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威尼斯双年展十年观察:从2009到2019,世界在关心什么?

2019-06-24 09:19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在信息爆炸的十年,我们讨论女性问题、讨论战争影响、讨论多元文化。如今,我们讨论的主题愈发狭隘,能够实现的媒介却愈发宽广,艺术则是其重要一环。今天,施越回顾了世界最重要的艺术展览之一——威尼斯双年展的十年,借由艺术的角度呈现十年来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世界性议题。

2009-2019,威双十年的痛苦与荣耀

文 / 施越

2009 年,小野洋子在威尼斯朱斯蒂尼亚尼宫殿里被授予了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

作为一个有着 126 年历史的国际艺术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艺术展览之一。在百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威尼斯双年展被逐渐分割为“艺术双年展”、“建筑双年展”、“威尼斯电影节”、“舞蹈双年展”等等。其中,奇数年为艺术双年展、偶数年为建筑双年展。尽管如今威尼斯电影节的名誉和风头早已盖过了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本身的光芒,但它仍然承载着“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的美誉。它就像是一场艺术界的大型狂欢节,每年年初,双年展组委会会选定一个策展人,由策展人来决定当年的双年展主题;初夏,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策展人们都会涌向这个小岛,根据策展主题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搭建展厅、布置展地,为世界各地奔赴参观的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一场展期长达半年的艺术盛宴。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

根据意大利媒体在 2009 年的报道,当时的第 53 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在客流量上达到了“创纪录的375,702 名游客”。直到 2017 年,上一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结束时,短短 8 年时间里,这个统计数字就已经翻了一倍:615,000 名游客。

意大利不是一个能够果断接受变化的国家。即便整个世界都在高速运转、不断推进和进步着,意大利及其子民依然对周遭环境的改变报以警惕的态度。他们惧怕变化——在威尼斯,建筑师们最常做的改建方式就是在保留建筑原有的古旧外壳的基础上,在古建筑内部进行改造。

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威尼斯始终如一地以同一种面貌展现于人们的面前,威尼斯双年展却以一种截然相反的速度高速发展着。从 2009 年到 2019 年,在信息爆炸的十年里双年展策展人布置的主题暗示着十年以来艺术作品所聚焦的重要议题;从 2009 年到 2019 年,移动端的发展同样也让艺术爱好者们从“用相机记录艺术”形成了“用手机分享艺术”的转变。

威尼斯双年展的十年路程,正是全球艺术圈十年发展的最佳写照。

2009年

关键词:明星艺术家

主题:制造世界(Making Worlds)

策展人认为,艺术作品可以展现艺术家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祈盼。如果认真对待,那么艺术作品同样可以成为创造世界的一个方式。以制造世界为出发点,突出艺术家对于发展后代创造力的重要性,是一个探索世界各地、以及未来世界的愿望而驱动的展览。艺术视觉效果绝不会因为表达工具的复杂程度而变得更加震撼,因此,所有的艺术表达方式都应当存在:装置艺术、视频和电影、雕塑、表演、绘画、甚至是现场游行。

策展人邀请小野丽莎在威尼斯的一栋建筑里创造了一个名为“记忆的房间”的展览。通过房间里的画作、装置艺术、视频、墙壁上的文字和声音艺术,为游客能够从一个完全虚拟的男孩的视角来观察这个房间里发生的私人故事。而这个私人故事又好像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在其中一个视频中,小野洋子将摄影机对准了一个试图解开胸罩并自由呼吸的女性,暗示了女性解放的隐喻。

正如小野洋子在展览中表现的那样,2009 年,人们仍然在关注女性在当前父权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另外一方面,Bruce Nauman 帮助美国馆拿下了双年展金狮奖。而早在 1999 年,他已经为美国馆摘得过一次金狮奖了。

2009 年金狮奖颁奖前夕,美国馆为了保持 Bruce Nauman 作品的神秘感,甚至还下令禁止媒体透露其作品信息。在美国馆的后墙,艺术家用霓虹灯管标着这样一句话:“真正的艺术家会通过揭露那些掩藏的神秘真理而帮助世界。”

2011年

关键词:融合

主题:启明(ILLUMInations)

你的体内有多少个国家?

未来会讲哪种语言?

假如艺术是一个国家,它的宪法会讲什么?

在 2011 年的双年展导览手册里,策展人用银色字体将这些问题印刷在了每一页跨页的左下角。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年展期间的威尼斯正是展现全球化合作关系的最佳视角。每个国家馆都在威尼斯的各个角落中拥有自己的一己之地,通过五花八门的展览来争取声誉。在本届策展主题“启明”中,策展人以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艺术家丁托列托对光线出神入化的运用为出发点,让当代艺术家们再次思考,如果在传统绘画中大量地依赖对于光源的描绘,那么在当代艺术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再次“点亮”艺术呢?

