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张宪:我与他人

2012-09-28 10:33 来源:中国现象学网 作者:张宪 阅读

  摘要

  在回顾胡塞尔对交互主观性的研究之基础上,本文主要讨论"他人"经验在自我领域内的构成,以及感入非自我和感入自我的关系。作者认为,胡塞尔对身体在知觉中之角色的意向性分析是他对这样的问题的回答:即"在什么基础上我把他人等同为同我一样的意识存在?"同时,感入非自我与感入自我间的差异并不是绝对的。唤醒我自己的"我"是从感入非自我到感入自我的转变。虽然挑剔的读者长久以来并不满意于胡塞尔在先验哲学领域对交互主观性的讨论,但他的论述对我们今天在谈论交互主观性上确是富意义的。

  欧美的胡塞尔现象学批评家们基于各种理由一致认为,胡塞尔并没有解决交互主观性的问题(1)。在胡塞尔看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作为先验哲学的现象学的成功。因此,为了要认识胡塞尔现象学交互主观性的理论特征,把握其实质,我们这里要讨论的不仅是胡塞尔本人是否已正确地提出并回答了交互主观性的问题,而且首先得解释清楚,他是如何在先验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这一个问题的。

  一、胡塞尔思想发展的历史线索

  一般认为,胡塞尔交互主观性理论的中心思想即关于他人经验(Fremderfahrung),是在他生前已发表的著作《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理念》(1913,第一卷),《形式与先验的逻辑》(1927),和《笛卡尔沉思》(1931,法译本,下称《沉思》)中得到了明确表述的。然而,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m)根据他整理出版的胡塞尔遗稿,即以交互主观性现象学为题的《胡塞尔全集》第十三至十五卷,指出胡塞尔在更早约1905年时,已经一再地讨论交互主观性这个问题了(2)。诚然,我们可以看到,在1901年发表的《逻辑研究》中,胡塞尔在论述语言表达的交流功能时,已经多少触及到交互主观性的问题,但是,他当时的讨论只着眼于区分语言的表达究竟基于单方的还是双方的言说(3)。毫无疑问,语言的交流功能已经从某个角度表明他人经验的有效存在。也就是说,我(说者)认定,自己的某些感受、体验、经验,根据语言表达的规则,向他或她(听者)来个"开诚布公"(Kundgabe),他是能够明白理解的。反之亦然。

  从1905年至1909年,胡塞尔开始着手从方法论上系统地探讨他人经验和交互主观性的问题。这段时间,他把现象学还原(die ph?nomenologische Reduktion)看成是"所有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并由此给予他的先验哲学一个立足点。从胡塞尔这一期间的思考来看,他似乎总是坚持一种单子论的意识多样性。也就是说,我有我本己的意识(das eigene Bewusstsein),他人有他的本己意识。问题在于我如何在现象学还原的基点上通达他人的意识。于是,将这一现象学还原的方法用来处理交互主观性,问题就得这样来提出:根据返回到"纯粹和绝对意识"的现象学还原方法,诸多不同的他人和他人经验,如何可以在我的纯粹的先验意识中获得并找到根据?(4)

