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夏志华:有没有人敢说商纣王做过好事(2)

2022-11-01 08:42 来源:南方艺术 作者:夏志华 阅读

中国人骂商纣王习以为常,但有人感到好奇。顾颉刚先生(1893年-1980年,原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余毅,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他对商纣王遭遇这么多人的骂感到纳闷,认真研究后,于1924年在《语丝》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顾颉刚先生从《尚书》中找到商纣王的罪行六项,战国增加二十项,西汉再增二十一项,东晋又增十三项。顾颉刚先生一总结,吓了一大跳,商纣王的罪行居然多达七十件。犯罪是要有资源的,没有资源怎么坏得起来,商纣王也就执政三十年,这三十里他天天都在干坏事吗?

商纣王从他父王帝乙那里继成王位,肯定也继承了重要的版图任务。商纣王还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王遇到的是什么难题,东边一些“国家”和部落迅速崛起,给中原帝国带来了巨大挤压,但是,帝乙始终没能有效地巩固边防收拾山河。上代人没有解决的事,必定是下一代人的课题,商纣王肩负起了商朝版图任务。

商纣王厉兵秣马,像现在的北约一样一路东扩,与各方势力展开大战。徐州附近的一个“夷方”强大起来后剑指中原,商纣王和这个东夷一打就是多年,最终得胜,版图大增。商纣王热爱大地,肥沃之地荒芜之地都喜欢,他一边打仗,一边把一些无主的荒地圈进商朝版图加以开拓开垦。商纣王真是锲而不舍,执政的最后几年,他开辟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战场,频频获胜,殷商版图数倍扩大。

君主丢失国土被骂丧权辱国,抢得地盘一般都被称颂为伟大君王,俄罗斯的那几个男女沙皇,就是抢中国的土地获得了巨大荣誉而被俄人称为大帝。战争嘛肯定会死人和耗费银子,商纣王被周武王一打败,国内贵族翻旧账骂他“横征暴敛,强征税赋”,“埋士兵尸骨于他乡”。那些被打败被统一的小国也骂他强暴四方。商纣王为国家扩大了版图,不仅没有得到赞美,反而被骂得狗血喷头。

大约公元前1066年(帝辛十年),商纣王率兵征伐夷方,商军进至攸国,与攸侯喜合兵进攻,击败夷方,约公元前1065年(帝辛十一年)商军才返回商都,这次征讨夷方耗时250天。没多久,夷方又乱,约公元前1061年(帝辛十五年),商纣王再次征讨夷方, 这次出征花了九个月270多天。

史籍记载商纣王“十祀征夷方”,外界实在不太平,商纣王不得不频繁出征。朝歌有美女妲己,有轻歌曼舞,有酒池肉林,那是一种多么怡人的场所多么怡人的生活啊,商纣王为什么舍得放弃酒池肉林而频频出征呢?商纣王一出征就是两百五十多天,那会耽误多少享乐!对于被骂荒淫无度,骄奢成性的君王,非必要肯定不会放弃灯红酒绿的生活而去打仗。依此判断,商纣王的一生中,沉溺酒色并不是他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他的一生肯定有比酒色、歌舞、享乐更重要的事情。

商纣王“十祀征夷方”应该属于“御驾亲征”!这个称谓显现的是神圣与正义,本身就是赞美,赞美一个君王不辞辛劳,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承担最危险最重大的国家责任。

中国“御驾亲征”最多的几个皇帝一直都受到中国人的景仰与赞美。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对外最强硬的皇帝之一,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一共五次亲征蒙古。汉光武帝刘秀是个全能型皇帝,治国靠自谋,打仗自己上,一共七次御驾亲征。公元前196年10月,汉朝的淮南王英布谋反,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在击败英布回朝路途,刘邦绕道故乡沛县看望乡亲,与父老乡亲们欢畅宴饮数十日,临走之际,刘邦突然黯然,扯着一副饱经苍桑的嗓子以粗犷的嗓音唱起了《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商纣王

当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听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群起而伤感起来。乡亲们听出来了,如果有猛士,我刘邦何须去亲征呢!一个堂堂大汉开朝皇帝,竟然没有守四方的猛士,让他不得不御驾亲征,最远一次一直打到匈奴腹地,一生五次御驾亲征。汉人传唱《大风歌》,传唱的是对刘邦御驾亲征的颂扬。

皇帝们御驾亲征人人颂扬,为什么唯独商纣王亲征,而且动不动就是几百天,会被骂成是暴虐四方呢?

