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来信

首届中国南方艺术奖隆重发布

2012-12-31 09:58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王琪博、张强、陈小蘩、颜歌、周伦佑、《蒋公的面子》获得首届中国南方艺术奖

  由中国南方艺术网举办的中国南方艺术奖首届评选活动2012年12月31日发布。王琪博、张强、陈小蘩、颜歌、《蒋公的面子》、周伦佑6位获得首届中国南方艺术奖。据悉,中国南方艺术奖每年举办一次,由当年年底颁布。其“公正性,先锋性”的风格独树一帜。参选者由著名美术家、评论家推荐,对在文学美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者进行表彰。
  
  美术类
  
  美术家获得者:王琪博
  
  许多年前,他(王琪博)有名句曰——带刀的男人,不带表情,带着偏执与狂傲,向未来砍开通行的路。如今,几十年砍砍杀杀下来,他感叹的依旧是——路边有三朵野花,一朵是我,一朵是妻,一朵是女儿;我们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家……
    
  他一边行走江湖,一边在心底构思诗画,他终其一生似乎都想和谐地处置好自己。然而生活的荒谬,往往如其所说——当政权和我发生摩擦时,我选择了远离专政的心脏最大限度地绕道而行;在一个绝对生存的高度怀揣一颗圣洁的心,把自己绕进了雪域的牢房。
  
  ——野夫推荐语
  
  王琪博,1965年8月生于四川达县江阳公社,1983年考入重庆大学,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大学生诗派旗手。2008年开始绘画创作,作品参加上海艺博会展览,曾获2010年中国诗书画高峰论坛油画组金奖。一生经历:风、花、雪、月。
  
  艺术批评家获得者:张强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界所缺乏的不是评论文章在数量上的多寡,也不是缺少锋芒毕露的直接指斥,而是缺乏真正意义上艺术批评的本土文化立场和由此而来的本土批评理论建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发展进程越来越清楚表明,由于艺术批评缺乏强有力的艺术理论的全力策应,由此制约着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良性发展。这种强有力的理论策应集中表现于一点,那就是中国本土意义上的批评理论建构。一个十分简单而有力的事实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在20世纪的发展历史不是一种前进和超越的历史,而是在做无休止的下降运动。有关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无争的事实。换一种角度来说,我们今天所处的知识情景和文化背景与上世纪或者更早的年代相比,已经完全处在两个绝对不同的端点上。任何一种远离本土艺术理论支持的个人批评活动都只能是对现实情景的隔岸观火,是不着边际的虚妄之举。近年来,张强一直致力中国本土艺术批评理论当代化的系统学术建构。他将研究的关键点直接深入到了中国艺术批评的本土文化源流领域。在这里,张强提出了大胆的理论假设、疑问和猜想,也是在这里开始了张强破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奥秘的探索之旅。张强在他迄今为止的艺术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一直以中国本土艺术批评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为学术枢纽,由此展开系列的中国当代本土艺术批评的理论建构。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张强一直坚持尝试着一种全新的、全方位的、彻底性地重新探谜中国当代本土艺术批评的方法论根基。从《中国画学丛书》到《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到《张强文集》,其中一直贯穿着构建中国当代本土艺术批评理论体系的思想主线。正是基于此,我们决定授予张强首届中国南方艺术批评家奖。
  
  ——邱正伦推荐语
  
  张强,1962年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山东省肥城市,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有《中国绘画美学研究》、《中国画论系统论》等。
  
  文学类
  
  诗歌获得者:陈小蘩
  
  1985年初,我在由四川省东方文化研究学会整体主义研究学会主办的,万夏等选编--《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上读到一些优秀的诗歌,但征服我的不是北岛的《同谋》,也不是杨炼的《高原》(长诗选章),更不是海子的《亚洲铜》,而是诗人陈小蘩的《情感B大调》。这么些年里,陈小蘩一直保持生命的激情,她超凡的想象力和带有很强的穿透力的语言一直是我和同行们称道的。她的诗歌应当受到文学界的关注、了解和尊重。这是我唯一的理由。
  
  ——雨田推荐语
  
  陈小蘩,四川成都人。成都大学数学系毕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研修班结业。80年代初开始写作,1986年加盟非非主义,《非非》、《非非评论》编委,以其沉稳、宏大的写作成为后非非写作最具代表性的女诗人。重要作品诗集有《夏天,浓荫里》、《在水中》、《银与灰的间奏:圆明圆》、《精神镜像》、《正午的黑暗》、《燃烧的夏天》、《关于书和文字的幻象之旅》等。现居成都。
  
