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王全安:余男第一个十年

2012-09-29 23:17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文伯 阅读

 从“相约1998”到2007的“柏林苍穹下”,三度合作成就一对黄金搭档

  2月17日是中国的除夕夜,远在7000多公里外的德国柏林,虽然没有中国式的张灯结彩,却一样充满了喜庆的气氛。波兹坦广场旁的电影宫里,正在举办第57届柏林电影节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最终捧起金熊奖杯的是一对来自中国的电影人,领奖台上,热泪盈眶发表获奖感言的男子是影片的导演王全安,站在他旁边难抑兴奋之情的漂亮女子是影片的女主角余男。

  这是王全安和余男合作拍摄的第三部电影,也是他们第三次参加柏林影展,却是走得最高最远的一次。屈指一算,从1998年拍摄《月蚀》两人第一次携手,到今年整整迈进第十个年头。余男说,“我相信命运,我和王全安的合作就是命运的安排。”王全安说,“和余男的合作可以让我们彼此支撑,把拍电影变成一件单纯而快乐的事情,不管是选择还是缘分,都不那么重要了。”

    缘起“我就要找毛病最大的!”

  1998年,余男还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大三的学生,那个时候,她正处于一个极度困惑的时期,“每天都在反复问的一个问题是‘我该怎么办?’是继续按照我的方式做下去,还是应该改变一下。”余男是北影95表演系的“尖子生”,从专业课到普修课,几乎门门都是班里的第一,但是她的生活却处于和班里其他同学完全脱节的状态,“当时能让我投入的事情只有排练、图书馆、拉片(看电影),当时学校宿舍里只剩我一个人没搬出去,平时去上课也不化妆,一个月基本只穿一套衣服、一双鞋。”极度困惑的余男试着跟同学一起去唱了一次KTV,结果玩了一半儿就跑了,“我发现我完全来不了社会上那一套,怎么应酬,这让我非常没自信;但是我也有自信的一面,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相信我在表演上能做得特别好。”余男想,大不了毕业之后接着考表演系的研究生。

  对于学校里的某些课程设置,余男认为对她帮助不大,其他同学去点个卯然后就溜了,可她索性连去都不去,不是扎到图书馆看书,就是把自己关进拉片室看电影。时间长了,老师要以旷课次数太多为由开除几个人的学籍,其他同学哭着向老师求情,可余男急了,凭什么好多同学不上课出去玩都不开除,我不上课在学校里学习就开除我?这一切都被回到母校为自己的处女作电影选角的王全安看在眼里,王全安说,“第一次拍电影,就想找一个年轻点儿,单纯点儿的演员,希望一切和我一样,都是新的,白纸才好画画。”走到表演系大三的教室门口,王全安正好目睹了余男和老师“顶牛儿”的场景,“余男的那个举动一下就打动了我,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和我一样的东西——坚持,而能否坚持自我的表达,在我看来是影片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基础要素。”王全安找到表演系的老师表示希望跟余男合作,老师皱起了眉头,“这个学生毛病最大!”王全安笑笑,“我就要找毛病最大的!”

  《月蚀》第一个影后和一个开始

  在表演系的教室门口,余男从王全安手里接过了《月蚀》的剧本,四个小时之后,她就按照王全安留在剧本尾页的电话打了过去,“导演,我能演这个戏。”1998年年底,王全安和余男的首次合作在《月蚀》中开始了,余男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连续三个月的时间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在体力完全透支的情况下完成了整部电影。回忆当时的情景,余男说,“每天睡觉前都跟自己说,绝对不拍了!到了第二天起床,除了去片场什么念头都没了,每天如此,那种感觉太幸福了!”

    通过《月蚀》,则让王全安看到了蕴藏在余男身上的表演潜质,“跟其他演员不同,余男在处理一些过场戏时显得很生涩,但是在越细腻越丰富的部分,她反而表现得越自然、越沉着。”影片中有一段需要女主角跳摩登舞蹈的段落,平时从不下舞池的余男把王全安给“镇”了,舞蹈编导专业出身的王全安没想到余男的爆发力如此之强,“毫不夸张地说,她的舞蹈能力比她的语言能力还强!”余男还有一个品质也是王全安欣赏的,“她演的一定是她认为是对的,那些虚假的,不够真实的都会被她自己给过滤掉。这种表演实际上是最具有人格力量的,因为演员通过电影表达的和她生活中是一致的!只有内心强大而自信的演员才做得到这一点。”余男前不久还拿出《月蚀》看过一次,看完后她对自己的表演挺满意,“我觉得自己演得还真不错,虽然没有镜头意识,但大部分的表演其实都是下意识的,可能是那会儿欧洲电影看得太多了,王全安对我的帮助太大了,他就像是一个老中医,一下儿就能看出你的病根在哪,引导你把病给解决了。”拍完《月蚀》,余男回到电影学院排演她的毕业大戏,她第一次坚定了自己要在演员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在我喜欢的事情上,我投入的精力比别人要多许多,我迟早能演出来!”王全安此时则开始带着《月蚀》巡游世界各大电影节,了解这部影片和国际潮流的关系,他同时也坚定了与余男继续合作的信念。