盘庚(名旬,生卒年不详)是商朝第二十位国王,《夏商周年表修正》说他在位二十八年(公元前1300年-前1277年在位),公元前1298年——在位的第三年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县小屯庄)。《古本竹书纪年》说自从盘庚迁殷后商王朝“更不徙都”。但《汉书·地理志》记载:“朝歌,纣所都。”郦道元(公元466年-527年)的《水经注·淇水》也称:“朝歌城……殷王武丁始迁居之,为殷都也。”文献说商纣王在首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建琼室、鹿台、玉门,筑酒池肉林,大兴土木建设大批娱乐场所和享乐设施。不过史籍也说其中有些是营建,有些是扩建,有些是翻新,但是人们却骂他不顾民众死活,专门兴建娱乐场所供自己享乐,落下了酒池肉林,荒淫无度,纣饮无日等一连串骂名。

当代考古发现商纣王的宫殿左有宗庙,右有社稷祭坛,是商纣王祭天祭祖的地方。遗存至今的古城垣部分城墙高约10米,顶宽约130米,基厚约150米,城垣东西宽4里,南北长6里,城周20里,总面积24平方里。商朝首都朝歌城垣,就像《诗经》描写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那样,巍峨壮观。这多少说明商纣王并不只建娱乐场所,也修城防工事以及城市居民生活设施。

现代人说城市是文明的黄昏,但在古代,人类一路发展下来城市是文明的象征。当代人一边说城市是文明的黄昏,但大搞城市建设比谁都疯狂,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城市建设,超大型城市拔地而起,每个小县城都向500万人口的目标发展,把中国乡村甩得无影无踪了。无论古今,城市建设肯定会动用国库,但不是每次市政建设就必定横征暴敛,肯定会量力而出。如果平时就谨慎积蓄,国库丰盈,没几个傻子会为修一条马路都去强行增税。以当今的论调,发展城市建设有利于文明,大兴土木应该不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事,按说商纣王不该挨骂。如果大兴土木也是罪,看美国的曼哈顿英国的伦敦阿拉伯的迪拜,那美国总统英国首相阿拉伯国王就比商纣王更应该遭骂了。

仅仅说到这几件事,就感到商纣王其实挺可怜的,总是不能公平享受一个帝王的待遇,无论是搞城市建设,还是开疆拓土,人们都反着看,无论他多想做好事,都会背上“昏君”“暴君”骂名。

中国人骂商纣王骂来骂去,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后世绵延不绝地骂商纣王,发现基本上是根据《尚书·周书·牧誓》周武王给商纣王定的罪。三千多年的骂,其骂源都在《牧誓》武王骂纣。三千多年来中国从来没有这么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骂过一个君王,令人奇怪的是周武王之骂为何有如此大的穿透力召号力呢?

周武王要推翻一个正统的朝廷,肯定要把它从合法席位上拉下来,全面彻底摧毁其形象,从而建立自己推翻朝廷的合法性,不然就是僭越就是弑君,就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就不会有方国和部族首领帮他去消灭商纣王。试想生死搏斗的敌手互骂,哪里会有好话,出自敌人之口一般多是詈言毒骂,但大都半真半假。人世间一直就有“成王败寇”之法,撰写历史的大笔攥在胜利者手中,哪个胜利者会去为一个敌人说真话呢。刘邦和项羽还是结拜兄弟,起初灭秦的最困难时期,项羽消灭了秦国百分之七十的兵力,后来因分胜利果不均兄弟俩敌对了,刘邦开大汉之后,也不见他说项羽半个好字。到了晚年还在说项羽“一将之才有余,万乘之智不足”。

