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童、何平对话李修文:诗是对抗困顿、苦难的一种途径 最后评论:说几句>>
5月30日下午,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时尚先生年度散文家李修文携新书《诗来见我》来到先锋书店,与作家苏童...
浏览:50860 好评度:0 评论00 -
追忆许渊冲|翻译家如何面对失恋?事业才是真安慰,爱情不过是点缀 最后评论:说几句>>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毕业后前往国外继续学习,回国后,在教学和翻译岗位上长期奋战,贡献了几乎一生的精力。从...
浏览:50625 好评度:0 评论00 -
黄永玉:“无愁河”上盛大迷人的文化漂流 最后评论:说几句>>
在“无愁河”系列中,故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对黄永玉而言,故乡是风物自然,是人情世态,更是人生流沙飞尘与岁月宠辱悲喜磨砺下的蚌中...
浏览:50528 好评度:0 评论00 -
许渊冲: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最后评论:说几句>>
在西南联大上学期间,许渊冲和朱光亚、杨振宁、王传纶、王希季并称为“五大才子”,在这五人中,文科出身的许渊冲或许是最直言不讳的一位。...
浏览:49992 好评度:0 评论00 -
端木蕻良:行走在广袤的大地上,一路寻找归处 最后评论:说几句>>
正如王富仁在《端木蕻良》一书中评价,如果我们提起徐志摩、林语堂、施蛰存这些名字,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如果我们提起端木蕻良或...
浏览:50130 好评度:0 评论00 -
藏家徐悲鸿的“追星”之路 最后评论:说几句>>
徐悲鸿最早开始收藏任伯年的画作,目前可以追溯到1926年3月。徐悲鸿早年在上海极为困顿之时曾受到吴兴的一名商人黄震之的赏识与帮助,黄震...
浏览:50393 好评度:0 评论00 -
于右任谈写字:绝不迁就美观而违反自然 最后评论:说几句>>
于右任为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之一,身居国民政府要职,且热衷于收藏魏晋六朝碑版,书法以此为契机,化碑做草,提倡标准草书。然而,...
浏览:50145 好评度:0 评论00 -
对话余华:“我现在害怕过分的宣传” 最后评论:说几句>>
从《兄弟》《第七天》到今年刚刚出版的《文城》,三本小说,从题材、主题、人物,从结构到叙事、语言,再逆流上溯到《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浏览:51063 好评度:0 评论00 -
萧红与萧军:浪儿无国亦无家 最后评论:说几句>>
1935年,在左翼思潮方兴未艾的上海,一套包含叶紫短篇小说集《丰收》、萧军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以及萧红长篇小说《生死场》三部作品的“...
浏览:50129 好评度:0 评论00 -
汪晖|读韦伯,不是把他当作一位中国史专家来看 最后评论:说几句>>
马克思·韦伯把社会的理性化过程视为“目的一工具合理性”的日益增长的霸权:理性的胜利没有带来预期的自由,却导致了非理性的经济力量和官...
浏览:50796 好评度:0 评论00 -
季羡林的跨国之恋:用一世的真情来等待 最后评论:说几句>>
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来到哥廷根大学留学时,租住的房子就和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季羡林受田德望之邀第一次去了迈家...
浏览:50770 好评度:0 评论00 -
哈金眼里“目中无人”的三大诗人 最后评论:说几句>>
批评家托马斯·艾略特说读者并不仅仅存在当下,也存在于过去和将来。这种说法表达了另一个文学观念,即读者是纵向的,而不只是横向的(当前...
浏览:51207 好评度:0 评论00 -
柔石与冯铿:过早凋零的哀叹 最后评论:说几句>>
1931年2月7日,柔石与冯铿,连同其他22名同志,一道被秘密处决。死后,他们的名字飞向世界各地,成为国际左翼文学界同声哀悼的中国青年革命...
浏览:49862 好评度:0 评论00 -
纪念叶芝:为减轻爱尔兰的创痛,他把谣曲和民歌唱诵 最后评论:说几句>>
关于叶芝,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他为心仪女演员茅德·冈所写的情诗《当你老了》。1893年叶芝创作这首诗时,两人都正值青春年华,但叶芝却...
浏览:50253 好评度:0 评论00 -
叶芝和他的拜占庭诗篇:唯不朽灵魂,可对抗速朽肉身|纪念 最后评论:说几句>>
叶芝出生和成长在一个现代世界的滥觞期。十九世纪晚期,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主宰人类精神世界两千年的基督信仰,那些冰冷数字和原理...
浏览:51264 好评度:0 评论00