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倪闽景:艺术的力量

2022-01-06 09:25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作者:倪闽景 阅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倪闽景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倪闽景

艺术有两个基本特性,一个是美感,一个是创造力。离开任何一个特征,就不是艺术。艺术表现为绘画、音乐、舞蹈、诗词、书法、雕塑、建筑等,但是艺术本质上与任何特定的事物都无关,任何事情只要上升到美感和创造力合一,就成了艺术。也正因为如此,做菜、说话、酿酒、甚至打仗,都有可能上升到艺术性这个层面。艺术的本质在于它能将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寻常之物表现得异乎寻常,它能充分赋予惯常所见的世界以特别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此,艺术的本质是人,而非艺术品。

艺术品是艺术狭义领域的物化,是人类艺术活动的产品,人们在观赏艺术品的时候,是站在自身角度对艺术品所凝结的创造性活动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

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有时会远远领先于时代的理解力,这也是艺术的一个特征。梵高在他的时代里不被欣赏,他生前没有卖出任何一幅画,甚至连当成礼物送人都没有人愿意接受,而同样的画到了现在,每一幅画都价值上千万。梵高为人类带来了一个新的视野,但人们花了好长时间才慢慢感受到他画里的特别内涵。因此,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先于整个时代,这也是艺术给人带来力量的原因。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其精髓在于超越艺术家个性,实现作品与欣赏者心灵间的共振。

艺术活动是文化进化的必然产物,可以推断,如果有外星系智慧生命存在,生命的形态可能会有极大的不同,甚至生命的进化量子都不是基因和DNA,但是其标志必然是同样存在艺术性活动,因为艺术性活动是智慧生命对于自然世界认识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超越生存本能,是寻求生命意义的桥梁。

西蒙·沙马在《艺术的力量》一书中追问:如果艺术能让你快乐,是否也能让你变得善良?如果艺术能让你狂喜或伤心落泪,是否也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杰出的公民?优秀的宗教画可以拯救灵魂于罪恶,现代世俗画是否同样具有如此的扭转性力量:拯救灵魂于自私?艺术的力量是否应该参与对权力的角逐?

当人们站在一万多年前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前,当人们聆听到9000年前贾湖骨笛吹奏出的音乐,没有人不会被其艺术的力量深深震撼。在对人类祖先的创造力形成深深共鸣的那一刻,我们感受到和他们之间的精神连接,因此,美感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认同。艺术就是通过形式美,来获得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让自身的创造性成果得到更好的保护。对每一件艺术品来说,美感是表,创造是本,时间累积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和技术一样,具有自由意志,它是有精神生命的。

艺术和科学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联系,许多科学家都有很深的艺术修养,比如爱因斯坦十分喜欢拉小提琴,钱学森十分喜欢书法和绘画,钱学森还写过一本《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的书,认为两者若不结合,终不能成大器。实际上艺术和科学的相同之处都是又有美感又兼具创造力,艺术的美感是形象之美,科学的美感是逻辑之美,艺术的创造力是为了塑造我们的精神家园,科学的创造力是为了揭示我们的精神家园。

艺术本身也需要科学的支撑,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现在的油画,也不会有现代的钢琴,当然也就不会有伟大的油画作品和钢琴曲。科学需要艺术的心灵滋润,从而使科技朝向善和美的角度发展,避免科技力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艺术的矛盾在于你需要先学习它的种种规范、然后再彻底忘掉它们。如果你不知道艺术基本的运作方式,你无法真正深入其中;但如果你只知道技巧,只知道不断地运用这些技巧而成为一个非常富有技巧的人,那么你永远不会是个艺术家,而是一个技师、工匠。

科学的矛盾在于你需要先学习前人的科学结论和基本学术方法,然后再发现前人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用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科研的基本方法与科技创新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矛盾关系,同样,艺术创作技能与伟大的艺术作品之间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矛盾关系。这种矛盾越剧烈,艺术和科技的创造力越伟大。

语言并不是思维的唯一方式,美术就是一种不依靠语言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创作似乎十分神秘。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完成一件雕像后,邀请商店老板到他家里来看他的作品。商店老板无法相信他的眼睛,问:“你从哪里找到这么漂亮的大理石?”米开朗基罗说:“你难道没有认出来吗?它就是那块丑陋的石头,在你的店门口放了十二年的石头。” 商店的老板问:“你是怎么办到的?你为什么会认为那块丑陋的石头能够变成美丽的雕像?”米开朗基罗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但是我曾经梦想着要雕刻一座这样的雕像。当我经过那块石头时,我突然听到耶稣的召唤:我被困在这块石头里,放我出来,帮助我脱离这块石头。我在那块岩石里看到了与这一模一样的雕像,所以我做的工作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我只是去除掉石头上多余的部分,然后耶稣与玛利亚就从桎梏中解脱出来了。”

而毕加索《牛头》用现成物品作材料,一个自行车座和一个车把,激发了他的想象力,而巧妙地构思出一尊“公牛”头。

每一件伟大艺术品的诞生,都是人类文化进化的一部分。看似匪夷所思的创造,是符合进化规律的,一件艺术品的产生过程是人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艺术品的产生原理却是确定的,是人和环境的“量子效应”在发挥作用。石头中的圣母和耶稣在米开朗基罗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完型,自行车的车把和坐垫在毕加索的大脑中形成了牛头的完型,然后通过雕琢或者组合呈现出来。因此,人这个进化量子的量子效应,实际上就是思维的不确定性,当这种不确定性与环境之间产生作用时会形成思维闭环,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品。

单个艺术品如此,宏大的建筑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们说的宏大的设计,是许许多多人的思维形成整体闭环,是用技术化的方式来保障多个思维的总“量子效应”。一块石头可能在不同的大脑里形成不同的闭环,会生成不同的作品,但是它一定是艺术家在苦苦冥思或者灵光乍现中,突然形成了一个思维完型,那个东西就在那里。如果思维没有形成完型,那个东西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艺术家,就是能够比普通人更多地在大脑中形成完型,并把它们创造出来。

美感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是欣赏者对事物的感觉在大脑里聚合而激发出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让我们感到愉悦。请注意,看到美的东西大脑会奖赏你愉悦,让你更愿意去追求美,这说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人类对美的共同价值判断与生命进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共同认为美的东西,往往是有利于生命生存和发展的,这在生命进化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最后演变成了一种生理机制。虽然有些美的东西对人并不友好,比如毒蘑菇。但是站在毒蘑菇的角度看,那是它利用了其他生命追求美的机制,来创造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机会,因此,美对毒蘑菇来说也是一种特别的力量。

目前,在艺术教育方面亟须研究和突破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美育和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二是艺术课程和艺术素质测评之间的关系;三是培育全体学生、特长学生、艺术大师之间的关系;四是学校艺术教育、校外艺术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五是学生的基础美育素养和每个学生艺术特殊能力之间的关系;六是传统艺术传承与艺术的创造创新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重视美育,就是因为相信美有善的力量,有创造的力量,是生命进化的力量。如果我们的孩子们失去了美的感受力,那就丢失了生命进化和文化进化的根脉。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基础,学校环境和学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该促进学生对美的多样性理解,教学过程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多样的氛围,有助于形成学生和谐的心理品质和对真善美追求的品质,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应该伴随着全部学习同步提升。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12月刊第4期,原标题《艺术的力量》

作者 | 倪闽景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