周武王的骂很成功,把商纣王骂成了一个坏人,把自己骂成了一个好人。顾颉刚先生在《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中说:“春秋战国时人说话,最喜欢举出极好的好人和极坏的坏人作议论的材料。极好的好人是尧、舜、禹、汤;极坏的坏人是桀、纣、盗跖,所以战国时有一句成语,叫做“誉尧非桀”。一个人天天被人家称誉,自然要好到三十三天的顶上去了;一个人天天给人家非薄,十八层地狱的末一层也就按定他跌进去了。这种过度的毁誉,说得太离奇时,即在没有历史观念的时代,也免不得引起听者的疑惑。”顾颉刚先生说的是中国的一种俗象,锦上多添花,落井更下石;墙倒众人推 破鼓万人捶。周武王只一捶就把商纣王捶成了一面破鼓,商纣王自然就遭万人捶了。顾颉刚先生在《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一文中话说得很白:“《汉书·古今人表》把人类分作九等,最上是圣人,最下是愚人,似乎是专依品性而定上下的。但一去细看,就可知道他们的上下原是根据于成败。如被秦始皇灭掉的六国之君,他们有什么劣迹,他们的被灭不过是所处的时势的不幸,然而一个个都放在下中和下下两等之中。秦始皇总可以说是一个无道之君了,但因为他成就帝业,必要保留一点面子,也就放在中下。谚云:‘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个观念能跳出的有几人呢!”好人干的坏事也是好事,坏人干的好事也是坏事。秦始皇统一六国,成功了,他修的长城成为伟大文明象征,隋炀帝失败了,他修的大运河成为罪恶的象征。顾颉刚先生说:“纣既不幸亡国,他的牌子天天被周朝人毁坏,他成为一个罪恶所归的偶像自然是无足怪的事了。春秋时横议之风尚未盛,那末到了‘寓言十九’的战国,纣的一身所受的‘天下之恶’的多,更是当然的了。”顾颉刚先生的结论是,流传下来的纣恶事实上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

确实,早在春秋战国时,子贡、荀子、孟子就发现了问题表达了怀疑。子贡(孔子弟子端木赐)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篇》。”《荀子·非相》也说:“古者桀纣……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宋朝罗泌(1131年6月14日-1189年3月30日,字长源,号归愚,吉州庐陵人,南宋文学家)在《路史》中说:“故凡言桀纣之事者,吾不敢尽信也。”子贡荀子孟子不相信商纣王干了那么多坏事,商纣王的坏人名声都由于他所站的恶劣的地位而来。听到子贡荀子孟子这么说,人们这才明白为什么刘邦亲征匈奴被歌颂为为伟大的民族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商纣亲征夷方却被骂成暴虐四方了。

亚圣孟子是一位一贯以“王道”鞭笞君王的哲学家,在他眼里天下君王没有做得最好的,只有做得更好的,不过他却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朱熹注《孟子》说“帝辛时仍有善政”。依朱子的注来看,孟子的意思是说商纣王不仅不像人们所骂所臆断的那样坏得一塌糊涂,而是还有“善政”。孟子如此说的依据是,商纣王统治商朝较长时间,孟子说一是有家族“善治遗风”,二是有贤臣不弃相辅。君臣相辅相成,臣之贤质保王之君德,商纣王有那么多贤人辅佐,如果商纣王时代没有丁点儿“善政”,比干等贤人是不能享誉到如今的。

孟子是第一个明确地说商纣王有“善政”的哲学家。孟子能看到商纣王的善政,其他人就看不到吗?看不到可能是人们大都具备政治态度而不具备哲学素质。

骂潮已成,都骂了三千多年了,搬出孟子来也不是想推翻“纣罪七十”之说。商纣王可能是一个脚上长疮头顶流脓坏透了的坏人,难道坏人就真的不做丁点好事吗?或许好与坏真的是有立场的,那就太可怕了!

公元前1072年(帝辛四年),商纣王下令祭祀父亲文武帝乙,就像端午节碰到世界认可日、某节碰到中秋一样,刚巧碰到商朝开朝贤王成汤的翌祭之日,夏商有衣祭 翌祭 侑祭 御祭,翌祭是舞羽之祭。《左传·成公十三年》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统》说“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者也。”祭祀在古代是国家大事,子孙后代以特定形式纪念祖先,表达祭者不忘先祖,尊循祖德的意志,其核心目的就是“告诫自己”行为要合祖制大道。因为既祭父王,又祭先祖成汤,商纣王连续三日举行隆重祭礼。祭祖、孝敬是美德。顿弱初到秦国为官,第一次晋见就大骂秦昭襄王,因为秦昭襄王对母亲芈月不敬不孝。好几位不祭祖或没按制度周期祭祖的君王都被牢牢地写进史籍挨骂。商纣王祭祖,商纣王的祖宗中有很贤德的君王商汤。

