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诗人李少君:诗歌创作的前提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013-11-21 10:42 来源:宁波晚报 作者:陈晓旻 阅读

诗人李少君

  李少君简介: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著名诗人,海南省文联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曾任《天涯》杂志主编。著作有《草根集》、《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小说集《蓝吧》、散文集《岛》、《在自然的庙堂里》、《风情海南》、随笔集《南部观察》、文集《李少君自选集》等。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诗作入选大学教材等数十种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文、韩文、瑞典文、塞尔维亚文等,被誉为“自然诗人”。

  记者:这次的主题是“诗歌的‘草根性’时代”,草根是网络时代的语言,您所阐述的诗歌的“草根性”指的是什么?

  李少君:我所指的诗歌的“草根性”,是诗歌的特性,而不是写诗者的身份。比如杜甫是草根性的,李白的身份也是因为诗歌自下而上变化的。诗歌,一种是扎根传统的,从传统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地成长变化而成的。

  我强调草根性,一是强调传统的继承和现代的转化,包括语言艺术的积累、修养与学习,二是应该从生活实践中、从人的身体力行之中,探索开辟一条现代之路,这样的诗歌才有原创性。这样,才可能为当代诗歌寻找一个广大而扎实的基础。

  记者:唐诗繁荣的基础是什么?

  李少君:从初唐到盛唐经历了100多年的和平时期,整个社会的教育非常普及,一个农家子弟、平民子弟,就可能朝为耕田郎,暮为读书郎,因为通过读书,可以改变人生,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浓厚。

  唐代读书的风气浓厚到什么程度?有一个说法,说当时那些人在放牛归来的路上,都会对诗,而且能够背诵诗歌。据说王昌龄、王之涣和高适三个人去歌楼,他们三个人打赌,说他们的诗到底谁写得好,就看那个最漂亮的歌女背诵的是谁的诗歌。结果最漂亮的那个歌女背了王之涣的一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当时诗歌普及程度是很高的,普通人都能够背诗歌。我们先不说质量,初唐到盛唐100多年出现的诗歌数量是它之前1000多年出现诗歌总量的几十倍。

  如今,写作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文学创作,首先一个就是要数量大,只有量多才能质好。什么叫好作品?好作品是比较出来的。

  唐代的诗歌为什么能够普及,除了它是一个稳定的时期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东汉造纸术的发明,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成本和文化传播的成本。

  记者:您去年搞了个“中国好诗歌”评选,让人想到“中国好声音”,诗歌创作会变成娱乐吗?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