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向京:我不是在做雕塑我是在做人

2015-12-23 09:04 来源:芭莎艺术 阅读

  2015年10月23日,“常青藤计划·芭莎艺术校园行”第四站来到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由艺术家向京带来以“作为雕塑的身体和作为身体的雕塑”的主题讲座,并与讲座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交流与互动。

向京

  作为雕塑的身体

  “作品有一个慢慢变成文本的历程,这个过程就如同一个熟人变成一个陌生人。当我自己重新拿起相机拍自己的作品,就如同重新审视自己。当艺术生产结束时审视自己的创作,作品背后的问题就会更鲜明的显现。我在拍摄我雕塑作品的过程当中,没有把雕塑当雕塑,当我不停地在拍乳房地时候,就变成了对于乳房的观看。对象对于每个观者来说,也是一种找到观看的方法,思考自己的主体性也是活着的概念引发地相似性。”

  “我老是不停辩白,我不是在做雕塑,我是在做人。身体是我们的载体,我们没有办法去除身体去观察世界。真正找到主体性的角度,就是从‘我’出发的叙事,这才是真正能够产生主体性叙述的。当你聚焦主体的时候,你已经在消解对立面,我的整个‘全裸’系列,对于我来说创造了一个单性世界。我没有关心一定要制造性别立场,但当你获得主体性角度的时候,才能对性别问题有所跨越,这对于我的创作至关重要。”

  “镜子是我的偏爱,含有一种自我关照的意象。镜子能够把我们推到观看的位置。也许在镜子里,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建构的过程,透过建构对付规范,试图去找到自我的主体性,透过认知找到每个人自己的途径。我拍了些和镜子相关的图片,在某种情景下“作品,作者,和观者互为镜像”,我常说‘艺术就像一面镜子,当它对着艺术家那就是艺术家自己,当它对着观者就映射出观者本身’。我开始拍摄自己的作品时,无非是一种观看的角度,在我的镜头底下比我想象更不像雕塑,而更像人。雕塑是一个三维的东西,离开展场可传播性更小,真实空间产生的心里映射就没有了,而在照片里看到的雕塑,可能更像一个人。”

  作为身体的雕塑

  “雕塑的优势就是不同展示的可能性。有时候创作就像一个关起门来非常自我的空间,不能被打扰也很难被分享,展览则是另外一种思考方式,关上的门一扇扇不停被打开,展览搭设了不同的管道。就像一个人把自己的命扔进去,重新再活一遍,别人在看,也是重新走了一遍,活了一遍。今天观念艺术的盛行太过依赖阐释机制,阐释先行,而艺术家应该找到只有艺术家的权利,阐释在后,是从作品到文本,而不是从文本到作品,从艺术生产的时刻,去建构完全可以被不同人建构交流的场域,彻底打开地去构建分享管道。”

关于乳房的观看

关于乳房的观看

  Q&A环节

  Q:您怎么看到当下的主流文化?雕塑需要和主流文化挂钩吗?

  A: 主流价值观是每个人的选择,在中国价值观太单一,普遍会认可某一种价值观。我认为社会有更多元的价值观更好,世界也会更有意思。在年轻的时候,你的世界非常未知,无知者无畏,多元价值的追求也就是一种正能量吧。我们当时离开学校,我真心觉得上学无用,我曾经也是一个好学生,我觉得人主要是自学成才,如果你获得了这种主动性,在任何环境下都是可以成才的。校园主要是一个保温桶,如果可以早点离开就离开,不然离了会觉得冷。

  Q:您是如何用含蓄的语言阐释身体的要素?如何能把人生的纠结转换到作品?

  A: 就如哲学里的内在性问题,雕塑也只是一种媒介,我们自己也只是一个媒介,感知世界与世界发生关系。内在性是我证明存在感的一种建构,如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当你亲身看到死亡的一刹那,你会特别相信身体只是一个媒介,我们由什么证明自己活着?我们老是有工作的渴望,就是因为我们的时间需要填充,我们总要去做点什么印证我们的存在,这就是一种内在性的显现。雕塑的外在对于我来说真的只是一种媒介,只是我们去印证真相的存在的一种方式。时代让越来越多东西变得外化。我们想知道什么太容易,不想知道什么变得很难。当你生存变得外化,向内观看就变成了一种救赎。人生没有模式,没有标准答案,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相信的东西,按照相信的东西去走,在我们这个时代找到精神支点是很重要的。人生重在起步速度,毕业是一条起跑线,人生的起落就在毕业那一个“砰”的时刻。人生原始动力就来自于无知者的无畏,想太多可能就直接趴在起跑线上了。

  Q:您是要突破还是强调主体性?您怎么看现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好吗?”

  A:我是想要强调主体性,主体性是我在2005年系列时想到的概念,就是当时想到的“第一人称”。选择做一个艺术家,是选择过精神生活的人,建立和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能让你获得更多实在感。当代艺术就是一种思考过程,通过作品物化思考,如果我们不能在艺术中获得商业回报,但至少获得思考问题的乐趣。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让我释然的答案,一切都是不停思考、怀疑、否定的过程。这也是当艺术家的乐趣所在。

  Q:对于一直做人体有厌烦但又一直在做,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A:人真的是在局限中努力着吧,“局部的自由都是在整体的不自由的前提下”,我们不过是在有限中努把力。做创作时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保持专注是最重要的,而做展览又是把所有门都打开,搭建管道让人能进来。我现在所获得的所有东西就像是一种命运,但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个人意志。

  “芭莎艺术校园行”是由《芭莎艺术》创办的年度公益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走访了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 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云南大学等二十余所大学校园,邀请过数十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等艺术嘉宾在校园内开 展讲座。除名家讲座之外,“芭莎艺术校园行”还采取推荐与自荐的方式征集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投稿,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专业与权威的推荐平台,助力青年艺术 良性发展。

  图片资料/向京工作室提供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