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阿一:诗·晬语(2)

2022-10-27 08:48 来源:南方艺术 作者:阿一 阅读

关于流派及非理性泛滥

80.我不关心现代诗是什么流派,流派太多,记不过来,读诗,首先读的是诗本身,没有动你灵魂一寸,派有何用。无门无派也自有高手。这样的高手自成一派,别人模仿不了的。

81.流派既是标签,是纲领精神,是高举飘扬的旗帜,派就像是你身后的靠山一般,颇有以震慑对方的那点意思罢,同时,派也是画地为牢。一个写批判现实主义的诗人,他还生活在庸常琐碎的事务中,他还生活在这些琐碎事务中跳跃出来的奕奕光色里,他还会写爱情亲情,他还会写花草虫鱼,他还会写一日三餐,他还会写风物闲美,他是独立派先锋派还是新月派人生派朦胧派,还是什么派?

我关心的是,这首诗的语言运用是否有意思,有没有新意,是落了俗套还是不落俗套,是否是他自己的语言,他周遭的文化、浸泡他的文化,他认识的欣赏的新的文化,他又怎么来化育在诗里的,它挖地三尺还是七尺九尺,它趴在地上还是仰望了星空,关心它蕴藉的思想到达哪个层面,是开阔的还是狭隘的,是哲学的诗意的还是眼睛里只有鸡毛蒜皮的婆妈,是中土的还是异域风味的,——它动没动我的灵魂,并且让我不知不觉就进去了,在里面激动、愤怒,或安详宁静,或无语,或窒息,在里面苦涩在里面痛,在里面沉醉流连,在里面缱绻惆怅、低徊不已。

82.
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捂住语词,也会从句子里流出来。
捂住删除,也会从“此内容违规无法查看”的闪电记忆里霹打下来。
——感于批判现实主义诗歌

83.批判现实主义诗人是“眼冷心热”的诗人,直面现实的勇气,金刚怒目式的呐喊,针砭时弊的愤懑,对人性世界的剖析,对环境污染的痛心,对历史文化和当下状况的思考与质疑,他们继承中国文学“不平则鸣”的传统,兼有无奈的抗争和一声叹息。

敢说真话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恰恰体现了他的童心、善心、壮心,是有良知诗人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是个人主体精神和个体价值的弘扬和表现,他们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或为孤独孤绝的存在。

他们是独立诗人。

84.此岸的现世与彼岸的神话、梦境和宗教境界,诗人穿梭今古、虚实相映,连接了它们,所以有了“浪漫诗”。

不是所有的感受和表达都有结论,所以有了“朦胧诗”。

因为现实黑暗和残酷,所以有了批判现实主义诗歌,有了“独立派”、“先锋派”。也是最需要诗人具有独立思考、前瞻意识、骨骼和勇气的诗歌。

85.老干体、歌德体,总是有人在写的,但坚决反对文艺中政治一元论评价标准。如果某文学大奖评判标准具有严重的yishi形态化,就是对广博深厚的文学书写内容的侮辱。

杜甫关心政治民生,可是,他是这样写诗的吗?杜甫诗歌的文学性、艺术性极高。

86.这些年冒出来的梨花体、乌青体、下半身、垃圾派、尿尿体等,败坏了新诗的名声,也让诗人这个曾经神圣的称谓成了一个笑话,这倒也委屈了真诗人。甚者演变成了对他人的人身攻击,剑走偏锋,变了味道,恶臭难闻,看不下去。骂,都嫌脏了口。

脱裤子撒尿,流鼻涕进嘴,撒不出流不出现实主义来。靠脱裤子撒尿等来制造所谓的真实感、现场感、人生感、生命感,也实在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87.丑和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以写丑,但不能写脏。文学也是有底线的。文学追求真善美,揭示假丑恶,没说“假脏恶”。

88.请文学不要随地吐痰,随地流鼻涕,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要不分场合脱裤子。文学应当讲一点卫生,讲一点修养,讲一点羞耻,讲一点情调,讲一点道义。人体排泄物也不是不可写,但要选择地写,要写出一点境界和格调来,不要让人看到的就是污秽之物、下流之作。

一个要把屎尿屁大张旗鼓端上餐桌,来讽刺什么隐喻什么,要反动什么批判什么,这其中或许有其深刻性,但读到“屎尿屁”这些文字呈现的时刻,已经感到其本身的恶心和臭不可闻了。文学内容可包罗万象,但文学表达是有底线的,文学是有遮羞布的。再是夏天,人一旦走出家门是需要穿衣服的。诗歌同理。

