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各自安好:当代抽象绘画的冰与火

2022-01-20 09:47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史昊鹏 阅读

抽象绘画从无人问津到被人追捧,中间不到十年的时间,期间抽象绘画的几个小流派以每隔两三年的时间快速更迭,到现在热潮退却,不再被市场盲目追捧。

抽象绘画的境遇,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缩影,当代艺术市场形成的30年间,市场的审美发生了N次360度的反转,从写实绘画开始,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观念绘画、卡通一代、新水墨、装置绘画、抽象、新写实,中国藏家像花心男一样,忙于追逐更新鲜更年轻的“美色”,而将刚到手有点过时的佳作束之高阁,这个审美疲劳期之短,三五年间就恍如隔世,等回头再看几年前趋之若鹜的某种风格,也惊讶于自己当时的土气和无脑地盲目跟风。

我们的喜好为何如此反复无常、喜新厌旧?是因为我们艺术普及的更新率高?还是艺术品中间商的谆谆诱导?

不!是底子薄,差距大,只能奋起直追,通过对快速变迁的适应力,和争先恐后的能动性,不停歇地无限接近“洋气”,接近殖民主义的思维定式,接近强势渗透的欧美文化。到后来,站在自己大house里的藏家,为了能选一幅合适的画与之相配,一入画廊的门就开宗明义地说:我只要抽象。

抽象绘画:在照相机发明之后

现代意义上的抽象绘画诞生于20世纪初。西方绘画在照相术发明之后,传统写实绘画陷入失语的境地。为了寻找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若干流派如雨后春笋般被创造出来,抽象绘画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半个世纪的流派“激变”后,最有启发性的绘画流派,终结了那个绘画形式频繁更迭,绘画流派繁星璀璨的时代,被称为“20世纪典型的艺术形式”,也引领了之后百年的绘画潮流。

抽象绘画无疑是从学术前沿变革中诞生的,所以它一出生就体现着艺术精英的审美取向,也一直被诟病曲高和寡,让大众看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但它不像当时其他的绘画流派一样在天际一划而过,而是不停地在其框架下蔓延繁衍出冠以抽象之名的更多绘画支流。因为抽象绘画的基石是审美,而不是由艺术家观念推导出的绘画方法,所以当社会的思潮不再激进,很多以思想为触发点的绘画流派如潮水般退去的时候,抽象绘画则如巨石一般浮出水面。

虽然抽象的出现由当时欧洲的艺术家们催化而来,但如果没这个催化过程,抽象也必然成为主要的绘画趋势,因为照相机带来的图像泛滥,必然导致人们对具象图式的审美疲劳,以海量的图像观看经验做为基础,更高级的审美追求必然是形而上的、精神化的、也就是抽象化的,这个审美升级的过程,在中国的书画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金城出版社出版的《抽象绘画》一书,由德国学者阿尔森·波里布尼所注,他从观者的角度去进入抽象绘画,并试图向读者说清楚抽象绘画,他以一个德国人特有的严谨态度和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去剥开抽象绘画让人难懂的外衣,书中对绘画理论、画家、作品、绘画思想的描述严谨可信,可以让读者更全面的了解抽象绘画。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可以试着通过另一种途径进入抽象绘画,一种积累了千年的抽象审美方法。

书法:中国人的抽象艺术

其实,中国的视觉艺术是有抽象基因的,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从它诞生伊始,抽象的美感就烙印在了汉字一笔一划之间,然后我们的文明就靠着这些蕴含抽象美的符号被记载流传。所以,我们记在史册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审美变迁史,每个时代的风貌气度都从流传下来的书法上可窥探一二,甲骨文中殷商的神秘质朴、隶书中汉朝的均衡英秀、行书中魏晋的清远雅逸、魏碑中北朝的古拙遒劲、狂草中盛唐的豪迈飞扬,每一个时期的书法,都体现着它所在的那个时代一些标志性的风貌,让人可以联想到那个时代的万千气象。

中国书法就是抽象化视觉艺术

中国书法就是抽象化视觉艺术

这种“书者通过书法表露自己、观者通过书法读懂书者”的艺术,就是一个抽象审美的基本单元,由这种单元构成的传递系统,在中国人的身上代代相传,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妇人也常常能体会到其中妙处,一眼分辨出书法作品的优劣,她的感受来自直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但直觉背后是无数次对书法作品的凝视。

这种抽象修养不仅是精英化的、形而上的,而且还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几乎人人都希望能写得一手好字,也人人都能对一幅书法评头论足,一种艺术形式既是高深难懂的、又是流行通俗的,这在欧美视觉艺术里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文人传统居功至伟,它把中国人的美学修养提高了一个层次。

在传统的书画审美体系里,抽象化程度最高的书法位于最顶端,下来是最求神韵的文人画,再下来是追求形似的花鸟人物画,最低端则是借助界尺力求工整的界画,所以中国人学习书画的起步是临摹前人的笔墨,而非对现实事物进行描摹写生,这与追求实证的西方艺术传统大相径庭,也在很长时间内被推崇西学的艺术从业者所诟病,但也正是这份务虚,使得中国人对抽象美的领悟力领先全世界。

但当代抽象绘画作为一个舶来品,有着与书法不同的识别体系,若要看得懂,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能进入他们的语境,当然还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加自信,需要我们大声说出来对抽象画的感受——像评价书法那样。

冷抽象:摆脱了事物的感受

“热抽象”与“冷抽象”是近些年抽象绘画兴起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界对抽象绘画的一个简单划分,更多是在商业上被运用的一个说法,而非严谨的学术概念,这种划分无法对抽象绘画作品做到精准地区分,却也直观易懂,十分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也能大体反映出抽象绘画的流派特征。