  把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延伸至交互主观性的研究领域,这是胡塞尔1910年冬季学期,以"现象学的根本问题"为题开的讲座的一个重要成果,对我们研究先验现象学的交互主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他提出再当下化(Vergegenw?rtigung)的所谓"双重还原"(die doppelte Reduktion)思想。通过"双重还原",不仅使再当下化的(现实的)体验能够得到把握,而且其中意向蕴涵的被再当下化的体验,也能反省地作为现象学的纯粹意识而得到理解。(5)由此,胡塞尔一方面把这种"现象学的经验"延伸到同感(Einfühlung)中被当下化的他人体验,另一方面把自然看成已经由现象学处理和整合过的一种"样标"(Index)。不言而喻,这个自然包括了一切在同感的联系中相互交识的"意识流"或者"我—单子"。胡塞尔这时候所孕育的这一思想,在后来的《沉思》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这里,有一个哲学家不能不提及。他就是被称为"慕尼黑现象学之父"的李普斯(T.Lipps 1851—1914)。同感作为讨论交互主观性的一个重要术语正是从他那里来的。胡塞尔接过了李普斯的这一术语。但在与他的争论中赋予它完全不同的含义。也就是说,胡塞尔不认为同感是对他人经验的一种模拟推演的逻辑结论。或者说,同感并不是他人的经验在我的本有经验的一种插入。因此,1914年8月的讲座,思路就完全不同于1905年至1910年这段期间的思考。按照耿宁先生的看法,正是从1914年开始,胡塞尔才发展了一种真正的可以称之为关于他人经验的理论。(6)现在,摆在胡塞尔面前的问题不再是关于来自对他人外部躯体(K?rper)的感觉域(Empfindungsfeld)的同感,而是:一种外在的呈现(eine ?ussere Erscheinung)如何被"解释"为内在的呈现系统,即一种新的、在本有的零位点(Nullpunkt)上定位的、被中心化的对世界的观照。换句话说,另一个亦如此处于中心而指向世界的观照点(Gesichtspunkt)如何可能。

  对于这个棘手的哲学问题,胡塞尔当时的考虑是,我绝不可以在自己的感觉域内对一个外在被感知到他的躯体直接发生同感;换句话来说,我并不可以直接地看到他的内在的感受、体验和经验;相反,我只有间接地对他的"观照点"在我自己的意识里进行再当下化处理,才可能对他产生同感。而引起我的再当下化意识的根据是,我已经不再把他的躯体单纯作为外在的躯体来感知,而是看成为像我的本有身体(der eigene Leib)那样的另一个本有的身体。对胡塞尔这个颇有特色的哲学见解,我将在后面有关的讨论中再作祥细一点的分析。

  从1921年5、6月至1922年初的讲座中,胡塞尔继续发挥他1910年所形成的见解,试图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解决同感关系中相互并存的诸个单子(意识主体)的现象学多元性(die ph?nomenologische Vielheit),即把先验自我学(die transzendentale Egologie)加以扩大的现象学单子论(die ph?nomenologische Monadologie)问题。自然,这种单子论的结论是通过各种意识联系作现象学的先验反省而获得的。值得注意的是,胡塞尔在这段时间里还研究了其它社会学家如齐美尔(G.Simmel 1858—1918),韦伯(M.Weber 1864—1920)等人的思想,试图从他人的"观照点"这一思路出发,为社会学奠定几个基本的概念。胡塞尔的研究包括:区分不同社会行为的概念,如单纯的同感行为,单纯的理解行为;提出在每个个体之上的(überindividuell)"更高秩序上的个性统一体"(die personale Einheit h?her Ordnung)概念;控讨通过联结诸单子的我主体从而联结诸单子的各种可能性等等(7)。   1926年至1927年的冬季学期,胡塞尔以"现象学导论"为题开的讲座对交互主观性的研究又作了一些新的发展,这时候,他研究现象学的着眼点不是寻找那种确然认识的理念(die Idee apodiktischer Erkenntnis),也不是还原到确然的自我的我思活动(das apodiktische ego cogito),而是建立作为哲学知识出发点的普遍科学的理念。在胡塞尔看来,鉴于科学基本概念的不明确性,有必要对此来一番沉思,从而找到在一切科学面前所共有的东西——那个在纯粹经验中的世界。现在,这个普遍的经验的基础将对一切科学进行现象学悬搁(die ph?nomenologische Epoché),即在一种普遍的意识结构的分析中加以奠定。也许,胡塞尔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在先验意识范围内消除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对立,把先验现象学作为实现普遍科学——这就是哲学的理念——的一条必然途径。总之,可以肯定的是,他这时候试图解决心理—物理的经验问题,寻找回到"原本经验"(die originale Erfahrung)的途径,也就是先验现象学还原的途径(8)。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详细分析他人的经验。这种分析是直接从他人经验这个事实出发,对他人的意识所作的一种构造意向分析(eine konstitutive Intentionalanalyse)。不难看出,这就是胡塞尔后来《沉思》中特别是第五个沉思的内容。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