89.曾作文《风流与悲情》,说: 魏晋人卸下衣服,反有脱略行迹的率性歌唱;今之人脱掉衣服,却是无地自容的羞惭。

看某浅浅之流的所谓诗歌,可见用词用语到了多么低俗恶劣的程度,文如其人,实质是做人的低俗恶劣,且不说亵渎了诗歌这顶文学的桂冠、文学的女神。

9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首次细致地运用尽可能科学的方法考察人类意识的深层次结构,提出了“非理性本能”在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次根据,为非理性主义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大约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非理性主义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而进入国内文学艺术及其研究现场,并且受到一些学者的大力推崇。

对潜意识的发现和自觉开掘,深刻地改变了文学艺术的时空观念,深刻地改变了对自我对他人的深层次的内视的观照,相应地也极大地丰富了叙事和抒情方式。

凡事过犹不及。这种文学倾向发展到极致,就是以本能与身体为核心,使得野性和欲望放纵不羁,反对道德伦理,亵渎崇高。

于现代诗领域,尊重直觉,尊重感性、潜意识等心理特征,但又必须排斥粗糙滥俗的“心理真实”,依据自己的思想情绪、审美理想进行自觉自由的审美创造。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是古今诗歌创作中始终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并不排斥理性。

现代主义诗潮中象征主义大诗人及其成功作品,多是在看重非理性的同时,也注意到理性的意义。

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保尔·瓦雷里甚至认为:“一首诗应该是‘智’的庆祝,它不能是别的东西。”而且,即便是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其杰出者也是注意到理性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德国有神论存在主义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谈及文艺作品时,就要求人们“努力去吸取非理性面及反理性面,通过理性来使它形成,使它变成理性形式的一种”。

这些无不告诉人们,新诗的创新要杜绝对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片面崇拜及其“非诗化”,和其他艺术一样,它只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好的诗歌是深入地揭示人性的真谛,生活的本质,生存环境的真实以及对语言学、美学领域的拓展。

但是,一任非理性放纵和泛滥,无视诗之为诗的基本要求,无视理性及其制导下诗歌的音乐性,无视意象和意境的营构,诗就失去“有意味的形式”,诗就成了地道的“脏”和“丑”,也就成了真正的“非诗”。

 

关于美

91.文艺之“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否则,直接去读哲学。“思想深刻”只是评价诗歌的一个维度。评价文艺作品好坏,要使用各种维度。创作文艺作品,尽可能让各种维度达于良好或完美的融合。

92.文艺上,你载道也可,不载道也可,无论载道不载道,都要审美,都得审美。艺术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完整性和丰富性,我再特别地加上一个: 审美性。

93.文艺中,“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比如语言、格调、雅致、俗白、意境等基本的和高妙的形式美感。

若从广义上看,美的内涵有思想之美、道德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等等,他们只是被巧妙地渗融铸于形式美感中罢了。

94.脑袋里因敏锐随时都有意象冒出来,而且这些诗句、词语,就随着这些感觉意象在奇妙地组合构成,大多不会停留于浅表的生理感受,而会延展到其他更深、更广的意蕴里,遂有了审美的锐度与思想的深度。

95.什么是文学,以我看,就是用艺术的语言讲人性的学问。
文学写作,是思想和灵魂的“感受真实”,并不要求事实的真实,否则不会产生小说和诗歌。
文学写作,恰恰是要培养一种“无中生有”的能力,考验作者的体验、认知、想象及相应的语言能力。

96.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一件艺术品,一首诗歌,倘若不能向我们闪烁道义之光,表征情调的美妙,它就算不上是好的作品。

97.文学即人学。诗歌写作,多少得是与之相关的“人话”,如此才有诗的温度,毋宁说作为人的体温。

98.若无文学,人类还在平庸与恶俗中爬行与徘徊。文学被人类亲近与尊敬,缘于文学书写并激活灵魂精神,并且因这文学之美而获得人性境界的提升。诗歌同理。

99.东方有一轮太阳,你的祖父在看到这一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会感动,你的父亲一样会感动,而你在看到这一轮太阳升起的时候也一样会感动。这种感动一直到你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每当我们看到这一轮天体从东方升起、喷薄而出的时候,我们都会被它感动,这就是大自然的美的力量、精神的美的力量。

当太阳下沉西山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动感慨,更多地,是对于人之生命的大感慨,充满悲怆的留恋的无奈的伤感。夕阳意象,除了怀人之外,还有思乡之意。于是有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于是有了“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故乡难觅的怅然之情表达得婉曲有致。

 

