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塞尔维亚诗人德拉根:很多时候我都尽可能的浪漫

2012-08-30 19:29 来源:武汉晚报 阅读

  (见习记者钟磬如 通讯员李鲁平)“我所到的中国城市都焕发着青春活力。”塞尔维亚作家协会国际部主任、诗人德拉根·德拉格耶洛维奇一行4人受中国作协邀请来华,他们于昨天下午和武汉文学界代表面对面,就中塞文化建设和文学创作进行了座谈。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彭丽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汉桥,著名作家刘醒龙、诗人刘益善、王新民、阿毛、李鲁平、哨兵等出席座谈会。

  市委宣传部部长彭丽敏从地理、人文、经济、工业、历史、教育、旅游等方面向代表团介绍了武汉,并朗诵了德拉根团长的诗《没人认识我们》,她表示中塞两国的作家和诗人对文学有一样的追求和热情,都在用笔墨书写情感。

  塞尔维亚作家代表团团长德拉根·德拉格耶洛维奇在介绍塞尔维亚作家创作情况时说,中塞友好从前南斯拉夫时期就开始了,两国合作领域广泛,其中诗人也为友好事宜做出了贡献。每年中国都有四,五位作家去塞尔维亚参加艺术节。塞方很重视中国文学作品。自己每年都会对照英文翻译一批中国诗歌作品带回塞尔维亚。在交流环节,代表团的4位诗人分别以塞尔维亚语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作品。

  德拉根:中国文学在塞尔维亚仍待普及

  两个小时的座谈会中,两国诗人谈文学,论友谊,道文化。记者发现原来德拉根团长“很中国”。

  德拉根团长介绍说,自己已经来中国三次了,多年来翻译了18位中国诗人的作品。德拉根团长回忆,几年前他受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邀请,曾作为塞尔维亚作家代表团的成员访问中国。去了北京、天津、西安、上海、苏州等城市,感受到了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正在飞速发展和进步。回国后自己写了长达40页的游记,也在中国报刊上发表了文章。对于当年诗集《红山之鸟》在中国出版,德拉根表示十分荣幸。自己一直致力于中塞两国文学交流,包括邀请中国作家去塞尔维亚访问,翻译中国作品等工作。

  记者:您对中国诗歌、文学如何评价?

  德拉根:我很喜欢中国诗歌,不然我也不会去翻译了(笑)。我在塞尔维亚读过许多中国诗选,其中也有孔子的书,对中国文学和哲学有一定了解。中国文学底蕴很深,可是在塞尔维亚的影响力还有限,我希望自己能为中塞文学交流尽一份力。

  记者:你去了中国这么多城市,如何评价中国及中塞友谊?

  德拉根:中国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尽了很大力量。中国的城市也很活跃,我在许多城市看到人们都在为城市发展而努力。塞尔维亚和中国是老朋友,在塞有许多华商,中国公司和企业也为塞尔维亚发展出力。目前塞尔维亚在建的一座桥梁和高速公路都由中国公司参建。

  记者:对于促进中塞两国的文化交流,您有些什么看法?

  德拉根:我认识许多塞尔维亚的出版社,今后我会为中国的文学作品在塞尔维亚的出版争取机会。我个人也会尽力翻译中国作品,目前翻译了18位中国诗人的诗作,其中15位去过塞尔维亚交流。唯一不足的是我不懂中文,只能用英文翻译(笑)。当然,我有两本诗作在中国出版,感到十分荣幸。

  记者:人们都说诗人很浪漫,那您呢?

  德拉根:很多时候我都尽可能的浪漫(笑)。文学能给自己带来灵感,这也是对生活的体验。

  文/见习记者钟磬如 摄影/记者金振强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