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由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想到的

2012-09-29 20:2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江农 阅读

 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诞生两年来,伴随她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在戏剧界能听到,在普通观众那里也能听到。称赞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很高艺术理想的体现,是雨后的一片彩霞,是山谷中的一汪清泉,是戏剧创作特别是京剧创作方面一个很重要的收获。不赞成的理由也很充分,他们认为梅先生是伟大的京剧艺术家,他的艺术、他的人格、他的故事影响十分广泛。这个戏不能代表梅先生的一生。也有的认为,这个戏在结构上存在重大缺陷,事件不连贯,悬念感不强,甚至头绪不清。中国戏剧界每年有很多新戏出现,也会有很多争论。但是围绕这个戏争论的激烈程度,认识的差异程度,却是前所未有的。这真是一个令人十分感兴趣的事情。

    那么京剧《梅兰芳》到底是一出什么样的戏呢?她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出戏选取梅兰芳先生抗战期间的几个生活片断,揭示在民族危难时期,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内心痛苦和愤怒、挣扎和呐喊,歌颂梅先生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崇高气节和伟大人格力量。没有故事吗?应该说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是没有的。有的只是祭江、散花、别姬这些诗化的篇章。没有冲突吗?冲突有的,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环环相扣、充满悬念的冲突,而更多的是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矛盾。结构呢?有人说是情之所至,笔之所至, 汹涌澎湃,一泻千里。也有人认为过于随意,过于松散。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主创者的功力不够?驾驭不了这个分量很重的题材?还是他们另有一种向往,另有一种艺术冲动呢?

  据说原先是写过故事的。写梅先生蓄须前后和日本人及汉奸的斗争。高潮很强烈。梅先生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不顾生命危险,注射伤寒疫苗,高烧不退,几度昏迷。这都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有很强的戏剧感染力,起伏跌宕,扣人心弦。主创者们曾经一度沉湎在这个构思的成功里,甚至写出了剧本初稿。对初稿大家也一致赞同。因为那绝对是我们想象中的这一题材、这一人物的成功表达。但主创者们总觉得心有不甘,他们不肯就此罢休,他们犹豫不决,他们自己跟自己较劲,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决不肯踏上这条似曾相识但还算平坦宽阔的路。他们瞄着一处陡峭的山峰,山上风景绮丽。他们最后出尔反尔,异想天开,另辟蹊径,他们决定选择一条更加陡峭更加险峻的道路上山。他们也曾有过争执,有过探讨,有过彻夜不眠,但他们毕竟是一群志趣相投才华横溢的人。他们说,梅先生一生探索创新,才把京剧艺术带入伟大辉煌的时代。讲梅先生的故事,眺望和走近梅先生的灵魂,应当找到新的视角,新的调式,新的语言,新的叙述方法。

  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当然走过弯路,也踩过一脚泥。但最终他们找到了大家认为是最理想的视角和最有诗意的叙述方式。

  在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在生死抉择面前,梅先生站在悬崖边上,望着黑沉沉的天空,凝视着星光里时隐时现的他用心血创造的那些人物,那些中国历史上为千万人熟知的美丽而杰出的女性,那是他的另一个自我,那些人物也凝视着他。他们从黑暗中向梅先生走来。梅先生喜极而泣,他颤栗、他歌哭、他呐喊、他咆哮,他和他的人物融合了。我们已经分不清谁是梅兰芳,谁是穆桂英,谁是虞姬了。

  梅先生升华了。他的人物也升华了。天地间有一种激情在召唤,有一种力量在引导,对于这样浪漫而又令人陶醉的意境,我们习惯称之为什么呢?应当叫诗,或者剧诗。

  我们坐在剧场里,我们始终被一种情感、一种情绪引领着,我们和剧中人一起,在音乐的推动下,一步步到达顶峰,一个很辉煌很悠远的顶峰。

  我们这样说,不是说这个戏就十全十美了。按诗的要求,她也有些段落不够纯粹,不够精美。但总的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十分流畅、十分壮美、十分灵动的交响剧诗了。

  我们总是说,创作的同义词就是创新。欧洲大戏剧家迪伦马特这样说过:任何古代名人和现代大师都不能享受让我们永远效仿的特权。就创新来说,这个戏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而创新正是我们这些以创作为职业的人应该永远追求的。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