关于情感、想象力和修辞

100.思想在诗中可能隐蔽,情感在诗中不会被隐蔽,哪怕是内敛的。内敛着也同时在袒露着。

101.当失恋、沮丧、压抑、质疑、相思、相知、相爱、欢欣等等恼人撩人又还惆怅缱绻的情绪情感作用于人时,司马相如、元好问、苏轼、陆游、纳兰容若、仓央嘉措等等都有随心随性的记录,而这些记录,一不小心就成了历代共咏的爱的诗篇。诗与情不分家。没有情感渗透的诗歌,不会动人。

希望诗歌是情感的治愈系。

以诗复诗,风雅兴寄,不亦乐乎。生活的老茧,在诗词里融化。

诗人啊你写诗,如果更加加重了你的痛苦乃至于不堪,是该憎骂自己还是憎骂诗歌?

102.有的诗歌你感受不到温度,他不过是在玩语言罢了,不过是文字组合的操弄者。

有的诗歌哪怕写的是苍凉荒寒,亦有生命内蕴的热,一种诚实深挚的温度。

103.不论是侧重于抒发情感的抒情诗,还是侧重于描绘事件的叙事诗,不论是表现还是再现,作者的情感脉络,都会作为作品的内在结构线索暴露或潜藏在诗句诗行里。如果你是动用了情感在写作的话。

104.好诗之所以没有一处是多余的和纯粹偶然的东西,一切都从属于、趋向于一个整体,就因为有饱和着情感的思想这块磁石,吸引着原本是散漫零乱的意象,并把它们联结、聚合成和谐完整的意象体系。

105.艺术创作,诗歌写作,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并且渗入其他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创作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情感又是触发其它心理因素的诱因,能推动它们的发展,起着动力作用。

情感因素常常充当感知和想象的动力。

从感知开始,情感便介入其中。由于情感的进一步诱发,思绪不断运动、分解和综合,使人进入“神思飞扬”的状态,一系列新的艺术生命,新的审美意象,也正是由这种“神思飞扬”所孕育,所诞生,而纷至沓来。

想象借情感的推动得以活跃,情感借想象的活跃得以抒发。

106.情景交融。化景物为情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往外放或情往内收,皆含情。夫诗本性情之发也者。诗缘情而托物者也。——都是说诗歌要有情感。

107.每一种内容,社会的,自然的,一切的精神事物,这些事件,行动,景观,情节,内在的和外在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诗,由诗加以形象化。这样高产且还经常出好诗的诗人,我欣赏。他们的眼光是明锐的细腻的,内心是丰富的深刻的,他们具有好的想象力并且用良好的语言来驾驭和驰骋于这样的想象力。说穿了,文学就是想象力的语言艺术。

108.有些短小的抒情诗,诗人把情感完全压缩并隐藏在看来各自独立的意象里,但通过意象的对列,通过意象的相互感染、相互交融,却很自然地挑动读者的心弦,体会到一种思想情感。

109.我国传统诗论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钱钟书谈艺录》所谓“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都道出了审美理解与感知、想象、情感融为一体的特点。

110.比喻是诗歌的重要手段,明喻在荷马的诗中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隐喻是诗歌之本。

所谓明喻或隐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称之喻象,即由比喻产生的形象。

111.修辞是诗歌创作的美学手段,是修辞创造了诗的文学意象和意境,是修辞使诗成为了有文学桂冠之称的诗歌以最高的语言艺术。

从《诗经》采用的修辞是“赋”、“比”、“兴”开始,到《楚辞》,尤其是汉魏南北朝诗歌,皆运用并重视对具有比喻、象征意味的“比”、“兴”,少量适当地杂陈“赋”,影响了随后一千多年的中国诗歌创作历程。

西方文艺复兴以后,抒情诗的创作逐渐步入鼎盛时代,比喻、象征、通感伴随抒情诗的勃兴。中国新诗所用的修辞主要也是比喻、象征、通感。此外,还有夸张、借代、反衬、模拟、重叠、蝉联、排比、对仗等多种方式,都是诗歌写作的有效手段。

112.柳宗元诗句“欸乃一声山水绿”,悠扬的渔歌恰好使翠绿的视觉形象格外鲜明,听觉在增强视觉感受性。审美心理过程中感觉的相互对比,最突出的表现是“同时反衬现象”。钱钟书《管锥篇》有言: 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虚空之辽广者,每以有事物点缀而愈见其广。“鸟鸣山更幽”“大漠孤烟直”即为典型案例。

我喜欢通感的丰富迷人。歌声的“甜”,是听觉中有味觉;颜色有冷暖,是视觉中有温觉;耳中可以见色,眼里可以闻声。

通感又叫“移觉”,既是人的心理现象,也是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还是一种修辞格式,在诗歌中经常运用。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生动、鲜活、新奇。

