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格非:二三十年后文学的位置将变清晰

2014-04-15 09:54 来源:成都日报 阅读

  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

  主持人语

  格非是个有学者风度的小说家,他喜欢在小说结构上做文章,像营造迷宫一样建构小说,以此获得一种智力的乐趣。他的作品有种与众不同的趣味,优雅、精致而纯粹,还有一种难得的矜持。他小说的诗性更多来源于创造本身,而非社会人生。借鉴和引进在他那里似乎是一种责任,或者说是一种命定的选择。

  采访手记

  (2013年春 成都)

  格非来到成都西西弗书店万象城店,商场的巨大不让他惊讶,这样的景象在现代都市并不鲜见,但居身其中的西西弗书店面积之大超乎他的想象,倒让他惊讶无比。

  这个下午,格非与文学批评家赵毅衡,还有格非一直想认识的作家洁尘相聚,与众多文学爱好者一起聊文学、创作与阅读。应该说,很长时间以来以教书为重,再加上主观选择的结果,除了作品,极少能见格非在媒体或所谓场合亮相,而这次是为了配合新书的发布,格非接受了几场不同城市的签售活动,这才让普通读者与这位具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作家有了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格非与赵毅衡是老朋友,他谦虚地说自己得到过赵毅衡很多帮助,小说《相遇》就是通过赵毅衡翻译成英文介绍到了国外。赵毅衡则表示非常欣赏格非的作品,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编了一本八十年代先锋小说选,书名就是借用格非一篇小说的名字《迷舟》。

  洁尘回顾了自己这一代人的阅读历程。读大学时,先锋作家格非、苏童、洪峰等进入文学爱好者的视野,对他们影响非常大。洁尘说,格非对文本的考究、语言的精致程度都让她欣赏,文学质感有很高的高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难有人能够超越。

  格非22岁发表小说,也是《收获》历史上唯一一个发表过两个长篇小说的作家。马原评价格非,说他是那拨人里年纪最小,也是最进入职业心态的人。曾经无论从年龄和创作上来讲都堪称新锐的格非,如今已是头发灰白,面色冷峻,就算听到夸赞的话,他的脸上都看不出一丝涟漪,仿佛一直身在其中,神在其外。有一篇文章写道:“格非一向擅写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羸弱、边缘、处境荒诞,但他们始终有家国情怀。责任、理想、乌托邦……都还在这些人心里。知识分子价值到底何在?这也成为格非多部小说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也是他追问了自己十年的问题。显然,现在他已经想得非常清楚。”

  格非说,就个人而言,他非常珍惜这个时代,因为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荒谬、痛苦,各种各样新的可能性,也迫使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了非常多的背景。格非说他跟80后作家经常聊这个话题,这个时代能出好作家的话,非常正常,他有这个期待。

  这是一个不知道应该是悲观还是乐观的时代,格非如此说,或许对于这个时代,他一样是身在其中,神在其外。

  实录

  二三十年后 文学的位置将变清晰

  作品主调就是“相遇”

  格非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两本新书,《博尔赫斯的面孔》是他最新的散文集和评论集。以文体优美著称的格非同时也是严谨而睿智的学者,友善而幽默的老师。多重身份特质在这部文集里得到了充分表露。他的游记和忆旧文,叙事轻捷,妙趣横生;读书札记和文化短评往往切中肯綮;文学评论则优美耐读,见解深透,兼具学术文章和散文之长,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对于一个喜爱并想更多了解他的读者,此书的前一半可谓一个窗口。对于更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此书的后半部分相当于一门精彩不容错过的文学公开课。

  另一本《相遇》,收录格非二十余年来中短篇小说十二篇,是他的最新自选集。他早年以短篇小说引起文坛瞩目,《迷舟》《青黄》都是传诵一时的名篇。这些故事以优雅精纯的语言和清晰缜密的细节呈现出无比真实的生活质地感,同时又让微妙难言的意绪如迷雾流淌,仿佛义山诗境。有评价说,“在这个集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作家对汉语古典之美最纯正的继承,也可以看到,曾经托生于博尔赫斯、普鲁斯特的智慧在另一个文学天才身上的再生。题名《相遇》,既是取篇目之名,也暗示作品中多重影响的自然交融。”

  在这本小说集里收录的小说《相遇》,作家冯唐认为是格非最好的一部中篇小说,“有限的文字,满纸无限的开始和可能。”格非回应说,“很高兴又很惶恐,高兴好理解,惶恐是觉得不要辜负这样一个同行的希望,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地写作。”

  评论家赵毅衡说,“《相遇》本身是很重要的预言。格非一系列作品不断写到这种相遇,这是格非作品的主调。”

  格非:当年去西藏旅游,下飞机后就有个人介绍说,这条路是英国远征军开辟出来的,过去只不过是一些马道。我就开始对这个叫荣赫鹏的人发生了兴趣。在西藏待了三个月左右,很多时间跑当地的文史馆、群艺馆、图书馆、西藏文艺出版社,搜寻这方面的史料,就开始想写《相遇》。这个经历不仅是旅游方面的经历,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经历。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