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陈晓林:梁启超教子

2012-09-28 11:3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晓林 阅读

  先哲告诉我们,读书要读原著、名篇。的确,这是硬道理。阅读那些思想文化大家、学术宗师的传世经典,能使人提升境界,茅塞顿开。某日,我到书店觅书,偶见《梁启超家书》,欣然收入囊中。

  梁启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无疑是一位影响至深且巨的重量级人物。我景仰先生一生忧国忧民、勤奋治学,虽56岁殒殁,却留下著述1400余万字,《瓜分危言》、《变法通议》、《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少年中国说》等名著、名篇,每每读来都醍醐灌顶。读罢《梁启超家书》方才知晓,如同救国、治学,任公教子同样用心、有道、持恒、见效。

  任公共育有子女十人,除一子早逝,个个成才。长子建筑学家梁思成、次子考古学家梁思永、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可谓凤毛麟角。《家书》收入任公1912年至1928年间,写给在外求学子女们的112封书信。细细品来,饶有兴味。

  作为出身封建社会、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且已功成名就的任公,在给子女的信中,全然没有教师爷口吻和封建家长作风,也没有曾国藩教子书中不经意就流露出的封建士大夫韬光养晦般的心机、心计。任公丰富的情感,盎然的兴趣,坦荡的内心跃然纸上。这位夫子给子女起绰号,讲笑话,还时时调侃自己,目的竟是“要你们(子女们)知道我快活顽皮起来的样子”。

  任公当然也企盼子女有所成就,但他不主张子女求官,认为“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他在1923年11月5日致长女梁思顺书中谈到:“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事实上,任公九个子女不论在旧中国、新中国皆没有专事做官之人,学问却皆有大成。对于做学问,他也倡导子女兴趣要广泛,视野要开阔,主张“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他告诫儿女们不论做什么“总要把墙基越筑越厚越好”,“人生之旅历途其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

  梁启超著述宏富,四处讲学,身兼数职,而且还有财产性收入。按当下标准,他的子女应属富二代。然而,任公从不溺爱子女,他在信中反复叮咛“人贵自立”,“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要吃得苦”,“舍安乐就忧患”,“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纵观其九子女的人生,在剧烈动荡深刻变革的时代,历经坎坷与磨难而不折不挠,不能不说得益于其父“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耳”的家教。

  通过言教子女是一方面,通过身教影响子女则更是任公教子成功之处。爱国不甘人后,青年人常怀报国忧民之志,做于国家于社会有用之人,是任公对子女们的最大影响。从推行维新变法与康有为共举大旗,到与蔡锷倒袁发起护国保卫共和运动,直至晚年,虽专注教育治学,仍推进现代化运动以救国,可以说任公是一个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五子梁思礼谈道:“有人曾问我:‘你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曰:‘爱国!’”任公九个子女,有七个先后赴海外留学,个个学业优秀,但没有一个留在国外,皆学成回国。

  任公25岁时变法失败,流亡海外,回国后历经动荡沉浮,50岁后又患严重肾病,经常尿血。但他的乐观精神和趣味主义,自始至终洋溢于家书的字里行间。1928年他在写给已完成学业,即将从美返回,颇为职业选择烦恼的梁思成、林徽音夫妇的信中道:“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之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生不许他侵入。”

  同样是为人父,品梁启超教子之道感慨良多,自叹弗如。我在想,虽世事变迁,今非昔比,然而《梁启超家书》所涉个人修养和学业方面的道理,先生为子女教育倾注的心血,付出的大爱,仍给今人以启迪。

  愿更多的家长和有志青年读《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年8月1版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