113.严重一点说,没有通感的良好感受力的人,成不了诗人。通感,就是感觉打通了,其本身就是灵性的一种。

114.审美知觉作为对事物感性面貌的整体把握,突出地表现着“统觉”的作用。统觉是知觉内容和倾向孕涵着已有的经验、知识、兴趣、态度,因而不再限于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知。因有统觉作用,诗人就能将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的目的指向性融入于当下对象的知觉之中,使知觉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事物感性面貌本身,而附着特定的观念和情绪意义。所说“化景物为情思”“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是这个道理。

115.诗歌写作中广为运用的比喻手法,其心理根据是类似联想。比喻的喻体与喻本之间既类似又差异,包含着相反相成的因素:“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钱钟书《读<拉奥孔>》,《旧文四篇》,P37)。

116.象征,是用一个具体事物的形象去充当另一较为抽象的事物的感性符号。比较起来,两物之间的相似关系较之比喻还要松散。

我们在诗歌比喻和象征的似是而非的玩味和琢磨中,展开更为积极的心理活动——它们都可以把彼此各自独立的事物结合成为错综复杂的意象,从而获得更大的思想感情的容量。

117.“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这句谚语,意思是说,只能心中领会,不能用语言表达。可见语言表达的有限性。可是,诗歌与音乐,恰恰要做的就是“意会”了然后努力用“语言”“音符”来表达出来,——让自己的感知、想象和情感循着对象的指引,自由地和谐地活动起来。而在最终获得的审美愉快中,蕴涵着对于对象的理性的理解和认识。当然,这种理性认识不像理论认识那样确定,它往往朦胧多义,一时难以用概念穷尽表达,所以审美的理解有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特点。所以诗人自己有时都难以解说一首诗思想内容的确定性,读者对同一首诗也有解读的多义性。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这正是文艺的魅力,不是么?

118.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象、情、理在同一想象过程融合一体,共同构成一种特殊的认识,这就是审美过程中特有的思维活动,即: 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

感性形象仍然是感性形象,它并没有转化为概念,但是它却在诗歌中已经转化为体现某种观念意义的信号,因而我们在观赏这一形象时,便能在直接观照之中获得对其中观念意义的理解。

诗人,你在诗歌创作中直接发议论了吗?而且一串又一串?——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用“形象”去表达、去呈现吧!

119.并不是写出华丽词汇和漂亮句子的分行文字就是诗。如今的“口语诗”或叫“生活语言诗”,能使诗歌变得鲜活接地气,其中一样有着修辞手法的运用,它更考量诗人的思想深度和广度,考量诗理、诗趣、诗味。
 

关于意象

120.意象,是文艺美学的概念,是诗歌创作方法的核心,是诗歌之所以是诗歌的重要标识。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和思维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是“意思的图象”,进一步说,是“大脑里的意思图象”。是人类大脑意识活动的产物。

121.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诗学借用并引申,“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非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皆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中国传统诗论之意象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比如“鸿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月亮”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等等,非常多的传统意象的表征,并且多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主要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词汇。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122.二十世纪初,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庞德,给意象下定义:“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意象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主观和客观融为一体的形象:

一方面,以客观约束主观,竭力避免改变客观事物的形状和性质,赋予客观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另一方面,强调描绘客观事物必须表达主观的感受和体验,赋予客观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诗人的主观激情和客观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个自身完整的复合体。其浓缩、凝练诗情,藏而不露却又容易感受的特色,对欧美现代文学创作和批评有较大的影响。

123.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

124.意象有什么用?
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加深了审美的愉悦,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写诗好比用含有维生素的苹果、橘子等水果的方式,而一般不去采用维生素药丸。因水果色香味形俱佳,口感更好,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愉悦的过程。

二是,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使诗的主题多义和不确定,读来更让人回味。除了已知的,可能还有若干未知的、空白的人性及其观照的区域。主题朦胧,意绪无穷,从而增加了诗的张力和弹性。

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婉转得以代抒代言。所说“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就是这个意思,达到繁琐的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诗无达诂”,主要就是指这类有此效果的诗。

三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好比诗人要把同一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水果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提供,不至于有雷同之感。

四是,避免与当时的政治发生冲突。这个你懂的。

 

关于个性,继承和发展

125.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一不具有个性。活着,往前写,成为自己,不成为他们。探本知源,竞今疏古,通则不乏,变则可久。中国文学、中国诗歌,一直就在继承和发展中。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