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楼宇烈:中华文化的人文特质(3)

2020-01-03 09:05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一直到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还认为我们是没有宗信仰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对“宗教”这个概念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定义,一定要有一个造物主的神的信仰才是宗教。那样的话,中国就没有宗教,然后又从没有宗教再推演出去,中国人就变得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宗教信仰又变得没有信仰,这就麻烦了!中国人有信仰,怎么没有?中国人就是信仰老天爷,“头上三尺有神明”。老天爷是谁?老天爷不是那个造物主上帝,老天爷就是万物共同出来的那条道路,就是万物的本性,就是天然。刚才我讲天然、道,“道者,天地万物所共由也。德者,天地万物所各具也”,中国人就是相信这个自然而然的自然秩序,这就是中国人的信仰。老天爷还是谁啊?祖先!我们要敬天法祖。老天爷还是君师,我们一听到“君”就害怕了,马上给它扣上一个“封建”的帽子。君,其实是一个象征,是国的象征。师,当然是老师。人只有经过国、师的教育,才懂得怎么做人。所以,“天地君亲师”是我们的信仰。天地君亲师,大家不爱听,我说就用另外两句话——“敬天法祖,尊师重道”。其实,“敬天法祖,尊师重道”不就是“天地君亲师”吗?所以,我们有“天地君亲师”这样一个信仰,这能不能算宗教信仰?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要首先看,宗教并不只有一种模式,你信仰造物主是宗教,我信仰老天爷、自然之天、祖先、师长也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宗教。为什么我们要办“人文宗教研究”这样一个刊物?就是要大力宣传“人文宗教”这个概念。

宗教不是光有神文的宗教,也有人文的宗教。“人文宗教”正是中国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最根本的特色。我们的儒要成圣,是人做的;我们的道要成仙,是人做的;我们的佛要成佛,也是人做的,不是靠外在的造物主来拯救我们,是靠自己的努力来拯救自己。我说,中国的宗教最合乎时代的精神,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这是中国宗教的根本特征。如果我们把这一点丢了,把这些都去掉了,我们还有什么?让我们去信上帝、一个造物主?我看中国人绝大部分大概是信不过的。我们可以信雷公,可以信风婆,可以信雨师,可以信电母,这都可以,但这些都不是造物主,这些都是自然现象,是自然界的变化,是我们对它拟人化的描述。中国的神多得很,有上千个,但都不是造物主的神。我们的门神是造物主吗?我们的灶神是造物主吗?我们土地公公是造物主吗?都不是。所以,这些跟造物主的宗教信仰不一样。我们必须要让大家认识到这一点,让大家清楚“人文宗教”这个概念。

很多人问我“人本”在中国古书里找得到吗?在“十三经”里是找不到,“四书五经”里也找不到,一般的诸子里也找不到。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人本”这个概念就是中国的,人本主义是中国的“土特产”。“人本”哪来的?董仲舒。董仲舒讲有天本、地本、人本,“人本”这个词出现在《春秋繁露·立元神》这一篇。他说,“何为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地人都是万物之本。中国人一直是天地人并举,“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董仲舒然后讲,完全用人文的思维来解释,“天生之以孝悌”,天生下来就有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父子就是讲孝,兄弟就要讲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就是讲,人文化成就是礼乐教化。“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无衣食则亡其所以养,无礼乐则亡其所以成也。三者皆亡,则民如麋鹿,各从其欲,家自为俗,父不能使子,君不能使臣,虽有城郭,名曰虚邑。如此者,其君枕块而僵,莫之危而自危,莫之丧而自亡,是谓自然之罚。自然之罚至,裹袭石室,分障险阻,犹不能逃之也。明主贤君必于其信,是故肃慎三本。郊祀致敬,共事祖祢,举显孝悌,表异孝行,所以奉天本也。秉耒躬耕,采桑亲蚕,垦草殖糓,开辟以足衣食,所以奉地本也。立辟雍庠序,修孝悌敬让,明以教化,感以礼乐,所以奉人本也。三者皆奉,则民如子弟,不敢自专。邦如父母,不待恩而爱,不须严而使,虽野居露宿,厚于宫室。如是者,其君安枕而卧,莫之助而自强,莫之绥而自安,是谓自然之赏。自然之赏至,虽退让委国而去,百姓襁负其子,随而君之,君亦不得离也。故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贤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君人者,国之证也,不可先倡,感而后应,故居倡之位而不行倡之势。不居和之职而以和为德。常尽其下,故能为之上也。(《春秋繁露·立元神第十九》)