  2001年法国杜维尔国际电影节,余男凭借《月蚀》不仅戴上了平生第一个影后桂冠,还拿到了法国电影《狂怒》女主角的邀约。2002年初,她转赴巴黎,开始了长达一年《狂怒》的拍摄。

  《惊蛰》余男得到“金鸡”意义重大

  2002年初,王全安借参加柏林电影节之机转道巴黎,给余男探班,正式向她发出邀请,拍摄自己的第二部故事片《惊蛰》。对于从未去过陕北,更没下过农村的余男来说,二妹这个角色的挑战丝毫不逊于《月蚀》中的两个陌生女孩,王全安给余男三个月的社会实践期,“能符合角色要求就拍,实在不行就换当地演员。”2002年底,余男一结束《狂怒》的拍摄,直接从巴黎“杀”到了陕北农村,但是制片计划的调整让她只剩下一个月的实践期,一个月之后,裹着红头巾,操着一口地道陕北方言的余男已经和当地人打成了一片。

  王全安说,虽然早就决定用余男演这部戏,但是从未想过给她定做什么角色,“我不会顺着一个演员去写,而是怎么有难度怎么写,事实上,余男的表现再一次超越了我对角色的设计,以及我为电影设定的宽度,这部电影的野心也随着余男的表演而提高了。”余男则坦言,“在拍摄《惊蛰》那段日子里,除了自信,我一无所有,我是凭着在学校里练就的那股子信念和劲头把戏拍完的。之前没有人相信我能演一个农村人,但是导演相信我,他也相信我有这个自信。”在2003年的金鸡电影节上,余男成为近几届惟一一个没有并列的“影后”,尽管《惊蛰》这部影片在拥有投票权的“金鸡”委员中争议极大,甚至有人给它扣上了“主题反动”的帽子,但是女主角余男却是毫无争议地赢得了她的第二顶“影后”桂冠。

  王全安没有在现场目睹余男夺得影后的情景,他承认自己是太紧张了,“拍完《惊蛰》以后,我发现自己第一次爱上了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第一次爱上了我镜头里的这些人,他们正直、幽默、善良。

  在颁奖以前,关于影片‘异端’的说法很多,我不知道自己的创作方向最终是被肯定还是否定……“余男的加冕险些让这位陕北汉子落泪,这个奖项不仅是奖给余男的,也告诉王全安,你可以坚持你的创作方向,时至今日,王全安回想起那个夜晚,”感觉它的意义甚至大过金熊!“

  “图雅”没有不继续合作的理由

  2005年底,王全安和余男的第三部电影《图雅的婚事》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开机了,走到这里,两人都已经将各自的工作方式调整到一个“很舒服”的位置,虽然拍摄是一如既往的艰苦,但是大家却是在一种充满“幸福感”的状态下完成了这部影片。

  余男说:我与王全安的这种合作模式在圈里其实有很多,各有各的原因,但是能一部拍得比一部好,一部比一部成就更大的不多,而这个结果正是我和王全安看重的——我们的合作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电影价值,“既然彼此都喜欢这种东西,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呢?”王全安说,“我们合作的电影很大程度上通过余男的表演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可以说余男的成功在于她的一如既往,她一如十年前拍《月蚀》时单纯、执着,而且比以往更加自信。她天生可以以她认为对的方式去生活,这种气质在今天的娱乐圈中十分罕见。在她的身上也许还不具备一个明星的气质,但是她的技巧已经凸显出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的潜质,作为一个高素质的演员,她已经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

  王全安:作品最好只代表你自己

  “图雅”的不同在于它不那么“中国”

  新京报:你曾经告诉我,“图雅”是一部力求远离电影节,靠近观众的影片,影片后来出现在了柏林,并且拿到了“金熊”,这个结果你怎么说?

