到电视机里时代广场上那年复一年的热闹再次上演,才记起,他没有兑现过那个承诺,虽曾数次想到。

  沛宁在哥大必修的博士课程,除了四字号的几门课外,其他的前沿课目,都是在国内不曾接触过的,刚开始修课时,很有些吃力。沛宁原想把课在两年里紧凑修完,然后集中精力攻论文。但米勒教授建议他将必修课的学分均匀分在四五年里,每学期都结交一些授课教授。米勒教授说:有的研究生,修完课后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论文的好几年里基本只跟导师来往,和其他教授接触很少,这不利于将来的发展。甚至找工作时,都拿不到其他教授的强力推荐。

  沛宁笑着说:有你的强力推荐就行了。米勒也笑了:一个虽好,越多越佳嘛。米勒又说:其实系里不断有新教授进来,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交换学者,他们带来很多科研的新思路,从中可以学到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往往能给你很妙的灵感。沛宁很感激米勒教授这样推心置腹,一点都不像自己听说过的某些恨不得研究生每天在实验室里干十五个小时的老板。能跟随这样的导师,沛宁觉得自己真是幸运。

  按着米勒教授的意思,第二学期开始,沛宁在修课的同时,着手考虑博士论文的实验规划。他的论文选题,是米勒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合作的细胞分子裂变及能量传递项目中的细胞生态动能部分的研究——是非常前沿的研究方向,将为抗癌生物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基础实验数据库。沛宁和米勒教授一次次讨论下来,两人都觉得这个选题大有作为。但是,从最初的概念性论证开始,沛宁就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漫长持久的大战役。当那蓝图渐渐清晰后,沛宁心中明白,今后几年,自己将会被论文吞没。

  沛宁修课之余,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里阅读综述评论杂志。那里面收录的,都是顶尖学者对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的及时总结。沛宁首先要了解别人走到了哪儿,有多少创新的发现,自己的选题又站在哪里。

  令沛宁惊讶的是,有两篇被多个学术泰斗高度评介的论文,标题下竟有王镭的名字。两篇都是最热门的基因映射领域的论文。王镭和导师鲍恩教授的名字,在两篇论文的署名中交替排第一。沛宁知道,这说明王镭确实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是同样课题在权威学术杂志上接连发表了两篇论文,可见成果意义重大。按惯例,研究生因初出茅庐,发表论文时,导师挂个名字在后面,表示提携的意思。若是导师署名在前,则一般是表示后面的学生做了某些工作。但王镭这次就不一样了,她跟鲍恩教授如此交换署名次序,宣示了她在课题中举足轻重、或许还是跟鲍恩教授平分秋色的贡献。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