这一大段引文里讲,“明主贤君必于其信,是故肃慎三本。”要严肃地来对待三本。“郊祀致敬”,要进行祭祀,“共事祖祢”,敬畏天,敬畏祖,“举显孝悌,表异孝行,所以奉天本也。秉耒躬耕,采桑亲蚕,垦草殖谷……”。他在这里说,“所以奉天本也”如何如何,“所以奉地本也”如何如何,“所以奉人本也”如何如何。“人本”是什么意思?他讲得很清楚:“立辟雍庠序”,就是教育;“修孝悌敬让”,就是道德;“明以教化,感以礼乐,所以奉人本也。”人本的含义,就是礼乐教化,礼的作用是教育。

我最近也给同学们讲礼跟法的关系。清初一位著名思想家陆世仪讲过一段话,“今士大夫家每好言家法,不言家礼”,喜欢讲家法而忽视家礼。因此,他就说,“法,使人遵;礼,使人化。法,使人畏;礼,使人亲。”(《五种遗规·陆桴亭思辨录》)这几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说清楚了礼和法的不同。他把《论语》里的那段话“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讲出来,我觉得比原来更容易理解。“法,使人遵;礼,使人化。法,使人畏;礼,使人亲。”礼让人有一种情感的交流,所以它是亲。说到家,我们不要只想到三口之家这样的小家。在中国文化中,家有小家,有大家,小到一家两口子,大到整个国家都是家。两口子的家里面要分清礼法的关系,我们整个大的国家也要分清礼与法的孰重孰轻。我们分析过这些问题吗?对这些问题,我希望大家多去思考。通过比较来看,哪些是可以互补的,重新认识我们中国文化在今天这样的时代的意义,重新确立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尊重、尊敬。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这也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的责任,现在应该说也是全人类的需要。

我常常讲,现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整个趋势,有两个特征是很明显的:一个是向传统回归,这在西方也一样,在西方常常表现为一句口号,“回归自然”。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被人为的社会害死了,所以要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自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再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注重、关注东方文化。从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人本主义口号的提出就是开始关注中国文化,认为新人本主义的恢复还要到东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智慧和资源。尤其是现在,“生态文明”这样的问题提出来以后,中国文化能够提供给世界的更多。现在包括中医在内,对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到中国来留学的外国留学生里面,人数最多的是学中医药。在我们国内行中医的只有三十多万人,在全世界行中医的有五十多万人。在中国,中医是允许用西医的一切手段来诊病的,在西方的中医是不允许的。关于“中医”的概念,我多次提出来,这几年反复地提出来,希望恢复称为“国医”,不要用“中医”。因为用“中医”就会把中医的“中”原来的概念掩盖掉,变成了只是与西方医学不同的中国医学。中医的“中”,原来的含意非常丰富。现在中央电视台要拍一个中医方面的片子,已经酝酿了几年,这个月终于举行了开拍启动仪式。他们接受了我的意见,不叫“中医”,而叫“国医”。用“国医”已经可以与西医区分了,我们过去都是用“国”这个字来代表是本国的,语文叫国文、国语,历史叫国史,武术叫国术,绘画叫国画,这已经很清楚了。现在我们的音乐也可以这么称呼。现在有的地方叫“中乐”,有的地方叫“国乐”,有的地方叫“民乐”,有的地方叫“华乐”,其实,“国乐”这个说法就可以了。

谈到语言系统,我们也可以来琢磨一下中国的语言。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中国文化一直强调“下学上达”,“下学”是人伦日用,“上达”是天道性命。但是,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上达的东西不是语言所能完全表达清楚的。这就像黄侃,刚才我还有一段没念。他说:“中国学问有两类,自物理而来者,尽人可通;自心理而来者,终属难通。”心理的东西,就不是说一般人都能弄通的,也不是用语言就能讲清楚的。我们要用心去思考、去实践、去体会、去抉择,这都是“悟”。所以说,“学”是第一步,然后要“问”,还要“思”,还要“辨”,还要“行”。学、问、思、辨、行,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学知识。所以,博学者,谓明事理多,非记事多,他一定是通过学、问、思、辨、行,然后把握了这个事物的道理,不是记住了一些东西就完了。

所以,我联想到韩愈讲的《师说》,“师”是传道、受业、解惑。传什么“道”?传“为人之道”。受什么“业”?授“为学之方”。解什么“惑”?解“偏蔽之惑”。因为我们的“惑”,都来源于我们不是看偏了,就是被蒙住了,就是《荀子》里面讲的“解蔽”,我们要解这个。传道者,传为人之道;受业者,授为学之方;解惑者,解偏蔽之惑。我们人有很多的偏蔽,解蔽的方法就是“虚一而静”,荀子对此讲得很清楚,就是三点:虚、一、静。

