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西沐: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的重心与趋向

2016-02-29 09:37 来源:金融时报 阅读

  互联网艺术金融是理论前沿与前沿实践高度融合为一体的新兴业态,它与大环境的关联在于:第一,艺术金融的发展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第二,互联网艺术金融的每一个创新都是市场需求与互联网应用推动的结果;第三,艺术品金融、艺术电商与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结构及治理水平的不断发展。研究分析应建立在“三、三、三”框架基础之上第一个“三”指研究三个最前沿的维度:中国艺术金融的前沿发展;互联网艺术金融与艺术电商的前沿发展;新常态下金融业及新形势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前沿发展趋势。第二个“三”指研究互联网艺术金融的三个技术支撑:大数据技术支撑,云服务技术支撑,移动通讯技术支撑。第三个“三”指三个业务支持:信用技术发展,支付技术进步,监管技术创新。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与结构的不断拓展与发展,新生业态的生发可以说正在改变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与格局。特别是近两年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及艺术电商与互联网金融产业,进一步催生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互联网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备受关注。同时,也被寄予厚望。在日前召开的2016中国艺术金融年会上,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发表了有关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的主旨演讲,日前,就此话题,记者专访了西沐。

  记者:有了艺术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为什么还需要互联网艺术金融?

  西沐:原因有5个方面:

  首先,对于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逻辑性的基本认识。艺术品的资源特性决定了艺术金融是一种特种金融服务,互联网艺术金融是在互联网机制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工具与方法的特种金融服务。艺术资源的特性,使我们意识到必须要建构新的价值链来推动其价值挖掘、价值发现、价值整合与价值实现,已有的价值经济学不能解决艺术金融及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大量问题,我们需要平台化创新。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也不可能孤立发展,它需要产业生态的支撑。其中,艺术电商是这种业态支撑的产业基础,是牵引拉动者;互联网金融是驱动者。互联网艺术金融的特性正在转变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惯性思维与定势,挖掘与创造更为个性化的需求。

  其次,互联网基础设施与艺术电商的快速发展正在建构互联网艺术金融快速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初具规模,特别是在消费电商的推动下,互联网基础设施从物理的、信息的到支付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艺术电商的快速发展及其规模的不断拓展,使人们对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实际上,我们在艺术电商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金融服务的介入。

  另外,艺术金融发展的趋势。艺术金融的发展趋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需求,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1)从重融资、重收益向服务转变;(2)从项目产品向平台支撑服务转变;(3)从基于产品的过程服务向基于产业链的全程服务转变;(4)服务的方式由点对点到点对多、多对多转变;(5)服务的核心由资金向信用、向数据信息方向转变;(6)实现的路径由“平台化+需求”,向“平台化+互联网+需求”的方向转变。这些重要的方向转变,都从艺术金融发展的内在驱动上推动互联网艺术金融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第四,艺术电商有待规模化发展。我们现在之所以强调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就是因为艺术电商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还忙于在互联网平台上打通一、二级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没有被关注、没有深度挖掘。即使有相应需求与关注,艺术金融综合化平台的建构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支撑性服务。

  第五,科技是支撑但不是一切,行业经验越来越金贵。在互联网艺术金融、艺术电商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声音认为“科技决定论”,认为有科技就可以把产业做大。事实上,在艺术领域,很多行业经验可以逐步地知识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但是,也有不少行业经验不能知识化,更不可能规范化、标准化,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艺术科技,尽量多地解决艺术行业经验的知识化、科学化问题;但同时,也要警惕一种倾向:科技决定论,认为科技可以解决艺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有重大问题,从而忽视了艺术行业经验的特殊性,给艺术产业的发展带来误导,甚至是难以挽回的损失。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发展过程中强调艺术金融的发展是一种特种金融服务的缘由,因为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太多的风险控制,是依赖于行业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这种经验的积累,那么整个风险的识别、风险的管理就成为无源之水。

  记者: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的关键点何在?

