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马一鹰:中国当前抽象艺术的发展状况

2012-09-27 23:58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马一鹰 阅读
  中国当前抽象艺术的发展状况
  ——延伸话题:亚洲文化对美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推动
  
  主讲:马一鹰
  时间:2011年6月9日13∶30
  地点: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地点西区逸夫艺术楼一楼报告厅118
  主办: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宁波市富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协办:新库房艺术品、宁波名筑设计、《3W》时尚创意杂志、香港羽天设计、宁波市名恒设备物资有限公司、尚境设计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来到这里与大家畅谈抽象艺术,不知大家对抽象艺术感不感兴趣?了解抽象艺术有多少?其实在贵校〔设计艺术学院〕畅谈抽象艺术是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因为大家都说抽象艺术是设计之源、设计之母,二者之间大有渊源、传承和发展的关系;更何况抽象艺术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早已成为一种主流艺术、普及艺术;美国早在二十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把抽象画树立成世界上最优秀的画派,确立成美国的国画;巴黎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远比写实艺术家多,公共空间悬挂的艺术作品几乎都是抽象艺术作品〔除了教堂、法院等特殊场合必须悬挂古典写实作品〕。
  
  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和上述情况比起来恐怕相距甚远,但是近几年呈迅猛发展趋势;所以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畅谈一下中国当前抽象艺术的发展状况,目的在于以点到面的普及与推进,但愿能通过大家、通过和大家一起努力,促进抽象艺术的发展、繁荣。
  
  我首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
  
  导言
  
  抽象艺术,在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来说,整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历史都可以归结为一部抽象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史。
  
  即使在世界美术史上抽象艺术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滥觞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世纪40年代。
  
  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画派、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思潮;一场扩展以至改变人们视觉经验和艺术观念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革命。
  
  在西方艺术史上堪与抽象艺术媲美的唯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运动。
  
  “蓝色骑士”组织对中国现代艺术/抽象艺术的影响
  
  在距今已近一百年前的1911年,45岁的俄籍画家康定斯基和一些志趣相投的画家,从慕尼黑保守的艺术家协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历史上著名的“蓝色骑士”组织;在同年还撰写了《关于艺术的精神》一文〔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理论经典〕;这一系列事件爆发在欧州那片被保守的艺术贵族们统治了上千年的艺术领地上,毫无疑问是一场类似于十二级地震式的艺术革命。
  
  “蓝色骑士”组织成立之时的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相冲撞相交融的激荡年代。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画坛,也经受着中西相融、新旧交替的阵痛。   在这个时候〔1932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油画群体/组织——“决澜社”在庞熏琹等的带领下成立;紧接着〔1935年〕,梁锡鸿等又在广州成立了崇尚超现实主义的“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它是与“决澜社”一起在促进中国现代艺术/抽象艺术运动中形成了一股冲击力。
  

\

  

康丁斯基,“蓝色的山”,1908年 - 1909年
  

  早期“海外军团”
  
  在中国大陆的老一辈艺术家中,与抽象艺术较早结缘的当数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赵春翔、吴冠中这些成就卓著的艺术家都是他的学生辈。中国较早的一批抽象艺术家大多成熟于海外和港台,如定居于美国的朱沅芷、陈荫罴、赵春翔、曾佑和、魏乐唐,定居于法国的赵无极和朱德群,定居于意大利的萧勤等。
  

\

  


吴大羽,《京韵》,油彩画布

\

  

  

赵无极作品
  

  小结
  
  “决澜社”成立后不久抗日战争就爆发,民族存亡成为头等大事,对于这种纯形式探索的艺术形式不得不告一段落。到50年代,新中国的文艺方针是为工农兵服务,提倡的是革命现实主义,抽象艺术就更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直到七、八十年代才再次有了:“非具像性绘画”和绽露出一种前卫姿态的抽象画。
  
  “非具像性绘画”和绽露出一种前卫姿态的抽象画。       
  
  从1976年到80年代初,中国美术界并没有出现西方现代主义意义上的抽象绘画。我们以1979年9月首都机场壁画中的袁运生、肖惠祥等艺术家的作品为例:虽然他们开始主张“形式美”,但是这些与真正的抽象艺术仍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有各自明确的表现主题。还有:1979年“无名画会”首展〔参展画家有赵文量、杨雨澍、石振宇、张伟、郑子燕、马可鲁、韦海、王爱和、李姗等〕和“星星美展”〔王克平、马德升、黄锐、曲磊磊、邵飞等23位参展艺术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只能算是带有现代意识的作品;但是这一切却意味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建构意识,为日后的抽象艺术萌芽、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和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吴冠中发起“抽象美”讨论                           
  
  1979年5月至1980年10月,《美术》杂志分别发表了吴冠中的《绘画的形式美》和《关于抽象美》两篇文章,栗宪庭〔当时是《美术》杂志的编辑〕就此事在《美术》1983年01期和何新一起书写了文章《试论中国古典绘画的抽象审美意识——对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几点新探讨》支持吴冠中;这一系列讨论是中国首次关于抽象美的讨论,是理论界一次极为重要的论争。
  
  “实验水墨”
  
  80年代初期到90年中期一大批水墨艺术家在不懈地探求、进取,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实验水墨进入现代的方式是偏离传统的笔墨规范,进而对现代性进行诉求,诉求方式是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与形式。
  
  80年代初,谷文达的水墨实验是以放弃对笔墨的精深度表现而展开的,但到了1980年代中期,谷文达又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及书法的文字符号来修正以前使用过多的西方现代派图式。可以说,他是较早意识到单纯模仿西方现代艺术会给实验水墨带来危害的艺术家之一。他从1985年起就已经开始思考实验水墨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了,而大部分艺术家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才意识到这一问题。
  
  进入1993年以后,许多实验水墨艺术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本民族的文化中,进行纵向的借鉴与现代的转换。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艺术家有:李华生、刘子建、沈忱、石果、魏青吉、杨志麟、张羽等。
  

\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