希望大家好好念念《荀子》。荀子是很现实的,他有理想,但它是现实主义者的理想,它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理想。我们现在一天到晚讲“大同”。“大同”的理想,《礼运》里讲了,但已经过去了,是不是?尧舜都是“小康”社会了,“大同”是尧舜之前的社会。所以,孔子说我见不着了,“大同”世界、“大同”之道我见不着了,我看到的都是尧舜以来的。尧舜以来的就是小康社会。这种理想主义者很多,中国从古到今确实是以“大同”为理想。康有为写《大同书》,孙中山写“天下为公”,也是“大同”。荀子追求的现实的理想是什么?是一个“群居和一”,“明分使群”。一个“群”里面,一定要有所“分”,每个人都有“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地位,然后达到一个“群居和一”,大家都能够和谐相处,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理想。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重视《荀子》。谭嗣同讲:“二千年之政,秦政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是在批评、批判荀子。再批判,我们今天还是“秦政也”,我们不要以为一讲秦政就是暴政。秦政者,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不是封建制,三代才是封建制,三代分封诸侯建国。秦以后,就是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我们今天难道不是吗?所以,秦政不是暴政,是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所以,汉代一天到晚讲“大一统”。所谓“大一统”,是“尊一统”,大者尊也,就是要中央集权这样一个制度。中国就适合于这样的制度,《荀子》还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讲统一,但文化是多元的,相互尊重,相互并存。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用了一个西方的文化理论,反而让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不清楚。我们现在要有意识地重新认识。

今天在座的大部分是教师,也有公务员。所以,今天提到的一些方面,可以供大家来用。

“正德、利用、厚生”,我们就拿传统的解释。郑玄的解释、孔颖达的解释,对我们当官的都有意义:养民,为政就是养民,“正德、利用、厚生”就是养民。我们做学问,也要“正德、利用、厚生”。一切的学问,首先是要考虑,对于提升人的德性有没有意义;“利用”,对社会有意义的,可以去应用它、实践它;“厚生”,能不能对我们的民生有用?这也是要考虑的。司马迁已经对我们的学术研究方向做了一个说明,一切学问无非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切学问无非是围绕这两点。我说,还有一个要讲,给他加了一条,“明性命之理”。我们要“究天人之际”,要“通古今之变”,还要“明性命之理”。每个人自己都要修身养性,没有了这个,也究不了天人之际,也穷不了古今之变。

因此,我很喜欢做这样一些学问。我们人文学者主要是传承,不能一天到晚创新,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面,提一点点小的补充,就不错了。刚才我给大家念了四句话:“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这是古人讲的;后面两句是我加的,“活色生香笔难到,自成天籁手何能”。清代包世臣讲了一句话,“好书不厌百回读”,我也给他加了一句,“精义勤求实在功”。好书,我们不断地读,但是要求它的“义”,而求它的“义”,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你是求不到的。唐伯虎写了一句话,“忘机便是长生术”。怎么长生?就要忘机,不要机心太重了;我也给他加了一句,“无念诚为自在方”。这也不算创新,就是能够把它充实一些。做学问,从各个方面“接着说”就行了。如果你一天到晚创新,哪有那么多的创新?人家话早就说过,说清楚了、说明白了,你把它通俗化就不错了,能够让今天的人都能听懂就不错了。当然,你要是能够加点新意,那就更好了。

这就是我到北大六十年的生涯。六十年一个甲子了,也不短了,但是我希望大家把我那一个甲子给去掉,重新一个甲子,我现在二十岁刚出头。我们观察一些问题,都是从人的角度去观察,对万物都是带着情感去观察,而且把万物也看成是有情感的,不是把它看作一个死物,而是一个活物。我们用“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去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懂得礼貌、要懂得感恩,但有时也会遭到质问。有一次,我在炎黄文化研究会年会上讲这个道理。结果我刚讲完,上来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先生——“你讲的这个,不都是动物的一种自然习性吗?里面有什么伦理意义?”当时我大吃一惊,但是我想他说的也对。因为我在网上看过,都把这种东西说成是一个条件反射,动物的条件反射,或者是习性。羊不跪下来,它怎么吃奶?但是我们用人文的角度思考,看到羔羊吃它母亲的奶,还要跪着去吃,多有礼!我们做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这是一种人文思考,不是把它看成一种死物那么来思考。我们为什么说“上善若水”?水有什么特别?孔子遇水必观,为什么要观?他是从观水里学水的德行。人也要像水一样,人也要像天地万物一样。