  小说获得者:颜歌
  
  2012年,颜歌在《收获》第五期发表了长篇小说《段逸兴的一家》。假如确实有一个代际命名的“80后”作家群体,对于“80后”作家而言,写一部“有长度”的小说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不是据此认为他们都能够驾驭“长篇小说”这样一种“有难度”的文类?颜歌的《段逸兴的一家》和此前笛安的“Memory in the city of Dragon”系列长篇小说标志着“80后”作家在长篇小说文类目前所能达到的高度。颜歌的读者声誉可能部分建立在风格的奇诡和玄异之上,这是旧蜀本色,但不是颜歌写作的全部。从《良辰》、《五月女王》、《声音乐团》到《段逸兴的一家》,桃乐镇、永安城、平乐镇……都是颜歌“所熟悉的传说和小镇”。假以时日,颜歌有可能建筑起四川平原小镇的庶民史诗。颜歌的写作是“80后”作家中具有先锋气质的部分,她对语言和结构的敏感在“80后”作家中显示出独立、单数的气象。
  
  ——何平推荐语
  
  颜歌,女,真名戴月行,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人,出生于1984年12月,80后十大实力作家。现就读于四川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学专业。从1994年起发表作品,2000年开始在榕树下发表小说,作品广受欢迎,被众多电台杂志转播转载。
  
  文学批评家获得者:周伦佑
  
  周伦佑,著名先锋诗人、文艺理论家。1952年出生,祖籍重庆荣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写作,1986年为首创立非非主义,主编《非非》、《非非评论》两刊。自1994年起,与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王宁、王岳川等合作,策划并主编“当代潮流: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三辑共15种)。作品入选北京大学谢冕教授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百年中国文学经典文库》,著名学者林贤治主编的《自由诗篇》、《旷野/(1917—2007)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史·诗歌卷》等国内外数十种重要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日、德等多种文字在国外介绍、出版。其理论和创作对新时期中国先锋诗歌及文艺理论产生广泛而具实质性的影响。文学成就被写入张炯、洪子诚、金汉、孟繁华、程光炜等众多知名学者撰写、主编的数十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已出版有:《反价值时代》(诗学理论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变构诗学》(文艺理论专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悬空的圣殿》(文学史著,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诗集,唐山出版社,1999年)、《周伦佑诗选》(诗集,花城出版社,2006年)、《后中国六部诗》(长诗集,天读民居书院,2012)等多部汉语文学及学术专著。此外,还编选出版有多种当代前沿文学思潮选集。2004年聘任西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92年获柔刚诗歌奖;2009年获首届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
  
  在诗歌创作和理论表述两个方面具有均衡的结合能力的人,非常少见。而周伦佑即是一位。我们在记住他的《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变形蛋》、《象形虎》等诗歌巨作同时,一定不要忽视他的理论建构。199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他的10年诗歌论文集《反价值时代——对当代文学观念的价值解构》,记录了伴随“非非”诗群的深深的思考辙痕,可谓是“十年甘苦一部书”,他以诗人哲学家的激情,从人类文化的核心价值入手,对当代文学及文化观念进行了彻底解构。新世纪以来他又抛出了“体制外写作”的概念,勾画了新时期诗歌史的“白色写作”——“红色写作”——“体制外写作”这一条深度写作的路向,在日益堕落的文坛上,一直发出异端的声音,这群“刀锋上站立的鸟群”在“悬空”的时代构建了诗歌与人文精神的“圣殿”。而周伦佑为了诗歌与人的尊严而付诸于行动的一意孤行,更让我们领略到了现代诗人的精神困境。
  
  ——赵思运推荐语

  话剧获

  话剧获得者:蒋公的面子
  
  纪念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所创作的学生话剧作品,剧本作者温方伊(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本科生),创作灵感来自流传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则轶事:1943年,蒋介石初任南大(时称中央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共进年夜饭。三人中,有人痛恨蒋之独裁,却又因为战乱之时藏书难保需要蒋的帮助;有人潜心学问不谈国事,却好美食,听说席上会有难得的好菜便难抑激动;有人支持政府愿意赴宴,却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两人下水。二十多年后,三人再次见面谈论当年到底去没去赴宴,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该戏名为《蒋公的面子》,将1943年蒋介石在中央大学任校长这一历史事实作为题材。关于这段历史,过去我们无论从左还是从右的角度,都不太敢碰。但这个戏的作者却勇敢地对此予以了处理,并且处理得非常好。
  
  该剧的作者温方伊,只有二十一岁,是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的本科生,现在正读三年级,能够写出这个戏,确实是不容易。戏剧作者对于一种真实存在的知识分子精神的把握。总体上看,(三位教授)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价值,那就是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他们拥有自己的人格,他们看重自己的岗位,在统治者面前,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董健推荐语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