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宋永进:“最美乡村”的审美失落

2012-11-26 09:19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宋永进 阅读

宋永进:“最美乡村”的审美失落

  近些年来,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交通、生活、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一些乡村在物质上已经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生活,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巨大成就。

  但是,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当下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到对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农村新文化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对政策理解的片面性和实施的盲目性,加之缺乏有力的文化监管和审美的良好引导,许多地方的新农村规划者并没有深入探究地方的历史与演变,没有详细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对农民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性和审美习惯还缺乏基本的认识,就一厢情愿地把某种规范化的乡村建筑模式拿来生搬硬套,或者随意地把城市的建筑样式和西式的审美理念强加给农民。在现代媒体的镜头前看似熠熠生辉的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民房、气派的文化广场和公园式的美丽农家大院,其实“美”的背后潜藏着不少问题。

  无论是江南水乡,还是西部山村,一样水泥铸成的村口牌楼,一样十分时尚的现代路标,一样不协调的方盒子般的现代建筑,一样水泥铺成的大小巷,一样不伦不类的仿古街面,一样满街的红灯笼,一样自我标榜的“最美乡村”。模式化的设计创意毁灭了多姿多彩的农村原生态文化。不久,从城市复制拼贴的所谓的文化广场成了晒谷场,优雅的文化娱乐室成了闲置农具和杂物的堆放所,休闲文化公园成了成群鸡鸭的嬉戏“乐园”……精心规划设计并花巨资为之构筑的文化场所,结果却成为一种摆设或被改作它用。到底是农民不会生活、不懂文化、不懂审美,还是规划者没有真正了解农民的生活需要和文化需求?回想儿时的记忆——舒适亲切的天井小院、热闹温馨的小茶馆、古朴华美的老戏台、庄严神圣的宗庙祠堂、通风阴凉的木结构长廊、蜿蜒幽深的小弄堂、洁净干爽的石子路、光滑温润的青石凳、宁静平和的小池塘……这些生活小景,虽然没有花费太多的物质代价,却十分贴近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娱乐方式。历经无数代人的磨合和完善,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族群的亲情、家庭的和睦、邻里的友谊,闲暇的谈笑、丰收的喜庆、节日的欢腾,一个个美的故事,在这里不断地发生和传诵,并逐渐积淀和演化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戏曲、民间建筑、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各种民俗文化。如此和谐的现实情境和文化存在一旦遭遇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将渐渐变得疏远和冷漠,传统文化将失去生存的依托,纵有豪华气派的民房和所谓完善的文化设施,那份质朴本真、其乐融融的文化景象也将不复重现。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当代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思想和审美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虽是一种进步,却往往不够成熟,甚至缺乏基本的文化意识。他们长期在外打工,“见多识广”后,也期盼有城市一样气派和豪华的西式洋房或新奇的“文化”景观。但是,等到物质生活继续提高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好新奇的审美开始“疲劳”,他们的文化意识逐渐萌发,骨子里潜在的传统审美基因将被重新唤起,那时他们会发现曾经日日相伴的亲切家园和文化景象早已不见,顿时产生自我身份的迷失感。规划者理应以前瞻性的眼光去面对这些问题,从历经千百年所形成的人与环境的和谐结构中提炼人文精华,并结合现代规划理念,以较为成熟的设计产品去满足当代农民的生活需要,营造一种既尊重传统文化习惯又符合当下现实的真正“最美”的文化环境,从而推进新农村文化和审美走向健康的未来。

  2012/9/26

  (宋永进: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写意当代油画工作室主任、油画家、美术评论家)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