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余华:文学是更早的全球化

2012-09-29 2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阅读

相异的文学文本相似的死亡爱恨

“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两百年前歌德曾这样展望文学在未来“全球化”的可能。20日,作家余华做客早报在同乐坊芷江梦工场举办的“东方早报文化讲堂”第二讲时,他的观点可能比歌德更激进——“文学是更早的全球化”。

我们能互相读懂各自的文学

歌德在200年前展望文学“全球化”时,更多强调各民族文学应当在相互交流中,用更开阔的眼界去吸收其他民族文学的养分,余华在早报“文化讲堂”中则从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语言的理解通约性角度,阐述文学的“世界性”和“全球性”,而非简单的线性历史。

“当早报邀请我为早报读者作关于文学的讲座时,碰巧有朋友提到‘外国的汉学家根本不懂中国文学,他对中国文学根本没有发言权’,但我觉得这样的批评非常可笑。要是中国人说外国读者和批评家根本读不懂中国文学的话,就相当于说,我们全体的中国人都读不懂外国文学。我们能互相读懂各自的文学。”作家余华首先解释了宏大讲座题目的由来,“根据我的经验,文学的理解和批评根本没有地域和语言限制。”余华从自己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解读中看到,“《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写的是很纯粹的中国故事,但我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读者中都能听到他们被小说打动的评论。”余华更多从自己的阅读和旅行经历来作为佐证,死亡、愤怒、仇恨、爱等文学元素,在不同民族的文学文本中都有着相似的描述。

心理咨询师的VIP客户都是李光头

《兄弟》下部出版已有一年,但关于小说的争议在批评界和读者中从未中断过。讲座中一位读者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下部没有上部好,有刻意赶进度的嫌疑。”

“《兄弟》是我的最爱。”余华回应道,“我一直认为《兄弟》是我最好的作品。大家对它骂得越凶,我就越疼它,这就像家里那个最挨骂的孩子,实际上他也是最受父母疼爱的。”余华形象地比喻道。

此次上海之行,作家余华还将出席同济大学的一个心理论坛,“请我这样一个作家出席心理学论坛,据说也是《兄弟》的原因,我认识的一个心理咨询师认为《兄弟》中的人物是20年来中国人心理问题的缩影。”作家、文学和心理咨询,因为余华的这部旧作而有了巧妙的联系,“‘我们的VIP客户都是李光头。’那位心理咨询师这样对我说。”许多读者眼中更具“荒诞”甚至“超现实”的《兄弟》,在余华看来恰恰是一部非常现实主义的小说。捡破烂成富翁、人工处女膜等小说中细节被许多批评家指责为“胡说八道”,“但现实生活远比我的小说荒诞,小说中的那些东西在现实生活并非不存在。”

余华认为,《兄弟》真正让读者和批评家不舒服的原因可能是小说挑战了他们的阅读习惯,“我们的许多读者更习惯于小资式、欧洲化的阅读口味。”在余华看来,自他开始文学创作,就是在不断地挑战读者和批评家的阅读,“从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开始,我和一些作家的作品得不到文学刊物编辑们阅读认可,最后只有《收获》等少数杂志收留了我们。”即使是《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余华认为它们在一开始也无法让读者接受这样的叙事方式。

“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就应该不断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不是迎合。”余华说道,“这20年来,在写作上我也在不断改变。所以如果我能写到70岁的话,我希望在那个时候还在挑衅大家的阅读。”

本月底,根据小说《兄弟》改编的同名话剧就将在上海首演,但谈到这部备受关注的话剧,作家余华昨天依然表示“不关心”,“我一直说,小说写好之后就不是我的事情了,对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话剧,我都不会干涉和关心。”当早报记者透露,话剧版《兄弟》未上演就已经出票大半的消息,余华自信地表示并不意外,“相对电影和电视剧,话剧更容易操作。”

现场花絮

怀着一颗空白的心阅读与聆听

整个同乐坊芷江梦工厂不可能像证券公司那样熙熙攘攘,到这里来的人也没有追星的疯狂。梦工厂没有为读者营造任何文学梦,就像余华期望的那样,都“怀着一颗空白的心去阅读”。这个时代真的只忙着试图制造伟大的作家,却没有可能制造出伟大的读者了吗?在讲座现场,我们看到了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在仔细聆听余华直白道出的阅读体验。

 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在看过《兄弟》后特意前来,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惭愧地说《兄弟》下部我还没看完,今天听了讲座后我肯定是会把书重新拾来再读的。”“和那些为小说家做礼物就花了两个周末时间的美国读者相比,我们花一个下午来追捧一下文学明星,只能自嘲有点太小资了。”

一位“爸爸级”从事管理的读者对记者表示:“他的小说,为我们在长时间浸淫于日常商业活动过程中抽出了一道缝隙来,就是借助这样的缝隙我们真的看到了小说所描绘出的荒诞感,就在身边。很有意思。”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可能无法接受从夸张的超现实主义,经历一个新文学风格带来的新体验,他们需要合适的节奏与心态,今天的讲座在某种程度上帮助读者作出适度的调整。

也有人评价说余华驾驭不了自己的叙述,甚至认为他江郎才尽。但在余华表明他目前最喜欢的作品仍然是《兄弟》,并说他不担心任何新的文学风格产生面临争议时,现场的掌声立时响起。

余华从事创作20载,这也难怪在今天的讲座现场可以看到不少上了年纪的读者。一对生活在杨浦的工人老夫妻中午12点就从家里出发,他们对参加这类讲座充满极大的热情,“只有今天这样的时代,才能产生这样一个不怕冒犯来记录的作家。在早几年前我们不可能看到那样的作品。”

今年60岁的退休老师说:“从我接触文学那时候起就知道:‘文学就是人学’,今天听了余华的讲座更印证了这点。闲着在家看过他的小说,今天讲座里他提到的那些经历告诉我们,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会对生死痛苦产生相同的情感。他小说描绘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充满了人性的张力。想不到在国外的读者也会和我们有同样的感受。”

余华只言片语

●文学界的一些人经常喜欢说:“我们是专业读者,文学界之外的人,他们是普通读者。”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商榷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类的图书都由大众读物出版社出版。不管我平时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我是一个工程师,我是一个医生,或者我是一个民工,我都可以读文学。

●假如我们中国人说外国的读者或者是外国的批评家也好,他们根本就读不懂我们中国的文学的话,就相当于说,我们全体的中国人都读不懂外国文学,我们不知道《安娜卡列尼娜》写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哈姆雷特的诗写得是什么,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没有道理的。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