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顾颉刚有一个特殊的癖好,让他成了一代国学大师

2019-06-14 09:56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顾颉刚

  在离悬桥巷东头不远处,有一座平桥架在巷南侧河上,这座桥过去是木板桥,故而桥名就叫作板桥,也叫顾家桥。在这座桥的不远处,墙上嵌有“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顾颉刚故居”的标志牌。顾颉刚,生于1893年5月8日,卒于1980年12月25日,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汉人,江苏苏州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更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顾颉刚能够把一群优秀的年轻人吸引到身边,是因为他特别爱才、惜才。作为一名老师,顾颉刚要求和鼓励学生们学会思考,做到独立思考问题。对于他布置的作业,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用老师的答案来回答问题,他会是非常不满意的。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提出异议。学生越是和他发表不同的言论,他讨论起来就越是开心。

  一九三零年秋,谭其骧在燕京大学历史系就读研究生,选修了顾颉刚老师《尚书研究》这门课程。顾颉刚在教材讲义上表示,《尚书·尧典》出自西汉武帝以后。谭其骧根据自己的阅读,发现讲义中的“十三部”并不是西汉制度而是东汉制度。一次课程后,谭其骧把这一观点告诉了老师顾颉刚。顾颉刚非常重视,并要求他马上把想法写出来。

  谭其骧立即查询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的看法、观点写成了一封信交给了顾颉刚老师。顾颉刚当天晚上就信件内容,给自己的弟子回复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信,对里面的内容有赞成的、也有否定的。这封信激发了谭其骧研究的热情,并就同一问题再次写信给老师,与老师进行分析和探讨,顾颉刚也针对弟子的问题再次进行回复,与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过了几天,顾颉刚把这四封信的内容整理好,加上一份说明,发给了班上的学生,让他们参与讨论。

  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学界权威,一个是初露头角的毛头小子,但是,老者风度翩翩,少年人锐气逼人,两人争论的时候,既据理力争又志趣相投。这一场讨论,激起了谭其骧对学问进行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也引起了老师顾颉刚对他的重视。

  顾颉刚时常会自己掏腰包资助贫困的弟子,也会通过其他的办法来帮助弟子,例如:为弟子争取奖学金等等。

  在中山大学就职期间,顾颉刚有一名学生,其名为:何定生。这位弟子研究《山海经》,且研究略有成果,但是,何定生的家庭比较困苦,顾颉刚就在校务会议上为自己的弟子争取奖学金。其中,有一名教授不赞同这件事,顾颉刚就与对方据理力争了十五分钟,最后,终于为弟子争取到了两百元的奖学金。后来,顾颉刚把获得奖学金的整个过程,通过信件的方式告诉了弟子何定生。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一方面是为了提醒弟子,这笔钱的来之不易要珍惜运用,另一方面也为了让弟子明白,社会的黑暗、环境的艰苦,所以,更要振作起来,认真刻苦地学习,争取“把这班腐化分子打倒”。在信件中,顾颉刚还用“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等话语来激励弟子,让他明白:“一个人只要用机会,坎坷之境原即是向上的戟刺。”使其发愤图强。

  并且,顾颉刚也知道,想做好一门学问,一定要拥有稳定的生活,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所以,他除了在学术上为弟子指点迷津,还会在生活上耐心开导。顾颉刚离开广州以后,何定生追随着恩师一起去到北京。有一段时间,他恋爱受伤,整个人精神萎靡,没有心思学习,顾颉刚就写信,要求何定生一定要注意以下七点:

  第一点、以后不允许说“死”,也不允许想。

  第二点、厉行运动,要注意起居,注意身体健康。

  第三点、对人不可以哭丧着脸,让人厌恶或怀疑。

  第四点、一天的生活要有规律,一年的生活要有计划,一生的事业要有目的,不可以说“只知今日,不知明天”。

  第五点、花钱需要记账,最好每个月都有预算和决算。

  第六点、不能感情用事,高兴的时候拼命地干,不高兴的时候就什么都不干。

  第七点、如果恋爱,应该计划结婚,不可以说“我不希望有结果,我是没办法的。”

  同时,顾颉刚还告诉何定生,自己为什么会提出以上七点,因为,“研究学问,首须生活安定。”“生活不安,一切无从说起。但是,要有安定的生活,就必须先做一个平凡的人。以上七条,都是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的方法。你如果肯依我话,那么,此后自有成就。否则,你去浪漫、去漂泊,这种文人的生活由你自己去过,和我不再有关系,你也不必来看我。”

  由于,何定生遇到麻烦就喜欢抱怨别人,顾颉刚在上面七条外再加了一条要求:“第八点、做到重于责己,轻于责人。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光顾着自己。”最终,顾颉刚这“八项规定”,让何定生幡然悔悟,学会做人,在学术上也开始奋发图强、勇猛精进。

  历史学家汪宁生上世纪60年代初,奔赴云南从事民族调查的工作。当时他带有不满情绪,因为他想要从事的工作是历史研究,认为做民族调查会荒废自己的学业。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他读到顾颉刚的《史林杂识》,心中的懊恼、不满就烟消云散了,精神也振作起来。

  在《史林杂识》这本书中,顾颉刚用藏、白等民族招赘的习俗,证明了古代赘婿与奴隶是相同的;用苗族的丢包习俗,说明了内地彩球择婿的由来;用蒙藏的服饰,证实了“披发左衽”;借助喇嘛庙宇中的酥油偶像解释了什么是“刍狗”;从西方的方言中考证出“吹牛”、“拍马”的来源等等。

  至此,汪宁生明白了,民族调查工作,不仅仅和他研究历史的愿望不相违背,反而大有帮助。由此,汪宁生才懂得了顾颉刚“遍地都是黄金,只怕你不去拣;随处都是学问,只怕你不去想。”这句话的意思,这是一位大师的灼见真知。

  在一般人看来,一定要具有超强的智力和超凡的记忆力,才能够成为像顾颉刚老师这样的大学者。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顾颉刚本人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能治学得力,那是因为“随地肯留心,随时勤笔记。”

  顾颉刚老师的“十字箴言”看似普通,但是,真要做到,就要持之以恒,是非常不容易的。前文我们也说道,顾颉刚有一个特殊的癖好——爱才,在给弟子何定生的一封信中曾经谈到:

  “我一生所受过的累,不是好名好利,而是爱别人的才。凡是有能力的人,无论是在学问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甚至,在办事方面,我都爱,我总是希望他能够顺遂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我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总是想着要帮助他。我常常觉得‘人之好善谁不如我’这句老话是不正确的,应该改成‘人之好善谁如我者’才合,因为这个世界,爱才的人实在太少了。”

  顾颉刚倾尽了一生的精力,呕心沥血地完成了等身著作,同时,也为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消耗了自己大量的心血。顾颉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件有价值的工作,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数十寒暑,会有伟大的创获,但必不能全部都获得成功。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看作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必须比前人进一步;也容许后一世的人要比自己进一步。能够这样,学术界才可有继续前进的希望,而我们这辈人也不至于作后来人的绊脚石。”

  顾颉刚为什么要如此费心费力地培养弟子?其动机与宗旨都尽在于此了。

  还有一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那就是: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顾颉刚的私淑弟子黄现璠曾说到:“在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

  参考资料:

  【《最后一位离世的大师: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顾颉刚》、《国民杂志》、《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