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祥子:读木易诗集《你的村庄》

2017-12-26 09:32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祥子 阅读

  木易,朝向成熟的回归
  ——读木易诗集《你的村庄》

  祥子

诗人木易与祥子

诗人木易与祥子

  祥子:诗人,四川会理人。作品散见于《诗选刊》《诗林》《四川文学》《星星》《红豆》《存在》《滇池》《中西诗歌》等刊物。诗作入选《2012诗探索年度诗选》《中国实力诗人作品选读》《2014中国诗歌选》《2015自便诗年选》《中国现代诗歌精选2015》《四川诗歌地理》《2016自便诗年选》等选本。著有诗集《在烛光下写诗》《燃烧的修辞》《2014·暗夜》等。执行主编《中国诗歌地理凉山九人诗选》(获“首届中国彝族诗歌奖·选集奖”)。

  木易:诗人、作家、独立制片人,四川会理人,现居成都从商。学生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凉山文学》、《四川诗歌》、《中国诗人》、《散文选刊》和《海外文摘》等,出版诗集《绿色诗集》(1999年)、《你的村庄》(2017年)、和散文集《君子之交淡如茶》(2017年)。西南影视制作中心制片人,参与电影《栖镇等我》、微电影《娥玛》等拍摄。《格式文艺》主编、《中国诗人》微刊编委,曾获《中国诗人》“2017年度诗人”提名奖、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赛”现代诗优秀奖等。

  一般来说,我认为有没有变化,是判断一位写作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其写作时间已持续了三年以上,那么这一点更为重要。

  非常欣喜地,我看到木易近两年写作中的较大变化:由早期校园诗人的透明、纯情、浪漫,到暂停十年之后,重拾诗笔的迟缓、节制、深沉,最后是新近发给我的一首诗作中呈现出看似散漫、零乱,实则更加丰富、自然的写作状态。正如诗评家谢银恩以下的论断:木易的《滇池》一诗举重若轻,与一般的怀古伤今,托古言志,咏古怀物不同。宏大历史事件及其人物被时光湮灭,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彻底虚无。诗人也许通过写作窥见历史的灵光片羽,在“低头的瞬间,有一小部分美/穿越时空/在山水之间穿越久远的叹息和醉。”历史的刀光剑影,战争的硝烟弥漫,命运的兴衰沉浮,都被水化成了秘密。他没有“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也没有用“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恐惧,“在滇池/光阴的流逝/或许也是件美好的事”。这大概算得上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剥开词语外壳,捕捉想象的灵光》谢银恩)

  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他身上。毕竟,同为这个偏远小城不多的几个诗歌写作者,且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在家乡的一份刊物上读过他的作品。时隔二十多年后,木易又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的阅读视野中。在这个小城,每天看惯了熟面孔的人与熟面孔的诗,这样的惊喜的确不多。

  木易在许多次诗友聚会交流时,都一直把九十年代的自己定位为“校园诗人”。我不认为这是他的自谦之词。从中可看出,木易对自己早期的作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因为那个年龄阶段充满了诗意。少男少女随意地一站,本身就是一首散发着青春魅力的诗——当然,诗句不乏青涩。

  风轻轻吹动  小草飘摇
  万物都在诉说着自己的
  心事  太阳落山的时候
  请不要出声  你会听到
  很远很远的脚步和心跳
  ——《蓝色黄昏》

  倘若有人说你寂寞
  你就用我的话去反驳他们
  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
  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朝露》

          摘一朵六角的精灵
         放进诗里
        等到一切都白了  白了
       我才感觉
      它的存在
  ——《听雪》

  纯情、纯真、纯美、纯洁,这是一个无法复制,也不能返回的岁月。只能在记忆里,在梦里,偶尔的闪现。但因其太纯,也就缺少了深度与广度,缺少了理性的思考,缺少了丰富与内涵。

  中断了十数年后,木易再次回归诗歌,笔下除了对故乡的眷念而外,随着视野的开阔,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有了更多对于人生,对生命的体验与思考。木易回归之初的过渡性作品虽然还在波动和摇晃之中,但明显摆脱了青春的自恋与梦幻,变得越来越沉稳和扎实,文字也变得越来越有分量。

  表妹和羊群只有两次分别
  一次是出嫁
  另一次是死亡
  ——《表妹和她的羊群》

  血,只是一次次的死亡
  一串串冷冷的数字
  苦难面前人们越来越麻木  死亡
  原本微不足道
  ——《白马之死》

  有一天,人们惊讶着迟来的,
  总是迟来的宣判。
  无罪!
  其实谁都没有罪。谁也都有罪。
  罪不重要。
  ——《迟来的宣判》

  “分别”、“血”、“死亡”、“罪”频繁出现在诗中,这些我们必须面对的真实,一次又一次考验着内心的硬度和耐力。那个被包裹在温柔雪团中的少年,已能够直面血淋淋的惨痛现实。

  有了对世界的看法,需要表达,但诗歌的表达方式自有其规律,不能简单将自己的观念和盘托出。过渡期的木易,多多少少犯了这种错误。好在,过渡期很快过去。短暂的调整之后,木易的写作转向一个更为开阔、更为丰富、更为自觉的向度。这就是诗人收入这本集子第三辑和第四辑的大部分诗歌近作。

  如今,植物们已经死去
  新的规划让未来也成为历史
  新的生活被浇筑和凝固
  新的植物们将被要求
  按照规定生长
  ——《建筑工地》

  历史在缝隙中穿梭,并漫长
  那些
  成的未必是王,败的未必是寇
  ——《雨中的马帮古城》

  深夜的机场略显安静
  此刻的室温刚刚好适合
  陌生的人排着队
  他们身后都拖着 陌生的行李箱
  和这个相对陌生的世纪
  ——《深夜的长水机场(二)》

  对历史对现实的反思,独立的价值判断,让木易的诗从简单、透明逐步趋向丰富与深邃。借助于“旁观者”的口吻(木易近期诗歌更多采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不露声色地叙述。以白描的手法,让看似平淡甚至琐碎的细节呈现事物自身完整的样貌,进而建立起一种与深处其中的客观世界对等的联系。我想,这应该就是一个较成熟的写作者必须具备的要素吧。这一点,在木易近期的写作中已初见端倪。所以,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木易的这次回归是成熟的回归。

  他会写得越来越好。

  2017年7月29日凌晨01:27完稿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