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特朗斯特罗姆:左手弹琴的诗人 47年发表163首诗

2012-09-28 09:57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孙小宁 阅读

  关注诺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

\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

  47年163首诗

  我的诗是聚点。它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之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景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文相遇,自然和工业交错等,就像对立物揭示彼此的联系一样。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论诗

  又一轮的诺贝尔文学竞猜活动结束,今年的奖项颁给了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而不是传说中呼声很高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以及后来赌彩公司赔率最高的鲍勃·迪伦。但这同样不令人意外。因为他也是多年呼声很高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和中国颇有渊源。二十一世纪初的几年,他曾两度获得中国诗界给他的奖项。并由当年的南海出版公司——今天的新经典,出版了平装与精装两个版本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诗人北岛是他的诗歌的第一位译者,李笠、董继平则是他的诗歌中译本的主要译者。李笠根据瑞典文译出,董继平从英语本转译。北岛在他的《时间的玫瑰》这部随笔集中,专门有一篇记述到诗人,同时还坦率地评价了其他两位译者的译诗水准。不难看出,他对李笠的评价要高于董继平,但也指出李笠的译文缺乏力度……消解了托马斯那纯钢般的力量。不过,从那本已经出版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后记中也能看到,李笠的翻译仍然得到了王家新、陈东东等诗人的认可与高度评价。

  因为陪诗人到中国领过奖,译者李笠因此记下了诗人在中国的一些片段。在《东西是怎样变成诗的》一文中,李笠记述到了诗人对中国饭桌上猪血、鸭血的畏惧与努力尝试。特朗斯特罗姆认真地咀嚼着嘴里的食物。这种咀嚼,或者品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聆听,聆听事物深处的语言。正是有了这种姿势,诗人才会听见星星在橡树上空的马厩里踩踏(《风暴》);听见草的生长如“几百万支煤气火苗在嘶嘶轰鸣”(《波罗的海》);听见天上“夜班机的轰鸣像来自轮椅的铁轮”(《值班》)……

  李笠说特朗斯特罗姆是用自己的身体触摸世界,并“把世界当作手套来体验”。他的诗一般需要花几年时间完成,所以自1954年写诗至2001年中译本出版,一共发表诗歌163首。有人将之归为身体的原因——诗人1990年患脑溢血,半身瘫痪,但诗人妻子却向朋友说,没有别的原因,“他写诗确实慢。”

  10月6日晚,我在微博看到的第一条关于托马斯获奖的消息,是网友dodoro发布的。我询问她消息来源,未等得到回复,便见铺天盖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消息在网页上出现了——

  【快讯】诺贝尔文学院刚刚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诺贝尔委员会的颁奖理由是:“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Through his condensed translucent images he gives us fresh access to reality)。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托马斯的瑞典国籍,使这份荣誉姗姗来迟,但今天终于把桂冠戴在了这位实至名归的诗人的头顶。

  特朗斯特罗姆在弹琴

  记得是2001年,诗人陈东东在电话里告诉我,托马斯要来中国,他的汉语译者、诗人李笠陪同,能否到北京见一面。那时因为孩子太小需要照料,我错过了见到托马斯的机会。不过,托马斯的诗集一直是我案头的书,有几位诗人借去看,没几天就又被我讨回。一直到2009年8月,我和中国诗人王家新、赵野、沈奇应邀赴瑞典参加“歌特兰国际诗歌节”,在斯德哥尔摩由李笠带我们去托马斯家做客,我才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诗人。

  托马斯住在梅拉伦湖畔的高地,五楼的窗口盛开着火红的天竺葵。给我们开门的是他的夫人莫妮卡。她身穿深蓝色衣裙,一头栗色的短发,大大的眼睛透出温和的笑意。托马斯坐在沙发上,看到我们进来,便颤巍巍拄着拐杖站了起来。自1990年他中风之后,他便半身不遂,右手几乎无法自由行动。看得出这位老诗人极其自尊倔强,除非他要走路,否则,任何其他的行动,他都会坚持自己来完成。善良的莫妮卡须臾不离其左右,这对儿老夫妻之间的默契和默默深情,令所有在场者无不感动。

  眼前这位白发的老人就是写出“我打开第二扇门/朋友,你们喝着黑暗/暴露于日光之中”的诗人吗?我不禁睁大了眼睛,凝神望着他。而托马斯注意到我的好奇,忽然也睁大了眼睛,孩子般直直地盯视着我,我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那是一双清澈、湛蓝的眼睛。那样的眼睛你一旦见到过,便再也不会忘记。

  托马斯的家有一道狭窄的走廊,靠东面是餐厅、客厅和他的书房。西面则是卧室。据李笠介绍,这套房子是市政府给他们的,因为诗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这里离市中心比较近一些,所以他搬离了北岛某篇随笔中写到的离斯德哥尔摩不远的小岛上“蓝房子”,居住到了这里。

  看得出,老诗人那天非常高兴,他慢慢举起左手,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着什么,莫妮卡成了他的翻译,告诉我们,他在问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大家坐着聊天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客厅一角高挂着一幅汉字书法,但奇怪的是挂颠倒了。这个发现令托马斯夫妇和诗人们大笑起来,李笠搬来一把椅子,又重新把那幅字挂正。在莫妮卡准备家宴的时候,托马斯默默无语,用他那双像梅拉伦湖一样深邃的眼睛看着我们,嘴角洋溢着慈祥的微笑。在座的诗人开始唱歌,王家新唱了一曲“兰花花”,沈奇唱了一曲“信天游”,我唱了一支哈萨克民歌。随着托马斯一阵喃喃的话语,莫妮卡走过来通过翻译给我们说,托马斯特别喜欢音乐,他要弹钢琴给我们听!   我们简直喜出望外,因为莫妮卡说,他轻易不会为客人弹钢琴,今天算是破例了。

  钢琴放在托马斯的书房里,四壁都是书柜。我们几个安静地坐下来,看着老诗人掀开钢琴盖板,缓慢地举起了他的左手。

  这是一首单手钢琴曲,俄罗斯作曲家埃利格尔专门为半身不遂的托马斯写的曲子。一时间,幽深的音乐声在屋子里响起,把我们带到了白桦林金色树叶在风中闪烁的深秋中。一位老人在弹钢琴,用他的一只左手。他的白发在午后的阳光中发出银子般的色泽,他微微晃动的脊背似乎承受了岁月的风霜覆盖过的沧桑。有一会儿,我盯着窗口的天竺葵久久地愣神……这个情景,后来我深深记在了脑海中,从斯德哥尔摩返回中国,我写下了一首题为《特朗斯特罗姆在弹琴》的诗。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