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国画写生 重再现而未得心源

2014-08-18 09:17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

  文、图/记者江粤军  近日,“南风北采——关山月北京写生专题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有关当代国画写生热的话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写生,其词源自于中国画论本身,譬如明《徐氏笔精》就谈到“惟元倪瓒辈始喜写生,脱画家蹊径”;但近代以来,写生的传统意义似乎又因西方绘画观念的引入而有所改变。那么,对当代国画创作而言,写生的现状如何?价值何在?请看业界专家们的“写生论”。

  正

  艺术评论家、画家 梁江——

  当代国画写生局限于技术层面

  今天,我们的国画写生陷入了西化误区——一味强调对着景、人、事、物来画。其实,这只是培养艺术家观察物象的一个技术性环节,中国传统的写生范畴要大得多,不仅是技法上的,也是观察视角、创作角度上的。现在单纯将写生局限于技术层面,无疑限制了画家对传统写生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中国古人的写生跟近现代开始从西方引进的写生概念,完全是两码事。古人的写生,并非是对着实物一丝不苟、分毫不差地进行描摹,有如照相机、标本般复制;古人的写生,“生”字乃是生机、生意、生动的意思,重在展现物象和自我的精气神。他们虽然也游山玩水、观察花鸟,却未必现场作画,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深入地体悟、感受,而后再通过回忆默写、重现,由此超越物的表面进入到深层次的内涵。古代,如果一张画作冠以“写生”之名,只是代表其有所出处,并不是说画得足够像。实景再现式的写生对古人而言,并非成功,而是失败。

  石涛曾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指的是把壮丽河山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再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画面上的自由移动、组合、改造,达到概括、强化的效果,属于再创造的过程。面对这样的作品,人们会觉得真实,主要是感受、体验的真实,而非画面与景物的一一对应。

  可以说,当代国画家虽然在写生方面叫得响亮,但对它的重要性和意义还没认识透彻:一方面,由于现在的便利条件太多——印刷品、影视作品、画册,让不少画家可以随意东拼西凑,因此写生在一些人心目中已无足轻重;另一方面,当代画家对古人写生精神和方法的研读、传承做得远远不够。此外,西方的写生具有非常严格的科学精神,当年黎雄才在日本留学,风气已经尽染日本艺术界,他就曾到过科学院研究所去画各种虫、鸟的标本。而今天,我们的国画家也做得不到位,很多时候所谓的写生都是肤浅而形式主义地走一走,浮光掠影式地看一看,不够科学也不够投入,流于表面、失之肤浅,值得反思。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孟奇——

  当今写生是做西方传统的小学生

  写生原本是中国人的概念,不是西方的说法。将西方科学式的写实套用 “写生”一词,是翻译上的问题。但今天的中国画已完全落入西方过去的套路,传统的写生精神基本丢失殆尽,却是不争的事实。

  西方过去的艺术教育,其实是实验室的写实。画室有如科学实验室,譬如画模特,在固定的角度、光源下研究对象的比例、质感、量感及体积空间。即便是印象派,采取的仍然是科学的观察方式,通过研究光线变化从而影响到画面色彩的变化。因此,西方绘画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中国传统的写生含义,则是写对象和自己的生命,强调的是传神,不讲究再现。这个“神”可以是对象的,也可以是自己的,还可以是双重的,就是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中国人理解的认识与表现的关系,亦可视为中国人的写生观。

  近百年来,西方的现代思想资源跟过去已经大不一样了,越来越注重个人的精神性表达,西方艺术家也从原始艺术和东方文化中汲取了这一特点。因此,当代的西方绘画教育完全不是自己原来的模样了。而中国的绘画艺术,至少在认识观上曾经走在世界文化的前列,无论是徐渭还是后来的八大山人,都是以精神表达为首位。今天的国画写生模式,却是从高起点回落到低位,重新去当西方传统的小学生,走别人的老路,这不能不让人感慨。

  因此,今天的画家,不仅要重提传统写生精神,更要对传统文化做深入的研究,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自然、表达自然的,只有真正认识到古代画家跟自然的关系,才能懂得写生的奥妙、国画的奥妙。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