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杨键水墨作品展“道之容颜”学术研讨会实录

2013-10-06 16:48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杨键水墨作品展“道之容颜”学术研讨会实录

  2013年9月28日画展开幕前,今日美术馆
  主持人:策展人夏可君博士
  与会嘉宾:牛宏宝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
  朱其    艺术批评家
  岛子    清华大学美术系教授、水墨画家
  邱敏    博士、艺术批评家
  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艺术批评家
  谢飞    翻译家、《道之容颜——论杨键水墨作品》译者

  主持人:现在开始杨键水墨作品展的研讨会。杨键在中国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是毫无疑问,没有争议的,对汉语语言的贡献,以及他独有的与佛教的悲鸣相关的直爽的单纯的语言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巨大的贡献。07、08年甚至更早的时候,杨键开始画水墨作品。作为在安徽长大的现代文人,显然他对水墨传统,对笔墨的理解是有一些造诣的。随着他这几年开始自觉地进行水墨创作,给我们带来一些话题,优秀的诗人进行中国水墨的实践和实验,他在探索的时候留给我们一些什么可以讨论的问题:第一,杨键的水墨作品,大家都看到了现场,有一个观感,有一个讨论,甚至有一些批评。这里都是一些很好的批评家,听大家说是很重要的,这是杨键第一个比较重要的个展,这样的讨论对艺术家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二,我们可以就杨键的水墨作品以及杨键作为一个对汉语文学做出贡献的诗人,再来展开水墨实践的时候,到底能给当代水墨带来什么样的品质和什么样的思考,进行讨论。第三,水墨在当前遇到了什么问题,中国的水墨为什么如此混杂,为什么如此缺乏一些精神品质。随着有优秀的精神气质的诗人进入水墨实践这个场域,他可不可以对中国当代艺术或者说水墨带来一些启发,甚至带来一些推动。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杨键的作品这些年有一个阶段性,也就是《道之容颜——论杨键水墨作品》里呈现给大家的。早期的《足音系列》,第二是《苦山水》。当代水墨可能它真正的问题是品格、格调、品质或者说审美品位的问题。二十四屏条幅的形式跟他写水墨诗行,一行行诗的形式有一个统一,又跟传统的“二十四品”所对应的诗性的格调有一种呼应,并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好像有二十四种不同的音调,给水墨带来一种很细微的变化。我想这样一个微妙的变化,跟他诗歌的微妙性和自然性一样,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岛子:上午我赶上了杨键诗集《哭庙》研讨会的尾声。研究也好,学习也好,像这样一本诗集至少要读一个月才能够说出一点什么。好在我对水墨近些年有一些研究,也有自己的一些实践。可君在他的论文里面,关于杨键诗集的论述里面提出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概念,叫文人美学。我看杨键的作品,首先他的确有一种中国文人艺术,不能仅仅说是文人画,因为文人包括诗歌,包括书法,当然也包括文章。我们说苏轼的诗、文、书、画都是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但是那个高度恰恰是在苏轼最苦难的时候,流放到杭州的时候。这里其实文人美学我想可以把它转换一下。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呼唤一种先知美学,这种先知美学恰恰是一种纠正力量,是诗歌本身的纠正力量,诗歌对于时代的纠正力量。还有水墨,对于水墨的纠正,对于当代艺术的纠正。

  我想起爱尔兰英语诗歌,有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诗歌的精神力量,为什么战后英语诗歌突然向东方学习,当然不是向中国,而是向俄罗斯和东欧,俄罗斯大地的那样一种苦难,恰恰在英语诗歌里面认为没有这种东西。西方诗歌被一种形式主义的,被一种唯美主义,被这样的东西遮蔽了。这种纠正我认为是呼唤一种先知精神。这个时代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先知的精神。

  先知有寓言、有启示,最重要的是他有担当,这一点从杨键的作品里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比如说从《足音》开始,荒古之音,可以把海德格尔所写的梵高的鞋作为一个对比。在杨键的鞋中,我们看到农夫背朝青天,他要劳作,要背负那么大的负重。这双鞋裂了一个口,极其丑陋,但那就是大地的肖像,是一种呼唤。这种孤独走向地狱。杨键笔下的鞋,我们看到的是软的,看到的是淡的,看到的是空的,但是这里面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在传统文人画的语言里是看不到的。

  我最喜欢的是《荒寒系列》,最独特的就是他的线,看似轻盈、细密、空灵,但是你细看它是很艰涩的,这个线是很涩重的。这些线我们是可以意会的,它是一些断枝,但是我感觉它们更像铁丝和荆棘。

