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贾樟柯抵抗《黄金甲》中国电影走向何处

2012-09-29 23:13 来源:新华网 作者:孙丽萍 阅读

 千金散尽后,中国电影走向何处?——冷观“金狮”“金甲”之争

    于12月14日上映的张艺谋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简称《黄金甲》),遭到了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悲壮抵抗”。

  手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贾樟柯在上海批评说,充斥“金钱崇拜”味道的商业大片,正在把中国电影带入一个丧失思考能力的幽暗深渊。

  贾樟柯抵抗张艺谋

  日前,贾樟柯和上海联和院线宣布,《三峡好人》和《黄金甲》于14日同期上映,上演一场“金狮”“金甲”之争。

  事实上,《黄金甲》的首映式本来是尽享天时地利人和,也令2006年岁末的中国影市毫无悬念。从12月初起,上海大小影院都已经挂上该片预售告示。电影海报上,周润发、巩俐等明星披挂着沉甸甸的黄金战甲,圣斗士一般凝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业内人士指出,三大因素将确保张艺谋和他的《黄金甲》成为本年度国产电影最大赢家:12月是广电总局电影局规定的所谓中国国产电影“保护月”,在此期间,国内只能放映国产电影;贺岁档是中国电影市场最为成熟的档期;圣诞节是年轻人文化消费的高潮时节。

  贾樟柯为何抵抗张艺谋?他对记者说:“今天甚嚣尘上的商业电影,对金钱的崇拜,已经让中国电影丧失了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在贺岁档把这种观点表达出来,表达我们的意见,关注中国电影真实的处境。”

  在上海联和院线举办的座谈会上,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向贾樟柯赠送了影评《无名斗英雄》,以示声援。“面对越来越华丽,也越来越平庸的中国电影,我们要有勇气抗拒,要有勇气说不!”

  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好莱坞式中国大片感到反感。在上海一家杂志编辑部工作的程小姐准备发动同事抵制《黄金甲》。但上海一位电影发行人士认为,商业电影的规则是不骂不火,《黄金甲》的票房不会受到很大影响。“观众们也许并不喜欢看完之后寝食难安的那种电影,他们更需要影院中目眩神迷的体验,散场后的喜怒笑骂。”

  电影不该只是“豪华娱乐场”

  “温暖感人,充满魅力”。这是一些得以先睹《三峡好人》的媒体记者、影评人给予《三峡好人》的评语。

  这部片子通过两个小人物的际遇记录了三峡巨变的历史。韩三明从山西来到三峡,寻找失散16年的妻女。被丈夫遗弃2年的沈红,也千里迢迢寻夫。带着伤痛记忆,他们在三峡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变时刻,重新做出了人生选择:一个复婚,一个离婚。

  香港知名文化评论者林沛理称赞《三峡好人》“象征了中国电影旧时代的结束和新秩序的诞生”。他指出,影片集中于中国人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再怎么艰难,都无法磨蚀电影中人性的魅力,他们坦诚而不麻木,对感情执著,为生活打拼。林沛理也批评张艺谋、陈凯歌等“忘掉了创作和生活的关系,以及艺术工作者的道德良心与社会责任”。

  张艺谋不久前对媒体表示,拍《黄金甲》这样的中国式好莱坞大片,多少有点无奈,是为了迎合西方口味。当下,影片难以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收回投资,西方影视巨头又只对中国功夫片感兴趣。

  问题是,单凭豪华服装和炫目的明星阵容,既不能赢得奥斯卡的青睐,也迟早会让西方观众倒胃口。

  “拍摄再多以黄金为名字的电影,也救不了中国电影”。贾樟柯指出,好的电影要关注人类的困境,寻找解决方法,要具备追求民主自由的现代精神。而当下中国电影却充斥娱乐气味,金钱崇拜。投资非常大的影片,其思想水准非常落后,还停留在权力崇拜的层面。

  电影应反映社会的潮流,贾樟柯举例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谢飞拍摄的《香魂女》等影片讨论了当时女性意识觉醒的社会现实;5年前,中国社会视“同性恋”为禁忌话题,但近年来,随着《喜宴》、张元的《东宫西宫》、李安的《断臂山》等影片让中国人对同性恋群体日益宽容。

  中国电影走向何方?

  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教授石川指出,贾樟柯和张艺谋的较量,显示出中国电影两种力量的分道扬镳。

  “好莱坞式中国大片”产生的背景是,面对入世后美国电影可能对中国电影产生的毁灭性冲击,中国影人提出“以票房拯救中国电影工业”这一思路。第五代导演当仁不让,承担起了振兴电影产业的使命。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电影业走出徘徊十多年的“低谷”。统计显示,2001年国内电影总票房是8.7亿元,国产片所占份额不足35%,约为2.8亿元;到2004年,国产电影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首次突破年产200部大关,前10名的票房总计5.6亿元,进口电影前10名的票房总计则为4.3亿元。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洲认为,第五代导演的商业电影运动从票房来看非常成功,“但其立意和选材视野狭隘的缺陷也日益凸现”。

  而第六代导演同样面临困难——征服了西方评委,却吸引不了国内观众。王小帅的《青红》、贾樟柯的《世界》都遭遇了票房败绩。

  对此,贾樟柯认为,“在观众冷落艺术电影的背后,也许隐藏着一代人的怯懦。”他指出,从独立电影人演变而来的第六代,拍片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而且作品一直受制于体制不能公映,影响力有限。而观众几十年形成的心理接受模式,还不习惯第六代导演的艺术表现。

  种种迹象表明,第五代导演必须重新面对如何诚恳、真实地拍摄生活的问题,第六代导演必须吸引和改变国内观众。贾樟柯正在酝酿和即将拍摄的历史三部曲包括《刺青》等片,将呈现出更加“商业”的面貌,动用张曼玉、周杰伦等大明星,需要搭景,召集大量群众演员等,总之“会是需要钱的电影”。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