策展主题英文“ILLUMInations”特意将大小写区分,鼓励人们将“光源(illumi)”与“国家(nations)”这两个主题作为整个双年展的思考方向。一方面,策展人鼓励当代艺术家们从文艺复兴晚期的古典艺术中收获启发;另一方面,不同国家语境的艺术家们在威尼斯上共同庆祝这个盛会,文化差差异性也可以同样带来新的视角。

也就是从这一届开始,多年以来仅仅分割为“主题展”和“国家馆”的双年展,首次出现了“平行展”。在这个时间点上,双年展也变得更加开放,它鼓励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可以打破国家界线的隔阂,共同打造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群展,过往分割为“主题展”和“国家馆”的两本传统导览手册也于 2009 年正式合并为一本。

2013年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

主题:百科全书宫

(The Encyclopedic Palace)

“百科全书宫”从 1955 年美国人 Marino Auriti 的乌托邦梦想模型中汲取灵感,描绘了一个叫“百科全书宫”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容纳所有世俗知识和想象的博物馆。Auriti 在华盛顿特区建造了一座 136 层高的建筑模型,该建筑高达七百米,占地十六平方英尺。

那么,艺术家的百科全书宫将会是什么样的呢?策展人计划像 Auriti 所构想的那样,在展览中展示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历史的作品、不同的参考文献和作品,一起构成想象和超越现实的刺激世界,创造另一个属于艺术家自己的精神世界。

与美国长达七年的战役结束后,伊拉克从战争影响的阴霾中渐渐走出,重新回归了威尼斯双年展的舞台。他们将自己展馆命名为“欢迎来到伊拉克”——这个空间旨在让游客沉浸在伊拉克的日常生活之中。游客们可以坐下来阅读和了解伊拉克的文化,突出体现伊拉克社会各个基层的生活和创造力。

另一方面,肯尼亚也在同一年首次参加了双年展——12 名参展艺术家中肯尼亚艺术家只有 2 名,却有 8 名中国人和 2 名意大利人。这些艺术家们的作品没有一件和肯尼亚本身有关。

2015年

关键词:用今天启发未来

主题:全世界的未来

(All the World's Futures)

2015 年的肯尼亚馆延续了 2013 年肯尼亚馆和中国艺术家们的闹剧,以至于肯尼亚馆最终退出了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闹剧在双年展时期屡见不鲜,正是有了这些历史,才构成了未来世界的基础。因此,策展人希望我们能够站在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展望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夺得金狮奖的亚美尼亚馆向大众揭露了一段悲痛的历史:一战时期亚美尼亚人种遭遇了种族大屠杀,据记载有超过 100 万亚美尼亚人在一战时期死亡。2015 年是屠杀事件的百年纪念日,18 名亚美尼亚犹太艺术家组成了一个群展,向大众重新展示了亚美尼亚即将消失的文化和观念,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对未来人种身份、战争、战争和解等问题进行思考。

从这一年开始,威尼斯双年展从每年六月提前至每年五月开幕。同时,策展人也加大了双年展中艺术表演的活动比重。或许当时策展人从来没有想过,几年以后,艺术表演包揽了连续两届的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谭盾在这届双年展中国馆的开幕式上表演了视觉声音艺术《声音河流》,获得了双年展组委会的一致赞赏。再紧接着的下一届双年展上,谭盾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2017年

关键词:新秀频出

主题:艺术万岁(Viva arte viva)

艺术家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活力。艺术,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如何反思、表达、探讨我们这个世界所发生的冲突,成为了艺术家的首要职能。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几年开始,无论是艺术双年展,还是建筑双年展,我们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世界顶级的艺术家参与其中了。更多的艺术家们开始寻找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的建模动画代替了传统影像艺术,甚至连网络流行的 ASMR 也能够配合影像成为声音艺术的一部分。

夺得金狮奖的德国馆行为艺术表演《浮士德》引爆了这一届双年展。正如 2009 年时的双年展策展人所说,“优秀的视觉效果不一定需要依靠繁复的材料。”艺术家运用德国馆本身空旷、高大的特点,利用音乐将整个表演空间营造出一种令人畏惧的无形压力,让人在踏进德国馆大门的那一刻,不安感就席卷而来,却又无法割舍继续将她的表演看下去的欲望,仿佛这个时代的所有矛盾和冲突,就在所有人瞠目结舌之时被她狠狠抖落。

如果说每一届双年展都会有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以代替人们对于这届双年展的通篇记忆,那《浮士德》无疑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直到 2019 年,同样因为艺术表演而夺得金狮奖的立陶宛馆,依然会被和这一年的德国馆放在一起比较。

2019年

关键词:科技

主题:愿你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

(May you live in a interesting time)

今年的双年展主题出自一句根本不存在的中国古训。根据外国人的理解,这句话可以被看作为一种诅咒,因为往往平凡的时代意味着安全和乏味,而“有趣”的时代总是充斥着斗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主题馆邀请的中国艺术家数量占据了所有国家艺术家数量排名第二多的位置。在 82 名受邀艺术家中就有 6 名艺术家来自中国,而在数量上排名第一的则是美国。

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今年双年展上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也成为了许多来参观双年展的游客们必定会拍照留念的作品之一。从今年开始,威尼斯双年展在社交媒体上加大了广告的投入,通过给艺术作品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向更多的网友展示了今年双年展的精选作品。

此外,用新媒体、高科技、新技术的装置作品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上一届双年展。在过去,人们还会执念于“看美术展到底能不能拍照”这样的问题。现在,“拍照”不仅是艺术单位增加曝光度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了艺术家们和观众互动的一种途径。越来越多的装置艺术加入了交互元素,鼓励观众触摸展品、和展品互动。在未来,也许“艺术作品不能随便乱摸”的这条戒律即将打破。

威尼斯双年展十年,不仅影响了这十年以来的艺术爱好者和成长起来的一代艺术家,更多的是被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和艺术爱好者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改变着如今的艺术家们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方式。十年前,我们讨论女性、讨论战争、讨论自由。如今,我们能够讨论的主题似乎越来越狭隘,能够实现的媒介却越来越宽广。在下一个十年的关口,威尼斯双年展未曾有给我们一个提示:人工智能艺术是否会在艺术展览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许在下一届威尼斯双年展中便会找到答案。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