  从语言上来讲,杨键大量使用了丙烯,这在传统的文人山水里是没有的,现在创作里面是很忌讳这个的。他用这个是为了不断掩盖,当然也做底,做底是为了线,墨点渗化开来,那样一种层次。用丙烯削弱清醒,增加画面的朦胧感和不可见性。在这里写已经不重要,在这种混朦里面我们的精神得到了一种净化。《荒寒系列》我觉得是这批作品里最好的,是能够在中国现代水墨画里贡献出一种语言的。

  主持人:岛子老师是从诗歌的美学纠正力量入手,杨键自己也是修佛的,比较虔诚的修佛的。岛子老师讲到“足音”系列的鞋,讲到梵高的鞋,到底是梵高自己的鞋,还是一双农夫的鞋。还有人说是工人的鞋。为什么是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不是门口被抛弃的幽灵的鞋或者说是亡灵遗弃在沙滩上或枯水里的一双鞋,淹没的鞋。这种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思考还是很有意思的,岛子说杨键的这双鞋有走向地狱和黑暗的勇气。

  王蕾:我从观者的角度看杨键的作品。他的画最打动我的还是《荒寒系列》。我觉得里面那些表现性的墨线,非常具有游动性、灵活性,似乎在穿透一些东西,而且非常混乱。这是极具表现性的墨线,在德勒兹分析绘画的时候把它叫做一个混乱性的灾变,打破了就像以前传统的水墨画里,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有一个形象在那边,但是这个已经是实验水墨了,利用这些表现性的线构成画面的主体。我注意到杨键对丙烯的运用也非常新颖。其实我之前研究的是水墨的精神性,我觉得水墨在绘画材质方面,比西方的油画材料和丙烯材料都有一个更透明、更接近于精神状态的特质。丙烯相对于水墨覆盖力更强一些。在杨键的画里,丙烯形成大面块的朦胧的覆盖的东西,又和这些墨线不断交融,造成了纯粹感觉的直接呈现。我想到了一个词即反物质化,去物质化,丙烯相对于水墨的材料是更具物质性的,但是杨键这里绘画效果出来了就是纯粹的感觉性。最后是通过物质化的引入实现了反物质化的画面,这给了我强烈的感触。丙烯基本上在荒原里用的是白色的,可以说是非常亮和黑地形成了一个强烈的黑白对比。所以在这个地方它是光线,我看到的第一个感觉白色是光线,给我最深的感觉是它突出了光线。它又不仅仅是光线,在这里它又是白色的色彩,把丙烯用作光线,同时又用作色彩,直接和水墨形成语言的交流,我觉得很有意义。

  我刚刚说极具表现性的墨线和丙烯的块面形成一个交汇,不断渗透交流,这就形成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就把绘画本身的生命力和感觉通过线的交融和丙烯的晕染渗透,整个的感觉就是在那个区域里不断地交流、生成,直接就出来了。这里,中国水墨结合西方的丙烯,两种材质的结合是很到位的,因为它突出了感觉,这个感觉不是物质化的,而是更趋向于精神层面。最终形成一个游牧空间,在这个游牧空间里精神、感觉,也可以说纯粹生命、纯粹精神,还有画家的精神,都在画面的游牧空间里绵延,在不断地生成。

  主持人:王蕾是从德勒兹讨论培根的感觉上入手,感觉很重要。杨键作为一个诗人,有一种对汉语独有的、几乎是那么有天赋的感知力。当事人带着这种感知力来画画的时候,他需要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把他独有的感知力带到绘画语言中来。另外一方面,他毕竟不是一个空无的脑袋,可能会受各种当前流行的,他所看到的以及艺术史加给他的各种图式、图形、表达方式,各种样式,包括手法的影响。杨键怎么通过独有的感觉力和感知力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线条在当前找到一个游牧空间、一种逃逸之线,可以逃出来,可以穿越出来,找到一个自己伸展的区域,一个艰难的、挣扎的、生长的、涌动的、奔突的区域。   

  王端廷:杨键先生是诗人画家,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通才越来越少,做研究的都是非常专业的,如今一个诗人不再是苏东坡时代,也不再是王维时代,这种通才在当今不是太多。但是我又不能把你当做一个业余画家,因为我看到你画得确实不错。到了现场有一个感受,小画不小,大画不大。这些小画你要是看画册可能非常大气蓬勃,反而大画有一览无余的感觉。这是现场跟印刷本以及电子版本的差别。水墨对中国画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用水墨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是一个大的群体,传统水墨的当代转换是中国艺术家的一个重大课题,很多艺术家都在这里面用各自的智慧、各自的手法来进行自己的创造,我看到杨键也是在当代语境中进行自己的一种探索。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