  西沐:其一: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是贯穿互联网艺术金融的核心,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征信是信用管理的抓手和突破口。如何抓信用管理,首先抓征信。大数据及其技术是互联网艺术金融征信的重要手段与支撑,特别是一些新的前沿技术,如大数据画像技术等,都是征信发展的重要技术保证。

  其二,风险识别与监管。信用管理体系的建构是风险识别与管理的基础;行业经验是风险识别的重要依据;监管体系的技术保障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总之,需要建立与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相适配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

  其三,数据服务。从资本资金、到信用、到数据这些服务内容的变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主要包括:数据征信产品、咨询顾问产品、行业分析产品、公共资讯产品。这是数据服务的几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其四,客户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精准管理,强调技术的支撑保障;体验性管理,重视客户的业务体验与产品体验;利用互联网手段与工具实施管理,如以社区、粉丝来黏着与维护管理用户,增加用户的粘合度,这都是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

  其五,平台支撑。就是要打通这两个大的目标:满足需求个性化,提供的服务综合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平台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地深化。概括来讲,中国艺术品市场平台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样态:一是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平台样态;二是艺术品市场综合交易平台样态;三是互联网艺术金融平台样态。可以说,以上三个平台化样态的递进发展进化,是在新科技融合大背景下,中国艺术市场发展需求与互联网金融业态不断融合发展的结果。

  记者:互联网艺术金融有哪些重点结构?

  西沐:我们用结构的方法将互联网艺术金融具体化:

  一、互联网产业体系结构。首先是互联网艺术金融的综合服务平台;其次是技术支撑层、平台的业态生发创新层、平台业务层、平台产品创新层。这个体系是这样延伸的,互联网艺术金融综合平台、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业态层、业务层、产品层。实际上,互联网艺术金融虽然是一个尚处于发展的初级形态的业态,但是它的“层”的结构概念正在逐步地实现与完善。

  二、业态体系结构,互联网艺术金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业态状态?第一,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在互联网艺术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有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大数据、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等。第二,有互联网艺术金融的业务体系。比如说支付结算、信息服务都是业务体系。第三,有互联网艺术金融的产品体系,产品体系最核心是众筹、P2P等。当然,也包括传统艺术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化的发展。第四,有互联网艺术金融的产业支撑体系。第五,有互联网艺术金融政策监管体系。这是互联网艺术金融业态体系发展的一个业态体系。

  三、互联网艺术金融业务平台的结构。为什么无论是艺术电商发展、艺术产业发展,还是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都反复谈到平台化结构发展的不足?平台化结构分前、后台。前台的功能主要是围绕解决营销这个中心问题,发挥支付、运营、客户挖掘及云服务等功能;后台的功能主要是围绕解决支撑服务、评价预警与云服务这三个中心问题,发挥数据、信用、安全及客户管理等功能。不足是指现在很多平台大部分注重互联网架构的前台,注重前台结构的发展和建构,对后台的发展结构有的认识到,但没有涉及到。所以,电商虽然前几年进入快速爆发期,但最大瓶颈在于注重前台,而对后置平台的数据、信用、安全和客户管理做得还不够。当然有一些电商在不同业务板块建构的同时,试图在逐步建立统一的平台,但是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这是我们看到的互联网艺术金融三个重要的结构内容。

  记者: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有哪些可能的战略方向?

  西沐:一、互联网艺术金融是与迅速发展的艺术电商相适应的互联网艺术金融。二、与“平台化+互联网+财富管理”巨大需求市场相适配的互联网艺术金融服务。三、互联网艺术金融新业态发展的需求。互联网艺术金融催生一批新的业态,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1)征信产业,(2)数据服务产业,(3)支撑业态的发展。比如顾问管理、集保、教育,这都是新业态发展可能出现的规模化市场。四、支付平台化+行业应用的空间巨大。基于互联网艺术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支付平台化的行业应用迅速发展,艺术行业的品牌化、集约化会进一步随着规模的增长而强化,这种支付平台+支付应用将提升一批品牌化发展的艺术金融平台的发展,包括电商。我们认为支付平台+电商+行业应用发展的空间,是艺术电商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空间。五、传统优势金融领域创新机遇多。据《中国艺术金融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显示,2015年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我们传统优势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几乎是处于停滞状态,艺术金融的创新业态在撑起艺术金融产业的大局。在2015年,整个产业规模是2014年的3倍多,它的产出规模主要发生在新业态领域。所以,优势传统金融领域在互联网艺术金融创新发展中机遇是非常高的。在需求拉动及金融体系改革推动下,随着后置平台的发育与能力的提升,传统金融领域会进一步互联网化,传统优势金融领域的界限会进一步被打破,传统金融领域会进一步融合,形成基本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建构综合型的艺术金融服务,这一过程蕴含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李力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