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邱正伦:“80后”绘画的图像策略

2012-09-27 23:48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邱正伦 阅读

    针对“80后”绘画艺术的现状,我总有这样一种感受: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总习惯于标榜“什么后”,我的看法是“后什么”。就“80后”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而言,我并没觉得“80后”的命名有什么艺术热度和相应的批评热度,相反,我倒觉得这个话题的热度正好在于“80后”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情景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在此情况下,“80后”的艺术创作究竟呈现出怎样的面貌,“80后”艺术批评该如何应对?其深层的艺术脉动指向何方?这些应该成为我们主要的关注对象。

    “80后”从事艺术创作的年轻人,他们真正的成长经历始于1990年以来的现实。我在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成长经历,不是单纯的自然生命成长的历程,而是特指与视觉表现经验密切联系起来的成长经历。事实上,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真正的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提速始于1992年以来。最为明显的标志是新技术对人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当然也包括 “80后”一代年轻人对新技术的主动参与。这里,我赞同“80后”艺术批评家段君的一种说法:“新技术在视觉艺术或图像层面对日常生活最大的改变,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早期的电子游戏荧幕、后来的网络图片视频,以及现今正迅速扩张的录像监控画面。”

    就电视、电子游戏等电子媒体图像而言,是影响“80后”艺术的较为早的一阶段,其影响已经深入人心。但正是这些图像资源成为了“80后”视觉经验的无意识层面。他们一方面从电视、电子游戏中获得消费式的身心娱乐,另一方面,他们又逐渐从视觉艺术教育中获得一以贯之的造型知识。正是这两种视觉经验的不期而遇,为“80后”一直处在学习状态的艺术创作获取了第一阶段的“图像”成果,并由此为他们日后的创作策略提供了非常纯粹的起点。谢光跃的《天与地》,张丹妮的《门》,高顺安的《尘封的挽歌》,以及虞华、李岩的油画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这种视觉指向。由此为“80后”向视觉图像的第二阶段转型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准备。

    “80后”第二阶段的图像策略主要集中在网络以及监控录像的图像资源优势上。应该说,网络图片、网络视频、监控录像等对“80后”一代人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80后”的绘画身份显示出了特别清晰的图像特征。20世纪90年代后期,网络逐步普及,当时正值青春期的“80后”艺术群体,构成了中国最早、最快上手网络的一代人。对网络各个层面的精深体验,是老一辈艺术家无法体会的,网络并非单纯获取信息那么简单。由于长时间在电脑屏幕前,网络上低像素的电子图片和视频,已经构成“80后”群体生活中极其重要的视觉景观,形成和确立了“80后”一代特定图像策略和独特的视觉经验,也由此确立了“80后”一代的创作优势。诸如李沛泽的《童趣No》系列,宋英娟的《动起来》,张琼的《孕》等等,他们利用网络中的视觉资源,结合自己当代都市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创作出有别于老一辈的油画作品。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优势来源于他们对政治社会历史的深入理解,家国情怀也一直是所有艺术家的精神追求。从最终的意义上阐释,如果“80后”一代一味抽离图像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等人文情怀,意欲获得纯之又纯的图像世界,也就从根本上抽离了图像之中的精神内核,从而也就失去了图像策略的艺术意义。     在我看来,“80后”一代的图像策略,在面对电子图片或者视频图像的绘画表现时,绝不是单纯的题材更新,也不是风格的翻新塑造,而是与未来如何建立联系,绘画图像如何与新技术结合产生当代视觉景观。艺术批评家段君对这一现象做过非常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他说:“低像素的网络图片或视频,已经制造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图片,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如此紧密,对此熟视无睹或重视不足,都意味着保守。在年轻人的生活中,虚拟的网络图像甚至已经构成更大的现实。而网络图像除了因技术和传播存储等特点造成的新视觉景观,更重要的是网络图像能够穿越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稀释长期纠缠不清的文化冲突问题。”事实上,网络发展的趋势已经说明了这一切:理想的网络未来,在于无障碍的图像传递,尽管目前网络图像的传播还受到很严厉的监管,但它的技术天性是反对任何限制的,而且目前以更新技术图片监管制的能力已经很强,无界浏览很容易。网络是人类迄今为止能最大限度分享的新技术,它可以超越对立思想,超越中西文化之间喋喋不休的争吵。很大程度上,网络已经从新技术的角度填平了当代绘画艺术之间的地域差异鸿沟,甚至文化差异鸿沟。换一种说法,中西文化冲突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课题,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着二者之间的尖锐冲突,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变化的缓慢,以及信息渠道的狭窄。人们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或图像,构建想象中的中西文化模型。而网络将信息来源无限化,迫使人们重新面对和重新评估过去建立的文化模型,新模型却开始进入流动状态。更重要的是对网络信息、图像视频,人们不仅可以更为直接的观看,而且可以形成更为个人化的直观判断。文化对立问题在大量的快速观看中被模糊化,最尖锐的问题正在被钝化,最固执的问题正在被稀释。

    可以这样说,电子或数码媒体的特殊视觉,对图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对人类心理和活动行为的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干涉。在我们这个时代,监控录像已经逐渐扩大化,在车站、宾馆、政府、电梯、地铁、赌场、医院、学校、银行、工厂、商场、公路、机场、加油站、办公室甚至卫生间里,每个人都在监视下工作和生活,这种感觉在“80后”一代那里变得尤为强烈,因此,在他们的绘画之中,集中表现的正好是因这种密不透风的录像监控带来的图像中的焦虑情境。

    论及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天的发展,不言而喻,焦点将逐渐地移向“80后”最年轻的一代。但情况也并不是一味的令人振奋。一方面是“80后”的绘画创作依然笼罩“77、78”级一批艺术家“政治波普”图像范式的阴影中,另一方面是创作观念的过于简单化,像“卡通一代”、“图像转向”这样的创作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而言,不过是在表现对象上有变化,但本质上依然未能摆脱艺术“反映论”限制的尴尬。或许这无法简单地通过一代人的创作来解决。无论如何,在“80后”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也有一些新的倾向是值得注意的。譬如,对个人体验的再现,对自己成长经验的碎片化描绘是具有启示意义的一种倾向。伊慧的《桃色假期》,高瑀的《打虎》,娄血阳的《夏荷》,秦芳的《水母·游离者》系列,都表现出生命体验的细腻意味。仅就这种倾向而言,我坚持认为这是“80后”绘画群体的艺术生命所在。事实上,“80后”一代的图像策略能否进一步从容地坚持下去,能否做出准确的艺术判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点就是看这一代艺术家究竟谁能真正地投入生命体验。生命体验的加入,不仅意味着“80后”一代图像策略能否顺利推行,更重要的将成为判断“80后”图像策略能否最终成为图像艺术的精神指标。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