       王全安:我觉得电影最本质的问题是要回到观众中。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呼应才是最可爱的。这次获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当你的电影真正能表现得好看一点,里面有一些让人愉悦的东西时,环境就会给你丰厚的回馈。我们除了要求观众要专业,要求市场更健全之外,拍摄者本身也应该考虑清楚我要拿电影做什么,这是我在“图雅”中强调的,让我惊喜的是,反馈是如此迅速而且一致———在柏林得到的评价和在国内小范围放映得到的评价是一致的,海外的影评人、发行商觉得这是一部可以在欧洲和北美都可以放映的作品,这种反馈本身比奖励更具有深远的含义。

  新京报:他们是怎样评价“图雅”这部电影的?

    王全安:在柏林期间,我注意看了几本权威电影专业刊物的影评,几个影评人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以前送来参赛的中国(内地)电影,都能看到些特殊的东西,是令西方观众新奇的,但是看‘图雅’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就像是看德国、法国自己的电影一样,我们为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而激动。”这让我非常骄傲,我觉得这是进步,因为电影真正的价值是情感上能与人做交流,我所欣赏的电影,都是在我们的心灵里,甚至能影响我们一生,而绝对不是因为看到什么奇景奇观,而“图雅”的魅力正是在于从心灵上打动了观众。

  新京报:在颁奖后的记者会上,你曾经说,今年余男没有拿到影后,明年再来拿,这是不是当时跟记者开的一个玩笑?

    王全安:其实我的意思是说,余男的表演已经达到了竞争影后的水准,她可以和国际舞台上最顶级的演员、艺术家同台竞争,而不是和明星竞争。这次评审团里的几位演员都是我和余男个人很欣赏的演员,特别是来自墨西哥的盖尔。加西亚。伯纳尔(《爱情是狗娘》、《巴别塔》)。

  后来在电影节的招待酒会上他明确告诉我非常欣赏余男的演技,余男作为演员已经做到了最难的程度。其实一个奖项只是个印证,不是说这个奖项能给你提升,而是给你素质的印证,而余男在这个电影里的表演发挥了自己的水准,那么这个奖项不是在这个电影节,就是在那个电影节,这是迟早的事情。

  有些东西对于电影来说太沉重

  导演王全安和主演余男在《图雅的婚事》拍摄现场。

  新京报:从出征柏林之前你就一直强调,演员是这个电影里最具品质的部分,是不是可以说余男的表演对你夺得这个“金熊”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王全安:演员就是电影的生命,我特别希望中国电影都能达到很高的品质,然后以这样一种品质去面对世界,那是不一样的。那就真的能给人以愉悦的感觉,给人带来快感之后那种满意的感觉。不是我们只满足、止步于拥有这样一件东西。我相信最好的文化是寓教于乐,很浅显,一定要把它裹在一个非常让人快乐的形式里,那才是真正的高手。历史上我们最喜欢的电影,一定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而不是一定要里面有很多社会现实、文化什么的,那些东西稍稍有点过于沉重。到目前为止,我们制作电影其实是有这样一个条件的。

  新京报:你一直坚定地将自己称为“第六代”导演,你觉得在今天这个电影环境中,谈论代系还有意义吗?

    王全安:我觉得有,这是一个时间的分割。第六代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它开启了一个个人视角的时代。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家觉得是个危险信号,“你们没有第五代那样心齐了!”但是我不这么看,虽然个人是弱小的,但是真实的,有力量的,最好的艺术一定是从一个人起步的,不是从一群人起步的,一群人容易党同伐异。第六代也是时代的产物,对于我们这批导演而言,沟不沟通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没有共通的东西,每个人都建立了自己的系统,发行系统、电影模式甚至世界观都是个人化的,而这些个人化的东西放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整体。大家都是把自己放在作品里,用作品说话。

  新京报:我注意到不少人把“图雅”获得金熊奖与《三峡好人》获得金狮奖相提并论,将其称为第六代导演的又一次胜利,你接受这种论调吗?

