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左春和:说说北京798

2012-09-29 21:52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左春和 阅读

     北京的798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798本是一组普通的数字,后来是一座电子工厂,或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名,近年来终于成为一种标志。现在不仅是名扬海内外的艺术区,它已经成为一种事物的象征,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证明,一种艺术自洽规律的证明。

     我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走到这座艺术区的。我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在其中走过,这倒并不是因为这里的艺术有多么珍贵、高深,也不是因为入住的艺术家有多么让我仰慕。而是我震慑于这种艺术的诞生方式,敬畏于这种艺术与生命的高度自觉,亲合于这种被解构的艺术语言。在这里,我本能地感受到了一种艺术如春来花自开的规律芬芳,在这里我看到了遮蔽在语言之下的形上世界,一种秩序被剥开之后的喜悦缠绕于心。难怪北京因为有了798的诞生让世界睁大了重新认识的眼睛,在首都这样的主流话语丛中,798像一个禀赋俱全的大隐,或明亮,或暗淡,或守一,或消散。798以它亲近又躲避语言的漂移,静悄悄地书写着中国现代艺术的又一次觉醒,它的存在正挫败凝固的权威,在消弭结构的经典,在击碎已经钙化的意象。另一方面,周边建筑语言的和睦,显示出北京对现代艺术的包容,尽管艺术家们像候鸟一样择地而栖,这是798的幸运,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幸运。

     这是一个完全自发的艺术社区。它的前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援建、东德设计的电子工厂,在本世纪初日渐冷寂,但它别具的建筑和庞大的规模依然引人注目。像一位历史老人在城市的高楼中安详地守望,工厂中随处可见的文革语录和红色标语格外引人注目,空出的厂房,停滞的车间似乎早就等待一种精灵的降临。终于在2002年,一些前卫艺术家发现了它,感到它非凡的价值超出了格式化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尤其它那坚固的建筑,宽敞的空间,1/4球状的屋顶,充足的光线,简直是一座天然的艺术基地。我想除了这些客观的条件外,艺术家们更看重的是它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历史魅力,是它那超越时空的阅读符号和无声的隐秘对话。798工厂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杰作,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各种庞大的国营工厂已成为躲藏在历史身后的叹息,它已经告别了张扬的年龄,并逐渐接受了时代的可靠惊诧。在这样的工业废墟上,或者说在计划经济的废墟上,一种最具前卫意识、最具颠覆精神、最具时代震憾的艺术形式到来了。现代艺术在798的到来,出现的是一种今天与历史、当下与记忆、时代与传统的握手,这里并没有多少破坏和冲突,最具前卫的各种艺术规划都小心地保存了历史中留下的标语和政治印迹。一边是吊空的人体模型,血染、夸张,使灵魂颤栗。一边是朴素的毛主席语录,标准、模糊,像天然的历史叮咛。这里呈现着中国现代艺术的成熟,它没有再像几十年前那样冲动,而是给历史中的想象和冲突悄悄留下了位置,这是一种躁动之后的胸怀,这也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胸怀。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可以用艺术来解构历史,用欲望来交织主义,把一些历史细节的视角重新提供给我们生活的时代。许是原因出奇地简单,因为这里适合艺术的生长,没有任何命令,没有任何号召,没有符号特权,只有“文辞的游戏”(罗兰·巴特)。众多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在这里栖居成林,终成北京一景,甚至已与故宫、长城并列为这座都城最重要的文化标志。

     当今的798因为现代艺术的加入,已完全改变了它的原有含义,在国际艺术界已是声名鹊起。但它并未因此而狂傲起来,走入798,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所有的厂房都保持了原有的外观,各种工业管道纵横交织,每一家画廊,每一间艺术工作室的招牌都并不张扬,像是一个个停车站牌,静静地等待“从美国纽约苏荷区出发,途经英国伦敦东区、德国柏林西莫大街”后驶来的艺术之车。走进其中才感到又是一番对比鲜明的天地,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的现代艺术已是淡然、安静,从这种包容里我们明显感到了一种境界,一种成熟的无言的精神境界。这片艺术区更为有趣的是一边是安静的画室、画廊,一边是正在生产的轰鸣的工厂车间。一种是柔性的无形的精神遨游,一种是刚性的标准化机器零件,但令人深思的是,这种最具柔性的艺术正在占领钢铁的空间。这里并未出现钢铁的无奈和艺术的骄傲,似乎一切都很平静,都很正常,都是按照一种秩序和逻辑进行着。逐渐变小的国营工厂并没有多少反讽式挣扎,悄悄丰实的现代艺术只是描绘自己的热爱,也并不疯狂。我们从零星行走的工人们脸上找不到能指的遗憾,他们的脚步只是随着时间而敲击大地,他们像是行为艺术中的主人。与此和谐相伴的便是798新的伙伴,但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的作品,很少看到那些夸张自己特征的艺术所指,很少看到那些大胡子、长头发具像,也不见那种光着头、抽着烟的自恋虚无。艺术家只把作品呈现在前台,自己则在大众之中消失了。这也是798给我的最大好感之一,不着相的身份达到了认知世界的开始,一种对于事物核心的追问才在各色画笔中诞生,一种真正的精神历险已完成了摆脱世俗的过程。

     这里的视觉艺术有在经验的立场上证明善的意义,从而宣告世界的合法性存在,也有对历史的强度解构所呈现出的文化从容。但大都揭示了现代人生存中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现实与理想的纠结,那些变形、夸张、重复的庸常符号成为对生活意义的另一种提醒。虽然在我见到的陈列艺术和行为艺术中有着德里达,罗兰·巴特,塞尚的灵魂,有着阿尔曼,乔治·布拉克,安迪霍尔及索菲·卡勒等众多西方艺术家的影子,但我更愿意在中国北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理解他们。在这里的意义完全不在于对现代艺术的文本细读,不在于我们去寻找隐藏在作品身后的血脉传承,而在于它的诞生方式,和带给我们的文化思考。

     在自由的意义上我热爱798,在文化的意义上我尊重798,在语言的意义上我重复着798。

     798以它最接近艺术真理的形式吸引了世界,这个没有章程、没有组织的松散艺术区域改写着艺术的生产方式,注解着艺术的规律和未来。虽然,它已经以自身的文化纯粹改变了一些人的观念和认识,但从商业潜流和扶持幻觉中我隐约地感到,它的命运将面临另一种危险和尴尬。接下来便是四面生长的利益蚕噬,和各处伸来的热情之手,这种来自艺术之外的力量和热情将会是对艺术的另一种伤害。艺术的诞生需要798原有的那份荒寂,需要那份偏冷,需要永远生活在主流文化的“边城”,艺术不惧怕屠刀,但温度和喧闹则是艺术的天敌。可是,我们许多人并不知道,艺术在对抗世俗的风暴中茁壮、逍遥,但真正的艺术往往会在我们过分的热情之中枯萎、调零。

     798这趟车从20世纪50年代初出发,穿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今天终于又以一种悖论式的面貌驶来,我们只是乘车的观众。在这趟车上,我们可以欣赏窗外的风景,也可以评头论足,甚至可以诅咒或批判,只是不能干预它的方向,更不能人力去催快它的前进,那样我们会成为被重新刷到墙上的标语。798已经创造了语言的规约,它本身的速度、张力、路径、姿态和兴奋中的摇晃像是神的赐予,它的方向还是放心地交给它的主人吧,交给那些一生承受艺术、纠缠艺术的人,他们会给我们带来虚构般的神圣和惊呼。

     祝福中国的现代艺术。

     祝福北京的798。

     2007年3月24日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