在座的同学,可能听过我念这一篇奇文。我非常推崇这篇奇文,在好多地方念过,大家都很受触动。清初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叫邓钟岳,也是一个不小的官。有一次他到四川去,当地发生了一场官司,两兄弟就家产的问题打官司。因为这两兄弟出身名门,所以在当地的名气很大。哥哥叫沈仲仁,弟弟叫沈仲义,这两兄弟打官司、争家产,地方官也不敢判,老搁在那儿。邓钟岳去了以后,就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篇判词。他说:“鹁鸽呼雏”,“鹁”就是鹌鹑、鸽子,“呼雏”,呼他的小鸽子、小鹌鹑,让它们来吃东西;“乌鸦反哺”,就是刚才我讲过的;他说“仁也”,仁义的“仁”,爱,一个爱子女,一个爱父母。“鹿得草而鸣其群”,鹿看到一片草地,就高喊,把它的同伴都叫来了;“蜂见花而聚其众”,蜂看到了花,就把其它的蜜蜂也招来了,“义也”,有义气。“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蜘蛛结网,然后来捕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有水流过来了,蝼蚁拿土去把洞给堵住,不让水流进来;“智也”,有智慧。“鸡非晓而不鸣”,鸡不到天快亮了,它不叫不鸣;“燕非社而不至”,燕不到社日,社日就是指春天,春社,春天来了,燕子才来;这是什么?“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仁、义、礼、智、信,“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人是万物之灵,难道连一点都没有吗?“以祖宗遗产之小争,而伤弟兄骨肉之大情。”“兄通万卷”,哥是读书人,“应具教弟之才”,应该具备教育弟弟的才能。“弟掌六科”,弟掌握六科,礼、乐、射、御、书、术,“岂有伤兄之理”,哪有伤害兄长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有过必改,再思可矣”,有了过错没关系,但要改。仔细想一想,有过必改,再思可矣。底下那句话感动了他们:“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产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这是不是一篇奇文?这兄弟俩脸上都挂不住了,不争了。

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
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网罗以为食,蝼蚁塞穴而避水,智也;
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

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以祖宗遗产之小争,而伤弟兄骨肉之大情。兄通万卷,应具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有过必改,再思可矣!

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产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我说,我们现在的法官,能写得出这样一篇文章来吗?有这样的理念吗?老讲“法不容情”,责问一天到晚用情来感动人有什么用。没有这样的理念,也不会有这样的文采。其实,中国人老讲,要合情、合理、合法。这个“情”包含两个意义:“情”是“情实”的“情”,要符合事实;还有情感之“情”。我们不能否认,只有“情实”之“情”,没有情感之“情”。但“合情”里面也包括了情感的问题,不是只有事实的问题,也有情感的问题。所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我老讲我在韩国的一个见闻。92年我去韩国,当时韩国有一个包庇罪,包庇罪里边的窝藏罪。父母窝藏了子女偷来的东西、子女窝藏了父母偷来的东西,也要判刑的,但是跟外人窝藏不一样。外人窝藏这个东西要判十年的话,父母窝藏子女的、子女窝藏父母的,判五年就够了,就是“直在其中”。反过来,伤害罪里边,父母伤害了子女、子女伤害了父母,那跟一般人之间的伤害不一样,那是要加重的。为什么?维护亲情。所以,这篇奇文我到处推崇,让大家好好想一想这个“情”的问题,不能够简单地否定。在“法”里边,不能够没有“情”。

我们经常讲是非分明、善恶分明,其实也不是绝对的。我老给大家念《礼记·曲礼》里的一句话,也请大家记住:“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这句话要你爱憎不分明,你爱得要命,要看到他有恶的一面;你恨得要命,也要看到还有善的一面,都不要那么绝对地看问题,这就是中国的辩证思维。因为我们有阴阳的思维方式,阴里面含阳、阳里面含阴,《太极图》就是这么来勾画的,阴阳是一个整体,白的鱼里面有个黑点,黑的鱼里面有个白点,阴阳互含。所以,善恶、爱憎,其实也是一样的问题。

最后,怎么说呢?总是老了嘛。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传心”、“传薪”。我常常讲,一个是心灵的“心”,一个是柴火的“薪”。柴火的“薪”就是我们的生命,那个“心”是我们的精神,两个都要我们去传。

载《人文宗教研究》总第十辑(2017年第二册),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7月。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