    王全安:其实我特别不习惯这种口吻,还有甚者旗手啊什么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导演,你的作品最好代表的还是你自己,谁也代表不了别人。不管是四代、五代,还是更新的七代、八代,任何一代的人都可能有好的作品,所以我不喜欢说这是第几代的胜利,如果我们真的都是喜欢电影本身的话,那各个年龄层次之间的感情都应该是很亲密的,因为大家的爱好志趣是相同的。我们其实都是中国电影历史的一部分,第六代好比就是公共汽车的一站,你走过你这一程,在这段路上尽可能填满你的才华,你的创造力,别辜负历史赋予你的这一程的使命。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

  余男:骑骆驼和“选择”都很难

  评委上网查“图雅”的来历

  新京报:威廉。达福在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说,他以为“图雅”的扮演者是个蒙古人……

  余男:后来盖尔。加西亚。伯纳尔也跟我说起这件事,因为之前除了施南生之外,没有任何一个评委见过我。当时有人提议选我做最佳女演员,然后他还上网查,才发现我是一个专业演员。

  颁奖的时候,我和王全安一起上台领奖欢庆胜利的时候,他们甚至都没有发现我就是那个女主角,直到最后全体上台合影,主席向他们介绍我的时候,加西亚有些惊呆了,说“你就是图雅啊!”

       新京报:《图雅的婚事》和你之前拍摄的那部《惊蛰》都被归结为“农村题材”,你觉得这个角色和上一个相比,难度是不是更大了?

    余男:我觉得比上次难得多,又上了一个台阶。图雅这样一个女性,她强悍,但不失女人的风情,她也有七情六欲,她喜欢他的老公,也可能爱上另外一个男人。在真实生活中,一个女人即使结婚了,她看到别的男人难道没有感觉了吗?……这样的情感很复杂。在《图雅的婚事》中,需要我把女人的这种真实的想法完全展现出来。

  新京报:拍《惊蛰》的时候,你到农村体验了很长时间的生活,“图雅”是不是也需要做更大量的准备工作?

    余男:量太大了!骑马、骑骆驼,驯羊,驯狗,之前我可是一点儿都不会,可导演要求我达到“很会骑”的效果。我还要吆喝牲口,一个人管200只羊,你得让它们听你的。我就每天不停做这些事。包括怎么骑骆驼,让它起卧,太难了!当然比这更难的是戏里人物的关系。

  新京报:“图雅”的选择?

    余男:图雅面对的困难在于她的选择。《惊蛰》里面的女主角已经别无选择了,图雅却还有主动性,但这个“主动”也很难。

  她老公身体不好,不能干活,让她再找一个男的,那可以,只要她还爱她老公,但问题是,她要是爱上了新找的这个男人,那该怎么办呢?所以她情愿找个不爱的人过日子,你来照顾我爱的人,我也会对得起你……面对这样的难关,不只是农村人很难选择,城市人也如此。

  各人有各人的生存方法

  新京报:你一直很高调地表示很喜欢巩俐?是不是觉得你们身上有共通之处?

    余男:我为什么喜欢巩俐?因为她内心有一种强悍的东西,是强悍,不是彪悍。这种气质导致她有一种正气,影响着她、左右着她,导致她本身的独特气质在演戏的时候自然流露。比如说一个俗气的角色,你不能真找一个俗气的人来演,一个妓女角色,真找一个妓女来演的话,也没人愿意看。观众欣赏一个角色,惟一希望能感人,而不想看机器表演……

  你说哭谁不会哭啊?笑谁不会笑啊?可有的演员演出来就会让你觉得很感动,但换了别人,就算她演得很对,但观众就是排斥她。

  新京报:你认为巩俐身上的“正气”是怎么造就的?

    余男:我觉得她本身就有一种很正的东西,越培养越壮大,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会随之变得更正。她正气不散,不像有些人,经历过一些烂事之后,就连表情都会变得不好看了。如果你没有被那些东西熏染过,别人不会觉得你很庸俗。我不是想说我跟巩俐是一样的,她是我比较信任和崇拜的演员,像她那样培养自身素质才是最重要的。

  新京报:2003年你夺得过金鸡影后,这次“图雅”拿到“金熊”,但大部分人依然压根不知道你是谁,你觉得这是什么造成的?余男:自我宣传意识,炒作意识薄弱,奖杯一放,就又开始拍电影了……我觉得这才是我该干的,其他干不干都无所谓。

  新京报:有很多女演员是靠自我经营来维持人气的,她们忙于出席活动,她们认为自己是在找机会,你对这样的事情敬而远之?

    余男:寻找什么样的机会,就必须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有些人不那样生存也没办法,我很理解。她们不可能安下心来慢慢积累,去创造自信,因为已经等不及了,就像树上的果子还青着呢,就摘下来卖了,管它卖多少钱!碰吧!可能卖一个好价钱!而另一些人就是等,等长出花,结出果,长成满树的果子……人跟人的选择不一样,我愿意等,我觉得我能长出来,有的人就觉得自己长不出来。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