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

  • App下载
  • 公众号
  • 余秋雨:一代文苑名角,大众文化时代群宠,怎堕为知识圈公敌?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人是社会的动物,难以避免和外界打交道,也就很难避免他人目光的干扰,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了他人眼中的“我们”而努力生活。

    然而外界的评价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于一代文苑名角余秋雨来说,人们的评价既能将他引入了神坛,也可把他送入地狱。

    一瓶杨梅,一包梅干菜

    余秋雨的家乡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在家乡读完小学后,他独自一人踏上了去上海求学的道路。一瓶酒渍的杨梅,一包风干的梅干菜,成了他从家乡带走的少有的慰藉。

    1963年夏天,余秋雨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6岁的他天资聪颖,成绩优异,本以为考入梦想的学府是幸福的开端,然而命运总喜欢和人开玩笑。

    1966年一场文化运动,余秋雨的父亲因被检举入狱,而唯一能接济他们的叔叔也惨遭迫害,一家人彻底断绝了经济来源。

    1968年一直到1971年,余秋雨一直在军垦农场服劳役,度过了及其艰苦的一段时期。1972年按照周恩来大学文科复课的指示,成立了“复旦大学、上海师大复课教材编写组”,当时的余秋雨是上海戏剧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也参与到了其中《鲁迅传》的编写小组,也就是“石一歌”的前身。

    1974年该组织搬迁后不再从事教材的编写,正式更名为“石一歌”,成为了一个思想左倾的文学传记编写团体。然而在1973年底前,余秋雨等人就已经离开了这个小组,但“石一歌”三个字,在未来却成了余秋雨无法摆脱的魔咒。

    一本书,一场喧嚣

    “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1976年文化运动结束后,而立之年的余秋雨返回上海,投入到了重建当代文化的浪潮之中,《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研究方面的地位。

    此后一路升迁,并在1986年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校长。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功成名就的余秋雨却突然陷入了迷惘。他突然开始回顾反思自己的生活“难道我的一生就是这样了吗?一辈子都只研究戏剧吗?”

    1989到1991年,他一共向国家文化部递交了23次辞呈,同时还婉拒了多个省部级职位的征询,1991年7月,终于摆脱了一切行政职务的余秋雨踏上了灵魂的征途。

    他孤身一人跨越山河,穿梭历史,孤身一人对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考察沿途,他将触摸到历史最直接的震撼与感动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

    余秋雨

    传统的散文在人们心中就是攫取生活细节的吉光片羽,多是细腻的、微小的,然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有着磅礴的气势和开阔的格局,抒发的感慨也是站在历史的高点,俯瞰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

    尤其是他的文字绮丽,情感深沉,遣词造句直击内心, 所以《文化苦旅》一经出版立马引起了轰动,一时间洛阳纸贵,余秋雨也由此成为在国际间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

    余秋雨有多火呢?《文化苦旅》出版时,其实大众文化正处于一个空档,一个急需要新鲜空气的时期,当时纸媒虽然正处于发展时期,然而流行的多是一些关注日常生活和琐碎情感的“小”文章。

    《文化苦旅》这种对更大问题思考的作品一开始甚至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但没想到首印的一万册在三个月内就被一抢而空,之后更是一书难求。

    其中许多中学的老师与学生更是余秋雨的铁粉,《文化苦旅》中的不少篇章走进了教材,走入了课堂,甚至走到了考场。在那个年代,这场文化的喧嚣,让刚摆脱信息短缺的大众第一次感受到历史与文字的热度。

    一篇文章,一段争论

    2000年,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余杰发表了一篇文章《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主要就余秋雨的政治错误进行批判,认为他是“石一歌”的成员。

    然而前文也提过,这其实根本就是没有实际证据的诽谤,但是偶像的崩塌显然更能戳到人们的兴趣点,一时间人人都要拿着放大镜去找找他身上有没有什么污点,就和之前不读余秋雨就是不懂艺术一样,不骂余秋雨的就是异类,于是曾经的“神”,突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其实为什么余秋雨会成为知识圈的公敌,和当时的现实环境,以及余秋雨本人的一些瑕疵都有关系。余秋雨太火了,人红是非多,在享受赞誉的同时也会面对比他人多千百倍的限制,一点错误都会被无限的放大。

    而在大众传媒刚刚发展的那个时候,既有着一定的传播力,又欠缺一定的时效性,所以当人们看到诽谤余秋雨的文章后,就很难保持自己的理性,而是被人云亦云的浪潮裹挟而去。

    那么,余秋雨是完全被冤枉的吗?倒也不是,他后来会被那么多人所诟病,不仅仅因为一个“石一歌”事件。

    比如他的文章中有着大大小小的文史错误,《咬文嚼字》的编委金文明还专门写了一本《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处处找了出来;

    还比如他的“诈捐”事件,汶川大地震后余秋雨写了一篇《含泪劝告灾民》,并出资捐建了三个图书馆,然而书籍都是由其亲自挑选的,捐助款项无法在红字会的账户中查到,因此不明真相的人们因为查不到记录就开始大肆传播余秋雨“诈捐”的新闻;

    再比如他的私生活,余秋雨抛弃了糟糠之妻李红,和年纪比自己小16岁的马兰结成了连理,虽然当事人多年以后已经释怀,然而在其他人看来却对余秋雨的人品产生了质疑…..

    可以说余秋雨一直都生活在流言蜚语之中,对于知识圈不喜欢余秋雨的人来说,余秋雨错就错在他不够纯粹,不够有文人的风骨。

    比如汶川的那篇文章在一些人看来就是余秋雨想要求得一官半职,求得声明地位的手段。然而余秋雨早在1991年就做出了足够坚定的选择,只是说那种官气可能还印刻在他的骨子中。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一个人的人品确实和文章不是永远相匹配的,比如大贪官和珅,谁都不能否认他的文才斐然。余秋雨毕竟不是神,确实会犯一些错误,然而他最大的错不在于犯了错,而在于忍受不了错。

    其实传播的种种流言有很多都是子虚乌有,或者说无伤大雅的。只要他能够及时的解释或者用更智慧的方式接受这些错误,那么就不会在之后愈演愈烈。他过于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一丝的污点,所以在面对批评是总是逃避,总是坚信“马行千里,不洗尘沙”,时间会回答一切,然而如果总是回避,那么时间往往不是回答真相,而是掩盖事实。

    余秋雨其实是矛盾的,他既不屑于名利,又渴望被关注;他既希望被认可,又不想要主动去表达;他追求完美,但却身带瑕疵;他既想要封笔以求宁静,又放不下俗世繁华,一次次走进大众视野之中……

    无论曾经有多少争议,不可否认的是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理论以及散文的贡献,值得人们称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享受过目光追随,也饱尝过流言攻击的余秋雨,想必已经找寻到了独属于自己的世界。

    来源:不正经的史爱者企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