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马琳:展览改变艺术

2013-12-20 09:18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马琳 阅读

  以艺术介入社会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发展趋向,而且这种趋向似乎越来越明显。作为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艺术机构,也会对艺术介入现实的作品做出积极的反应。在艺术理论越来越宽泛的今天,艺术机构的功能也渐渐发生了转变,它不再是简单的审美场所,也不光是一个视觉呈现,而是一个讨论社会问题的地方,这种功能的转变不但可以产生新的展览方式,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不停的讨论社会问题,搭建一个跨学科的平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就是坚持这一新的策展理念的新的艺术机构。

  在一个策展人的时代,“何谓策展”依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挑选了从2011年到2013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举办的十个展览和三个联动展览项目,这些展览分别是“许村计划:渠岩的社会实践”,“西东合集的演出:王南溟个展”,“玫瑰花:何成瑶行为艺术的片段”,“水:张健君的绘画、行为与影像”,“子弹穿过年轻的心:雷燕个展”,“生命体:生物艺术工作坊作品展”,“Auto-Clinic/王大宙生物艺术展”,“社会生态的四道印痕:梁越、倪卫华、王久良、王南溟作品展”,“拓印干旱:王南溟作品展”、“风景墙:倪卫华摄影作品展”、“对台戏:顾铮、李公明摄影展”、“短语为生:张敏捷个展”和“像走马灯那样活着:王纯杰绘画展”。这些展览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艺术的新的动向,也为我们了解策展人的策展理念与批评家的评论方法提供了一手资料,从而探讨了策展的可能性。

  “许村计划:渠岩的社会实践”与“西东合集的演出:王南溟个展”都与社会行为有关。“许村计划:渠岩的社会实践”是一个讨论乡村建设与改造问题的影像和图片展览,于2011年12月31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展出。渠岩是“85新潮”的艺术家,从事绘画和装置,2005年以后转向摄影,用镜头针对社会问题,像《权力空间》、《信仰空间》、《生命空间》等系列作品,这些摄影主要考察山西乡村而拍摄的。将三组摄影合在一起就是2008年在北京墙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人间——渠岩的三组图片”。“人间”的个展之后,渠岩以他几年的山西考察和镜头中所聚集的社会问题为基础,集中到了山西的许村(太行山中的一个古村落)作具体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是从乡村建设的讨论到如何建设新的乡村。“许村计划——渠岩的社会实践”展览就是通过图片、影像和活动记录,对渠岩在许村的三年乡村改造计划及其成果的一次展示,这个展览同时也在强调艺术机构介入社会,讨论社会话题的新的功能。

  “西东合集的演出:王南溟个展”因为布展方式的特别——展厅只有一件作品而引起了观众的好奇。该展于2012年9月5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展出。 王南溟一直是不断拓宽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在“西东合集的演出”这件作品中,他运用挪用影像的方法,把从网站视频上下载的有关巴伦博伊姆指挥和“西东合集”乐团演奏的片段重新进行了拼贴和组合,从而改变了原来影像的属性。这件作品意在通过巴伦博伊姆在音乐过程当中的行为,重新讨论社会行为与艺术的关系。而这个展览只展示一件作品也是策展人和艺术家想通过不同的尝试,来拆除展览与非展览的边界,把展厅变成一个观念作品,从而让空间观念化。

  “玫瑰花:何成瑶行为艺术的片段”与“水:张健君行为、影像与绘画”和“子弹穿过年轻的心:雷燕个展”是三个联动展览项目,于2011年9月6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和苏州河艺术中心举办。“玫瑰花:何成瑶行为艺术的片段”选取了何成瑶近些年创作的四组作品:《玫瑰花》、《幻影》、《游荡的灵魂》和《吻》,这四件作品可以看作是其创作方向的转向。在这四件作品中,何成瑶同样将对自身体验的关注扩大到对社会现象以及边缘人群的关注,只是这些作品没有直截了当的挑战,也没有赤裸裸的批判。不同于其裸露的“心灵之痛”的表达,而是以唯美的“心灵疗伤”向更深的精神层次探索。“水:张健君行为、影像与绘画”这个展览虽然包括他的行为、影像、绘画及装置四个部分,但却同属于一个主题——时间与记忆、历史与人物,四个部分同处一个展览空间,在互为阐释中生发出与“水”有关但更与“流水政治相”有关的想象空间。“子弹穿过年轻的心:雷燕个展”由三张图片和两边的文字组成。作品左图为红色,由无数张烈士陵园小景组成,空白处有文字简要记录79年中越战争概况。中图为灰色,由无数座烈士墓碑重叠组成。右图为绿色,由无数张烈士陵园小景组成。文字是关于中越从50年建交至中越战争至中越邦交正常化的概况。策展人以文字和图片的拼贴布展方法来反思战争以及个体生命价值的关系。在展览现场,何成瑶和张健君都做了现场行为艺术表演。何成瑶继续她的作品《吻》的行为艺术表演,并且与策展人和观众进行了互动。张健君作了一个有关“水”的行为艺术表演,然后以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作为影像而不断播放呈现。

  2012年3月3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展出的“生命体:生物艺术工作坊作品展”和2012年3月9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的“Auto-Clinic/王大宙生物艺术展”也是一个联动项目,主要讨论生物艺术的相关问题。“生命体:生物艺术工作坊作品展”是一个跨学科教学的产物,由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联合举办,展出了“生物艺术工作坊”12组学生的作品,分别是《蚯蚓•泥球》、《细菌树》、《喜子的纱窗》、《遁隐》、《植物霓虹》、《植物马赛克》、《蜗牛的绘画》、《生物艺术万花筒》、《幻象》、《生物水墨画》、《植物墓葬设计》和《飞翔的蒲公英》。可以说通过这次展览,让科学遇上艺术,让生物艺术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得以让大众所认识和接受,那它便具有探索性、创造性、思辨性的艺术价值。“生命体:生物艺术工作坊作品展”与王南溟策划的“Auto-Clinic/王大宙生物艺术展及“生物艺术:创造力与伦理”论坛进行了项目互动。王大宙个展的举办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中“生物艺术”这样一个话题被重新提起,这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就开始的上海艺术家的新思考再次被纳入到了展览和学术研讨的领域。由于王大宙的个展而带动的三校联动跨学科,使生物艺术被组合进了一个新的学科框架及其教学实践之中。

  把社会现场通过艺术的方式直接挪用到展厅,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不仅仅只有“许村计划”,“社会生态的四道印痕”、“拓印干旱:王南溟作品展”和“风景墙:倪卫华摄影作品展”也是同类性质的展览。“社会生态的四道印痕”于2012年9月29日举办,是对倪卫华、梁越、王久良、王南溟这四位艺术家的作品予以回顾,这些作品都在北京墙美术馆和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过,都是聚焦“社会生态”话题的作品,并对社会问题进行再讨论。如倪卫华用镜头记录了“发展是硬道理”、“共建和谐社会”标语的广告牌及这些广告牌周围的环境和人流,这些标语广告的替换能让我们看到国家意识形态和行政管理的策略。梁越的作品直指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展览中的《放心》图片都在暗示着我们——“放心”下的不放心。王久良的作品既是纪实性的,也是观念性的,展出作品《垃圾围城》对北京城外一圈的垃圾状况进行了记录,从而揭示了目前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王南溟的《拓印干旱》同其作品《太湖水》一样,都不只是视觉的呈现,而是要用这些作品来说明中国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艺术是一种舆论的方式。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