当年商朝贤君成汤承夏制,到商纣王时商汤制定的制度又运行了五百多年,实在是太旧了,商纣王开始更新完善制度,用现代话来说叫改革,按当代观念,只要是改与革,就是好事。中国现代修史都带有强烈的阶级观和帝王批判意识,当代人修订的《商代史》却很宏阔开明,认同商纣王完善了商朝制度。

商纣王全力改革人才以及用人制度,重用“小臣”集团,提拔了一批非贵族非世官非世族的人士入职。飞廉(也做蜚廉)姓嬴,以勇力而闻名,但只是一个将军,商纣王提拔他的长子恶来做了商朝大臣。飞廉恶来父子皆效力于商纣王,在周人看来是坏人,周武王伐纣时杀了恶来,不过其嬴姓后代非子后来还是创建了秦国。费仲的祖先姓嬴,费氏,名中,虽是商纣王的姑舅表弟,但层级不高,也被商纣王重要。牧野之战中费仲率领商兵商将和姬周拼到鱼死网破,后被周兵偷袭战死沙场,是最忠于国家利益的商臣。左疆也是一个小人物,也成了重臣。从史籍和文献中发现,商纣王提拔的费仲喜欢敛财,是个贪官,商纣王起用的胶鬲甚至是一个间谍。《孟子·告子下》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为贩卖鱼、盐的商贾之人,周文王姬昌把他举荐给商纣王,成为周国内应。商纣王启用的人中有间谍、贪官、谄媚者,这只能说明制度还需要完善。新人事制度都有这么多漏洞,旧制度窟窿就更大了,这正说明商纣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方向的正确性。

隋炀帝创科举考试就是要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人才,商纣王改革人事制度也有同样目标,却被骂作只知道任用讨好自己的“小人”,致使施政一片混乱,百姓民不聊生。商纣王改革后的人事制度所选的人不管是奸臣还是小人,只能说明改革的制度还要进一步改革完善,不能说商纣王改革人事制度是一项罪恶。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还把改革人事制度当作大事,而三千多年前商纣王就发起了人事制度改革,仅其历史意义,是不应该挨这般骂的。

商举法,周兴礼,都是重视法规法律。商纣王施行一系列法律、制度甚至国家体制的改革,改革后的法律制度不仅仅用来约束普通百姓,也用来约束贵族和利益集团。改革最敏感的不是百姓,往往是贵族和利益集团,任何一个朝代,保守的总是既得利益群,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商纣王制定的法律也被骂成“严刑峻法”。

夏商周时期普天下信天信神信鬼,信奉天命天赐,君王以天子自居,百姓视天子为天使,天子皇帝来替天行政,教导百姓。商纣王不信鬼神,当然,不要把商纣王不敬鬼神说得太伟大,因为他只是减少了信奉的神的数量,缩小了祭祀中“祭神范围”。虽然如此,也有积极意义。《管子·霸言》曾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大家认为以人为本哲学产自春秋。周朝文化一下子发达灿烂起来,其实商朝文化是其巨大基础。商纣王不敬神解除了许多制约,而商朝在其文化和哲学意义上的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夏朝就初露端睨,大禹治水就是为民。“以人为本”哲学和政治学发韧很早,商朝有一批具有这种哲学观的先锋思想家,也包括商纣王。商纣王祭祖,改制,不敬鬼神,人们不骂他改革,只骂他不敬神破坏了祖制。不信鬼神促进商朝制度变革,同样会触及商朝贵权及其他阶层的利益,商纣王不敬鬼神很容易获得骂名。

商纣王不一定是个哲学家思想家,但他是个政治家,作为一个君王其行为总会触及、触动、催生思想、哲学与政治的变革与进步。商纣王扩大版图统一诸方国,最显然的好处是在单位面积内减少了纷乱与战争。这让人看到统一国家,有利于完善国家形态,有利民族大发展,有利于民族文明,提震了人们对统一的信念。统一行动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为中华这个民族奠定了统一意识与合和观念以及大同思想。凡哲学思想都有它的继承性和发展性,鬻子、管子、老子、孔子的哲学观哪来的,就是对商文化的承接与发展。商纣王的敌人掌权后也照样学习他这个敌人效法他这个敌人征战四方建设大一统国家。这就是商纣王统一行动为后世奠定的和合意识的体现。

(此处删除478字)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