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蒋方舟:我没有青春期的凶猛 默默单干是最好的(2)

2012-09-28 13:56 来源:羊城晚报 阅读

  蒋:我对我自己一直很有信心,而且是莫名其妙的信心,毋庸置疑的信心。我不确定的是对环境吧,包括很多,客观环境、写作环境。因为你看得越来越多了,你会不自觉地以一个审查官的眼光去看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所以内心就先阉割了一番。

  笔者:你的书上往往表明“泛90年代”,但有时大家还是会用“80后”给你归类,这问题有点庸俗,但我想知道,你怎么给自己归类? 

  蒋:我还是80后,绝对不是90后,我跟90后差太远了。80后的很多想法,我知道是怎么来的;但90后想什么,我不知道。而且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我跟90后基本上是相反的,比如变革,我遇到的很多80后,其实他们希望变革,因为变革能令这种板结的秩序有一些松动,但我所遇到的90后,大部分不希望变化,因为变化之后,他们所面临的秩序、规则和潜规则就全部要变动,他们还得重新熟悉。

  笔者:不久前你写了《90后死于板结》,提到很多90后的理想是“考上一类大学,工作挣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90后对你意见挺大。你认为呢?

  蒋:我觉得90后他们有意见是正常的,本来就是硬着头皮给别人贴标签,90后揭竿而起很正常,要是安于我给他们的结论,反而不对了。

  我觉得90后很容易驯服,而且驯服他们的方式论是非常简单的。我个人收到的来自90后的这样的嚷嚷其实更多,但他们的小粉拳打在我身上,我感受不到什么,因为他们还是没有从根本上面说服我他们的梦想其实不一样。   5

  没有青春期的凶猛

  笔者:你讲过,青春期的凶猛看起来完全是每个人必经的生理阶段,你有过吗?

  蒋:我现在没有那种青春期的凶猛,就是老年人心态。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很痛苦,我开始以为它可能会迟到一段时间,可能在这种所谓“早熟”之后,它还是会来的,以某种可能相对缓和或者是不一样的形式,它会来的。但是现在发现,我没有气血攻心、血脉贲张那样的东西。

  我的内心还是相对封闭的,还是很避世的,有时会稍微滑向一点厌世,又赶紧把自己拉回来——可能一直在这振幅中间摇摆。

  笔者:你也说过,每一代的青春期都是不满的,无条件的不满。你有过不满吗?

  蒋:我觉得我肯定是不满,而且我比谁都不满,或者说比谁都失望。但我觉得这种不满,我自己先消解一遍,以有趣的或以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别你自己还没有消化干净,就赶紧一口污水泼向大众,这是没意义的。所以,我其实不断地在重申,知识分子的形象有种挥之不去的阴毒气,这种阴毒气也是青春期的不满之气,奶声奶气的,其实是一种气。我现在在尽量避免这种东西。

  笔者:“青春”这个东西,你会害怕失去吗?

  蒋:我还是笃定我的青春期会比别人的长。因为我觉得我青春期的密度没有别人那么大,我是被很多学术的、写东西这种技术性的工作冲淡了一些用来青春的时间和精力,那就肯定是在长度上拉长了——我愿意这样想。我觉得青春像质量守恒,每个人分得的都是一样的,就像一杯水,有的人是汹涌一阵,我的可能就是细水长流。

  笔者:大家爱追问你的爱情标准与进度,每个时期你的回答都不一样。我知道不断自我否定是蒋方舟特色,那么怎样的一个男人,是现在符合你的最新坐标系的?你期待他的出现吗? 

  蒋:我很少有时间去少女般地憧憬未来的爱人。只希望他是个有趣的人,能让我笑。我期待他出现,不过晚一点吧,我现在太忙了,他过一阵儿再来也不迟。(笑)

  私人档案

  蒋方舟

  ●“默默单干”,是蒋方舟唯一向往的状态。不做意见领袖,也不做畅销书作家,21岁的蒋方舟,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念大三的蒋方舟,正全力投入到其第10本书《审判童年》的写作中。已发表的同名散文获得了“人民文学奖”与“朱自清散文奖”。

  同时,她还担任《新周刊》主笔及负责三四家媒体专栏的写作。

  ●蒋方舟迈进文学王国的第一步,源于蒋妈尚爱兰的“诱骗”——“法律规定中国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必须写一部书,否则会被警察叔叔捉起来”。48岁的尚爱兰是湖北襄樊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曾于1999年获得过“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金奖,5年后封笔。

  ●7岁的蒋方舟开始第一次写作。第一篇文章,写了7个小时,400多字,这以后,她坚持每天写大约500字。

  9岁,第一本书《打开天窗》结集出版。从此,她感觉自己仿佛生活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生活“被直播了”。

  ●从小学三年级以后,这位湖北襄樊的小学生就没有休过一个寒暑假。

  让蒋方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的是她的第二本书《正在发育》,她因此被称为“早熟的苹果”。

  初中的一次考试,考题引用了她该书中的一段,“我以后找男朋友的标准,就是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潇洒如马哥(小马哥),强壮如伟哥(这个我就不解释了)”,只是最后一句被改成了,“强壮如虎哥”。以蒋方舟为代表的孩子,成为失去童趣的“反面典型”。

  ●2001年,12岁的蒋方舟以《正在发育》为名在报纸上开设专栏。此后两年,除了完成6科作业,蒋方舟每月要交20篇专栏。她通常是晚上8点睡觉,次日凌晨4点爬起来,一直写到早晨7点完成一篇专栏后,再去上学。当时,她的每篇专栏800字,稿费200元。

  蒋方舟用稿费给爸爸买了辆摩托车,还资助了一位亲戚上大学。

  ●“初二时,我想退学,以死相逼,我骑在阳台栏杆上,跟我妈说,你不帮我退学我就跳下去!”于是蒋妈找到老师,最后,班主任给蒋方舟特批,“所有的作业都不用做了”。

  初中毕业后,蒋方舟以“吊车尾”的成绩,考入湖北省窗口学校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学校特别给她安排了一间单人宿舍。

  高一、高二时,蒋方舟出版了两本小说《骑彩虹者》与《第一女生》。

  ●蒋方舟总结自己走过的路,就是“邪童正史”——内心是魔教,走的却是最常规的一条路。

  2008年,这个“小城姑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暴眼,因为清华给了参与自主招生的蒋方舟降60分录取,使她以高出清华湖北投档线7分的微弱优势过关。

  ●外界曾质疑她的文章是由其母代笔。“我又不是周老虎,没必要对我这样打假!”蒋方舟答。

  “在写作上,我没有经营过人脉资源,也无法给蒋方舟提供外界所说的人脉”,蒋妈尚爱兰说。

  ●蒋方舟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蒋爸蒋大兵是一位铁路乘警。蒋方舟开玩笑说,如果她没有出书,肯定做了列车员,嫁给一个扳道工人。

  ●现实中的蒋方舟,一时开朗,一度腼腆,带点怯生生,有时会蹦蹦跳跳低哼《吉祥三宝》;接电话时,往往会提高声线,“装职业化”;蒋妈说,蒋方舟有时挺“刁蛮”。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