“冷抽象”作品中有很多规整的几何构成因素,整体气息趋向理性,作品工业感十足,画面往往体现着一种秩序的美感,艺术家在创作冷抽象作品时用脑思考想象的部分大于调动感受的部分,艺术表达更倾向于构建而非释放,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做建筑,“冷抽象”的“冷”是一种严谨、规范、冷冰冰的视觉观感。

鞠婷《珍珠061521》

鞠婷《珍珠061521》
在严整次序下蕴含的细节,流露出艺术家理性外表内的柔性气质
图片由鞠婷工作室提供

现代抽象绘画就是从“冷抽象”开始的,抽象绘画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各种现代流派频频创生的产物,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那个时期各种流派为绘画找到的最终出路,它的创始人是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康定斯基试图用视觉的绘画语言表达非视觉的音乐,这种尝试让他的作品摆脱了绘画对描摹对象的依赖,他画布上的线条颜色不是来自于他看到的事物,而是依循他脑子里对音乐的抽象感受,这种由无形到有形的转化过程,让他的绘画作品进入另一个维度,这种方法在当时极具开创性、颠覆性,让绘画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从此,感受可以摆脱事物的形象独立存在,摆脱了具象的载体,绘画语言被释放了,艺术家们可以在脑海中完成之前绘画的很多流程(比如前期的草稿,中期的观察,后期的对比),脑中的意象和构成逻辑成了抽象艺术家们最重要的作画标尺,而绘画的过程只是让这个意象的再现更加准确,这个再现过程是相对机械的,所以早期的抽象作品都呈现出了“冷抽象”的特征。

这一时期,抽象绘画与现代设计很多地方是共通的,最早的抽象绘画先驱们也并非将自己局限在绘画上,他们的理念无一例外都延伸到了设计领域,也对现代设计做出了重要影响,康定斯基曾任教于包豪斯;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的“至上主义”理论影响了简约主义的设计和包豪斯的教学; 彼埃·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作品对后世的建筑、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

付佳妮《娑婆》

付佳妮《娑婆》
从强烈地感受出发,进而编织情感背后个人世界的内在秩序
图片由付佳妮工作室提供

热抽象:更重“行动”

与冷静的“冷抽象”相对应的是热烈的“热抽象”,顾名思义,“热抽象”看起来更热情、也更无序,有人会觉得它炙热无比,也有人会觉得它混乱不堪,相比“冷抽象”的秩序之美,“热抽象”更像是在无视秩序、破坏秩序,它体现的是人性之美,你能从画中看到被释放出来的情感,进而想象到画者作画时的挥洒,有人觉得这样的绘画极具感染力,也有人觉得这种搞法毫无章法,瞎涂乱画,不能算是艺术。

具有“热抽象”特征的绘画,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那时的美国继承了欧洲的衣钵,大肆制造流派,各种激进的艺术理论风靡,也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艺术实践者,国内学界把那时的抽象绘画划入“抽象表现主义”,而欧美人更钟情于“行动画派”的称谓。确实,那时的抽象绘画更重“行动”,而非“表现”。

“热抽象”的代表人物是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他的绘画颇有中国画泼墨的味道,但是画布尺幅更大,泼墨的行为也更无序,乍一看他的画作似乎只是绘画理论的实践行为,但这一行为却开启了抽象绘画的另一扇门:虽然这些作品看似喷薄而出、无拘无束,但艺术家的身高、臂长、视力、臂力都会影响制约到画面,而且这种向外释放的创作方式,更容易让艺术家去尝试触碰精神、身体和画面的极限。而极限往往是意识控制力的盲区,从此抽象画不再是艺术家意识在画布上的坚定执行,而是掺进了情感、身体节奏、行为惯性这些非意识的因素,理性与非理性揉在了一起,入了画布。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另一位“热抽象”先驱马克·托比(Mark Tobey),他作品形式的灵感来自于亚洲书法,书法和表现主义抽象画有着很多共通点,这也是我国很多早期的抽象绘画看起来都很像书法的原因,同时百年间让中国书画与西方的抽象绘画有机融合的尝试也在一直不间断地持续。

后抽象时代:火焰渐渐冷却

“冷抽象”与“热抽象”,常常是冷中有热,热中有冷,其实是冷是热的判定也无多大意义,本就是感官上的区分,重要的是中国当代绘画要往前发展,冷热抽象方法的课程是需要扎扎实实地上一遍的。

许宏翔《交织》

许宏翔《交织》
通过意识流把多种形式,材料糅合一处,突显对绘画语言的企图心
图片由许宏翔工作室提供

上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人不再热衷创造新的流派了,随着波普艺术的再度崛起,抽象绘画也受到了冷遇,但那时抽象绘画已经成为欧美绘画的主流。进入80年代,欧美又相继兴起了写实绘画回归的风潮,但雷声大雨点小,这股风潮并不具备颠覆性,也没有掀起大风大浪。

其中,很大原因是大家不再关心那些具有煽动性的艺术言论了,艺术的形式更多成了个人的选择,没必要分孰优孰劣,也不必非得谁去终结谁,这后面的背景是欧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已经结束,他们的心态进入到了一个稳定时期,心里那团要划时代的火焰已经渐渐冷却。

如今,中国的当代绘画似乎也走到了这一步,十年前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的艺术形式更迭轮替的风潮已经偃旗息鼓,当代艺术三十年的狂飙突进基本已经结束,多元化成了当代绘画的一个基本格局,不光是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绘画与装置、绘画与影像、当代艺术与书画也都在和平共处,大家或各自安好,或杂糅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或许这才是之前抽象风潮的最终意义,我们需要有抽象的绘画思维和表达方法,但喜欢什么、选择什么,说到底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