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

  • App下载
  • 公众号
  • 张九庆:读夏志华的《艺术的虚拟价值》

      误入艺术深处
      ——读夏志华的《艺术的虚拟价值》

      张九庆

      我能对《艺术的虚拟价值》这本书说点什么呢?

      我不懂艺术,对艺术价值的评判是个门外汉。例如,我不知道凡高的油画《向日葵》除了给我色彩斑斓的视觉感受外还能给我什么,不知道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除了给我柔美动听的律动感觉之外还能给我什么,也不知道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除了给我曼妙旋转的舞姿享受之外还能给我什么。

      作为一个门外汉,当作者把这本《艺术的虚拟价值》送到我手里的时候,我满心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对艺术价值的普及,像教科书或者鉴赏指南一样简单直接,通过作品案例分析给我扫扫盲,告诉我如何一步步地去欣赏和评判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美在何处,贵在何因,以提高我的艺术素养。

      然而我的希望落空了。《艺术的虚拟价值》不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我仿佛被一个神秘的导游,带到了一个极其陌生的风景区的入口。入口没有人守卫检票,却立着一个大牌子:不懂艺术者不得入内。如何才算懂艺术呢?按照习惯,先读景区的简介也就是这本书的序言吧。序言立刻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的测试:洋洋洒洒五千多字居然不分段落,你得有耐心还得有耐力,一鼓作气把它读完。高深莫测的导游就站在旁边,沉默不语,冷眼旁观。

      也许作者会失望,我避开了他精心设置的门槛,不去管什么是“数化纪”“艺术恶性胜利”“艺术虚拟势力”,一目十行之后快步进入了景区。景区里隐隐约约满是历史和人文景点,但是我难得兴奋。罗兰·巴特,马蒂斯,塞尚,798艺术,波提切利,凡高,高更,康定斯基,皮格马利翁,失形画,语言后墨水,这些不断呈现的名词,于作者可能是艺术、是思想、是评论,于我就是一晃而过的名词。景区里也朦朦胧胧满是奇幻的自然风光,它们藏在一篇又一篇文章之后,我却缺乏足够的辨识力和想象力,只能看出它们是一个个独立山峰或者连绵山峰的大致轮廓,却不知道它们原来是坐立躺卧、形态各异的仙人动物。我越深入景区,景点更加眼花缭乱,我就越迷失,越发现我最初的进入就是一个错误。这时的导游面对这样的游客,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面对《艺术的虚拟价值》,我说自己“误入艺术深处”,是一种含蓄的说法,更通俗的说法是“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呢,我为自己找到了四大差距作为原因。原因之一,背景的差距。作者预设他的读者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比如熟知经典的绘画作品、阅读过大师的原著、知道艺术流派甚至掌握某些特定词汇的含义。然而我没有这样的知识积淀。原因之二,境界的差距。有人说,看风景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对于绘画等艺术的欣赏和评价,我处在第一重的低端,作者已经高居第三重的顶端,我们之间的高差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三,表达的差距。我虽然也做文字工作,但理工科的背景让我养成如下的阅读惯性:概念界定、内涵描述、模型建构、逻辑分析、案例补充、结论展示。作者的文字表达显然与我的阅读经验大相径庭。原因之四,虚实的差距。艺术相对于绘画是虚相对于实,价值相对于价格是虚相对于实,虚拟相对于实物是虚相对于实,虚的三次方与实的三次方之后就差好几个数量级了。具象的的物体对我更有吸引力,作者偏偏描述的是抽象的内容,抽象得书中连一个人像、一幅画都没有。

      我猜测,《艺术的虚拟价值》是作者有意识地写给少部分艺术家阅读的,这些艺术家有足够深厚丰富的背景知识,立于艺术鉴赏和创作的境界之巅,习惯于文艺评论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能够与作者自由地对话、讨论乃至争辩。这些艺术家需要的是观念的改变和行动上的改变,因为作者对他们抱有更高的期待:让艺术回归本真,让艺术摆脱被虚拟,“到那时,渴望艺术的中国人就会像如今渴望金钱的人一样多,一样热衷于艺术的真实价值。”

      胡适说“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那英唱“白天不懂夜的黑”,承认自己的不懂不会让我感到难堪:“懂与不懂,都是收获”,“懂与不懂,不耽误把盏茶酒”。

      作者简介:张九庆 《中国科技论坛》\《科技中国》主编.著有《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2002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奇妙的质量》\《奇妙的长度》《奇妙的温度》\《奇妙的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