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访科幻作家中的“另类达人”韩松

2012-09-28 14:41 来源:文汇报 作者:灵子 阅读

科幻的使命是创造一个公平自由的世界——访科幻作家中的“另类达人”韩松

  前往成都的飞机上,客舱里的电视一直都在播放刘德华演的《未来警察》。第一次在飞机上看到科幻片,而且是中国科幻片。问空姐,笑答:“地球人都知道成都要开科幻大会呀!”

  8月6日晚,科幻作家韩松在微博上如是写道。仅仅看文字,便想象得出他当时露出怎样腼腆又按捺不住得意的笑容。

  次日在中国幻想小说最高奖“银河奖”颁奖大会上,位列当下华人科幻“四大金刚”之一的韩松(另三位是刘慈欣、王晋康、何夕)起身致意时,全场发出巨大的欢呼声,丝毫不亚于追捧日韩明星的粉丝们。

  成都一行三天,韩松获得两项大奖。短篇小说《绿岸天堂》获“银河奖”读者提名奖;与刘慈欣并列成为世界华人科幻首届“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不到一个月前,他则以短篇小说《暗室》获得中国科幻“星空奖”最佳科幻短篇。

  与其他从事理工科相关职业的科幻作者不同,韩松白天的工作是新华社对外部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夜晚他才转变为科幻创作者,将白天的受融于写作之中。

  对于当代社会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他都乐于将其看作一部科幻作品去接受。在他2000年写就的代表作《2066之西行漫记》中,他设定背景为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则衰落了,并预言了世贸双塔被恐怖分子炸毁、美国遭遇金融危机重创等图景,只是没想到现实来得比预想中还快。

  “中国不适合写科幻,因为这是个太现实的地方。在这样的前提下写科幻,真的很不容易。”8月8日晚,韩松手捧着金灿灿的最佳科幻作家奖杯,最强烈的感受是“受之有愧”。

  前不久《科幻世界》以公开信方式要求主编下课的事件。这让大家忽然意识到科幻文学在国内其实是有大量读者的。

  问:前不久《科幻世界》以公开信方式要求主编下课的事件。这让大家忽然意识到科幻文学在国内其实是有大量读者的。但以前我们往往不把它看做主流文学的一种。科幻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它没有像其他文学分支一样发展壮大起来?

  韩松:科幻文学说起来应该属于通俗小说的一种。一般我们说现代通俗小说就包括侦探、言情、恐怖和科幻。但科幻从一开始在中国的意义就不一样,它是与中国国家命运和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国内科幻小说在1902年左右产生,进入中国就不是一般人在写,而是由一连串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来推动的。比如鲁迅翻译了凡尔纳的作品,梁启超在自己主编的《新小说》杂志连载《新中国未来记》,发表翻译小说《世界末日记》等等。他们认为中国必须有科学,由科学来救国。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科幻小说重新跳上一个门槛,被称作“科幻新生代”。1991年,《科幻世界》杂志社争取到在成都召开“世界科幻协会年会”的机会,分散在各处的科幻作家又聚集在成都,叶永烈、郑文光他们都出席了。这好像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科幻小说的创作开始恢复起来。这一时期在2002年达到了一个高点。《科幻世界》在这一年内集中为十年内出现的优秀科幻作家分期做了专辑,介绍了刘慈欣、柳文扬、何宏伟、我等等差不多12位,在当时特别声势浩大、振奋人心。

  2002年之后一段时间相对比较沉寂,近几年除了刘慈欣《三体》、王晋康的《蚁生》等的出版好像没有别的太大动静。当然有新的人出来,比如陈楸帆、飞氘、夏笳、江波、迟卉、拉拉、长铗等等,但整体来说还是没有赶上1992年左右开始的辉煌十年。上一批人身上有一种更加悲凉的情绪,与国家的联系更紧一点,他们探讨个人命运在大的国家变动下的起伏,探讨科技和国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新一代就比较发散,有些会描写一些纯技术性的东西,有的人会写得很漂亮,但没有去探讨新世界本身的美和不可思议,而是把游戏的观念加进来了。

  一个错误的概念,以为科幻是儿童文学,读科幻小说是很幼稚的事。其实科幻小说在西方一开始就是一个精英文学种类。现代科幻小说起源于玛丽·雪莱,也就是诗人雪莱的妻子。

  问:国内的科幻创作者都是什么样的人群?

  韩松:学历都比较高,大都是大学毕业。而且理工科较多。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理想主义者,都对仰望星空比较着迷。如果你有机会听到搞科幻的人在一起聊天是很有趣的,他们看起来很“白痴”,聊的东西看上去跟现实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宇宙几万光年以外的事情,几千年以后机器人怎么发展。

  对于现实的生活,他们却往往很低能。但很快他们会去另一个世界逃避一切。所以,有人说科幻世界是一个逃避的文学。   问:在我印象里,科幻小说还是非常注意探讨生存危机、人性弱点、道德困境这类问题的,跟现实的联系十分紧密,而不是一般人印象里的科幻就是漫无边际。

  韩松:对,像刘慈欣写的《赡养上帝》,就是写在技术发展之后,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别,变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再比如迟卉马上要出版的长篇小说,探讨了几代人两性关系的忠诚。它把人的忠诚植入基因,人从出生起,就注定生生世世要跟另外一个人在一起,像是订立了一份契约。这之间就存在了一种冲突,就是人的自由意志在哪里?忠诚与自由,这是一个两难问题,结论可能是人会活得更加痛苦,这是科幻小说里应该探讨的问题。

  科幻小说不容易被大家接受,就是因为科学是有门槛的,一般人没办法一下子进入这个世界。他每天上班很累,只是想休闲、轻松一下,不如去看武侠,科幻还是太精英了。

  另外一个错误的概念,以为科幻是儿童文学,读科幻小说就是很幼稚的事。其实科幻小说在西方一开始就是一个精英文学种类。现代科幻小说起源于玛丽·雪莱,也就是诗人雪莱的妻子。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讲的是人造人的故事,人能够向上帝一样造物,而且被造出来的物种是要反叛的。他被剥夺了很多权利和自由,他想要一个跟他一样的女性伴侣,但都没办法实现,最终他把他的造物主杀死。这里面带着弑父情结,有很多现代性的问题。

  科幻小说应该构筑在科学的基础上,不能像哈利·波特,设想一个东西要飞起来就飞起来。科幻世界要成立,不是用魔法。

  问:科幻小说在中国处于弱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