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张仃:守住国画底线 罕见张仃生前作品欣赏

2012-09-28 04:39 来源:东方早报 阅读

见证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多重大美术活动 晚年铺陈焦墨山水境界

\


张仃 (1917年-2010年)

    作为国徽主要设计者之一和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几乎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重大美术活动——知名艺术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21日上午1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曾经是漫画斗士、国徽主要设计师、动画片《哪吒闹海》主设计者的张仃先生,从三十多年前开始,年逾花甲的他便全身心投入于焦墨山水的创作,以写生为主要的切入点,用几十年的功力扩展了焦墨山水画的范畴,为中国焦墨山水创造了新境界。

    张仃的夫人灰娃昨天表示,张仃去世时很平静,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将不开追悼会。

\


张仃晚年的焦墨山水代表作

 

\


张仃为主设计师的《哪吒闹海》

 

\


张仃漫画

  铺开焦墨山水的境界

    沪上美术评论家、画家谢春彦与张仃先生在二十余年前曾经有过交往,他们相识于黄宾虹学术研讨会上。谢春彦昨天告诉早报记者:“焦墨山水是传统山水的一个类别,最能还原苍劲、宏阔、有力、具有金属感的画面。单纯以干墨作画,类似传统山水的素描,传统山水的创作多以临摹古人为主,而张老则在写生中创造张派山水,解放后他的焦墨山水成就最大,年逾花甲写生都是竭尽全力。去黄山写生都是随身带一瓶开水,两个干馒头,从天亮写生画到看不见为止,重要的名山大川都有足迹,北京的十渡山水很少有人涉猎,他却花费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为十渡画了很多焦墨山水。”

    晚年的张仃,铺开了一个无限丰富、壮美宏阔的焦墨世界。这个秉持完美主义理想的世纪老人,生活在北京西郊的一处自己选材、自己设计的山屋里,每日课读鲁迅。有时对着外面的世界,他会重复他的名句:“美盲比文盲多”,把美育提高到关乎人的心灵的高度。

    一些艺术评论者认为,回顾一下张仃的一生,无论是漫画、壁画或者工艺美术设计,在张仃的艺术生涯中,都只是阶段性地从事过。惟有山水画,才真正贯穿他的一生,或有间断,但从未放弃过。

    微观宏观的国家形象传播

    20世纪30年代,张仃的职业美术生涯开始于张恨水任校长的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日本人侵入他的老家东三省后,张仃拿起笔,成为一名反抗侵略、反抗专制的漫画斗士。1938年,张仃到延安,和搭档作家萧军,把这处简陋的“新房”装饰成了别致的场所,取名为“作家俱乐部”。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很多领导人也常去那里参观和跳舞,同文艺工作者交流。

    在张仃看来,抽象的“国家”必须有色、形、物的形象化传达,才能被了解和认同。

    在共和国缔造者身边工作的经历,使张仃获得担纲新中国形象设计的“资质”。他与梁思成受命领导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营造系两个创作组,进行国徽设计。天安门的庄严雄伟极大地震撼了张仃,于是,天安门成为他笔下国徽方案的主体元素——弧形的地平线上,天安门巍然屹立,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言简意赅,立意精准,这一方案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首肯。1950年,张仃亲率美术供应社的工人,将一枚直径超过3米的巨型国徽,庄严地悬挂在天安门上。是年,张仃32岁,同时还参加了“建国瓷”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团队。1949年,张仃负责开国大典美术设计工作,在天安门城楼的柱与柱之间,他创造性地挂上去8个大灯笼。运用巨型宫灯这一传统文化语汇,在天安门上增添了出彩的中国符号。同期,张仃主持设计了中南海怀仁堂、勤政殿室内环境。微观方面,张仃继成功设计全国政协会徽之后,又完成了全国政协会议邮票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票和成立10周年纪念票的设计。从宏观到微观,张仃为新中国的形象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拥有平常心 曾会毕加索

    1979年,历史再次将机遇与重任赋予张仃。影响中国现代艺术复兴的首都机场壁画,让人从中看到愉悦、和谐和久违的美。首都机场壁画在当时的文化界和思想界掀起冲击波,引发了许多关于“美”、“人性”、“道德”、“现代化”等等讨论,也帮助人们突破了种种观念的禁锢,成为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形象传播范例。

    谢春彦回忆说,“文革”时批判张仃扯出了一件事,张仃对于黄宾虹和齐白石十分景仰,曾经面对着黄宾虹的山水磕头,表达自己对老一辈大师从学术上发自内心的尊敬。然而在“文革”时却遭到了批判,认为他拜倒在封建画家的面前。张仃这位非常有人情味的艺术家,对真正有才华的人不在乎名气大小,苏州有已故老画家沈子丞,为人十分低调,闭门作画不见客,张仃先生亲自登门拜访他,称赞他的作品与书法,得到沈子丞书写的对联之后,张老开心得如孩童。“能有这般平常心的,在同辈的成名画家中太少了,几乎硕果仅存了。”谢春彦说。

    张仃的夫人灰娃回忆说,1956年,张仃担任法国国际博览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邀参加了中国派往法国的文化团,并终于有机会一见毕加索,张仃当时送给毕加索一个齐白石的画册,毕加索回送给张仃一本他自己的画册。

 

    张仃观点 守住中国画的底线

    过去有人提出“革毛笔的命”,现在有人提出“笔墨等于零”。老实说,我无法同意这样的观点,也不太理解这样的观点。一个画家要证明“笔墨等于零”的办法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不碰笔墨,这样,笔墨于他就等于零。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